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热点评!《星汉灿烂》三位女子自以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实则是少一样能力
2022-09-04 17:35:33 来源: 腾讯网

伊说说,女性成长聚集地,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欢迎关注。


【资料图】

《星汉灿烂》这部剧里的女子很多,性格不同,命运也就不同。粗略算下来,高情商的女子并不多,相反拿着好牌打烂的不少,并且方式各不相同。

这些女子的命运或者说处世态度,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女子命运图鉴,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移步

一起来聊聊剧中,那些用强势作盾牌,给自己挖坑的女子,比如姎姎的生母葛氏、汝阳王妃还有文修君。

她们三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认为自己的命运不济是因为命运给自己的牌不好,又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可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只不过她们都忘了一件事情,打牌结果的好坏,一半是拿到的牌问题,还有一半取决于怎么出牌的问题。就像太子妃,命运给了一手好牌,她不会打,结果还是一样悲催。

按照出场顺利,先来聊聊姎姎的母亲葛氏。

在《星汉灿烂》的开始几集中,人物焦点就是葛氏了。葛氏是程家二儿媳,姎姎的母亲。

程家在乡下的时候,和葛家是邻居,于是两家联姻做了亲家,葛家的小女儿嫁给了程家的二儿子。

这里想说一点,程家娶媳妇还是很注重女子才德的。大儿媳萧元漪,是方圆十里远近闻名的才女,二儿媳葛氏的娘家也是书香门第,家里都是读书人,三儿媳是白鹿山山主的女儿,要知道,当时的读书人多去白鹿山求学,袁善见就是白鹿山的弟子。

没想到的是,书香门第的葛家女儿葛氏,一点都没有书香气,反而是对生活的戾气越来越重。

葛氏的父亲也说,在家里就这一个小女儿,骄纵了许多。从萧元漪和葛家舅母的对话中看到,这葛氏没出嫁的时候让葛家上下不得安宁,出嫁到程家依旧是让全家跟着鸡飞狗跳。

可见她的认识思维一直是这样,并不是像《红楼梦》里贾宝玉说的那般,水做的女儿出嫁后才变成了死鱼眼子。

这部剧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明明葛家上下都通情达理,待人都谦和,偏偏女儿很跋扈,像极了皇宫里的皇后和五公主。

能看出来,葛氏是很要强的女人。对于要强这件事情,我并不觉得女人要强是坏事,问题是看如何要强。葛氏就属于把要强用错地方的人。

她嫁入程家,或许一开始在乡下农庄,大家都差不多,可是随着时代的动荡,程家也从乡下搬到了都城,地位也有了质的变化。

这个时候,程家三个儿子开始有了差距,老大夫妻同心出生入死,挣来官爵。老三也考取功名外放为官。只有老二腿脚不好,一是不能入官,二是性格恬淡只以读书为乐。

这样的差距,真是让要强的葛氏受不了,关键三个儿媳妇放在一起,她既没有嫂子的武略,也没有弟媳妇的文韬。

这些事情放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让葛氏没有了安全感。葛氏为自己二房筹谋,并没有错。这样一辈子依赖大哥挣得一切生活,仰人鼻息,总是不舒服的,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葛氏只看到了自己短板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自己二房的优势。这就是拿着烂牌不会整合资源的问题了。

葛氏最大的问题就是,拿自己的认知去猜度别人的想法。

在萧元漪生了孩子,立刻要出征之际,她唆使大母借老神仙的话,要留下这个刚出生的孩子。

对于葛氏来说,她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嫂子萧元漪连生两个儿子,这一胎又生的是儿子,所以她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抢儿子的,留下就是自己养,多年后大哥大嫂回来儿子一定不亲,她可以顺理成章,把儿子过继过来。

对于大母来说,从始至终我都不相信她是被葛氏唆使的,这样精明的一个女人怎么看都不会让别人摆布,只能说她知道审时度势,大儿子三儿子都不在家,二儿子万事不管只读书,她能依靠的就只有葛氏了。

对于萧元漪来说,她是不相信老神仙的话,但是她也知道他们一走生死未卜,大房总是要留一脉,或者说体谅大母,无人承欢膝下。其实,在此刻谁都不知道出去还能不能回来,我始终觉得留下这个孩子,也是一种爱。

