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热消息:司马懿早已识破诸葛亮空城计,为何还是选择退兵?
2022-09-03 21:30:47 来源: 腾讯网

十五万大军当前,一人一琴一空城,两个乱世智者交锋成就了一段流传百世的佳话。

琴音婉转不休,仿佛在诉说空城之后的是非成败,“心生恐惧”的司马懿最终挥军退去,成就了诸葛亮的万世英名,也找到了自己在重重危机中的生存之道。浩荡大军临空城而退军,沦为笑柄又如何?历史从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三国演义》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罗贯中用笔墨为我们铺就了一幅跌宕起伏的三国争霸画卷,引人入胜。提起《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


(相关资料图)

在罗贯中笔下,一生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战役就是空城计。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压城,诸葛亮临危不乱,坐守空城,以一曲琴曲吓退魏国大军,流芳百世。

诸葛亮在空城上弹琴

在空城计中,魏军将领司马懿完全沦为了成就诸葛亮传奇的背景板,也成为了历史笑柄。在很多人看来,司马懿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而无数后世学者认真探析历史后,却发现真相并非如此。

二者书法对比,左司马懿&右诸葛亮

实际上,司马懿一早就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知道城中尽是老幼病残,诸葛亮根本就是在虚张声势。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撤退。退兵