关键就是没按葛氏的想法进行,萧元漪生的是龙凤胎,留下了女儿没留下儿子。这件事情,一定让葛氏怀恨在心,看她把女儿姎姎送去娘家,自己不闻不问的样子,就知道她对少商不可能好。

把少商养废,是萧元漪没有想到的,这是刷新一个人认识底线的事情,并不在她的预估之中。

这就是葛氏的狭隘或者说是她的蠢,大母都会审时度势,她却一点都不看形势,遇桥拆桥,遇路毁路,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全一样,可是她不知道自己的牌已经不好,再这样打牌,结局可想而知了。

和葛氏一样不会审时度势的还有汝阳王妃和文修君。如果说葛氏是在算计中把路越走越窄,那么汝阳王妃和文修君犯的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资本,才忘了审时度势。

汝阳王妃几乎每次出场,都要摆出自己是长辈的样子,生怕别人忘了当年是自己养过皇帝。

可是,她不知道这尊重都是相互的,并且也可能这份尊重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可是看出来,皇帝给予汝阳王妃的尊重,其实来自汝阳王。

每次看到汝阳王妃出场,我都替她捏一把汗,她大概把养过皇帝的事情说多了自己都被洗脑忘记了,当年是怎样不情不愿地养皇帝,给的饭都是馊饭的事情了。

之前在写郡主的时候也提到过,说话有底气在于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汝阳王妃有说话特别有底气,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其实很弱。

你看,因为她没有像凌不疑那样有真正的实力。一旦皇帝不给她尊重,汝阳王要休了她,她便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在了地上。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万老夫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汝阳王妃的智商加情商都不及万老夫人的十分之一。关于万老夫人,后面会单独写。

说到汝阳王妃的有恃无恐,文修君和她还不一样。文修君是有一定实际资本去抗衡的,只是她心中的执念太重,才让自己走向了不归路。

当年皇帝打天下的时候,很多世家都给予支持,有三个家族最为显赫,一个是霍家但是都战亡了,其他两家,一个是越妃的娘家越氏,另一个是乾安王文氏。乾安王是皇帝的本家叔叔,和汝阳王都是文氏。

乾安王一族还有一层关系,就是皇后,皇后是乾安王的外甥女。当年,他们和皇帝结盟,用的就是联姻,如果不是同宗都姓文,那乾安王就直接把女儿嫁给皇帝了,也就是文修君。

这是文修君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感叹自己命运不济。

宣皇后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被舅舅家族推到了皇帝身边,这个时候皇帝已经娶了越妃,只是因为两大家族势力和形势需要,后嫁皇帝的女子成了宣皇后。

在争天下的过程中,老乾安王战死了,只剩下幼子和女儿文修君。儿子继承了乾安王的爵位,皇帝给了封地,但是受制于彭坤。文修君嫁给了车骑大将军,有了王姈。

按理说,这样的结果也可以让她和弟弟一生衣食无忧,偏偏文修君不这样想。在她看来,这皇后本是她当的,这天下一半都应该是自己娘家乾安王族的。眼看着,弟弟偏安一隅,自己嫁为人妇,乾安王一族在朝中也是没落了。

世间的事,一旦认为是应该的,那便不再有满足感了。就像女人觉得衣橱里总是少一件衣服一样,文修君觉得自己所得少了很多,乾安王府少得到很多。

执念加私欲太重的时候,就会眼瞎心盲,把自己推到不归路上,甚至不惜用女儿做代价。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文修君真的有失去吗?她有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地位也有,这些也是她人生际遇,她所谓失去的皇后位置,其实从未得到过又何来失去。

同宗不能婚嫁这件事,也或许是皇帝权衡的推辞,以宣皇后和文修君的性格来说,皇帝当然选宣皇后,如果是文修君,只怕这后宫再无安宁可言了。

葛氏、汝阳王妃和文修君,无论出身地位有何差别,所用手段不尽相同,但是本质来说,三个女子都是要强之人,只是这强势用过了头,就成了悬在她们头上的一把剑。

要强没有错,努力向上生长的模样值得肯定,只是少了审时度势,少了谦和退让,就让要强变成愚蠢。

接下来,想看到伊说说继续分析剧中哪位女子呢?可以留言评论区。

(图片均来源于电视剧《星汉灿烂 月升沧海》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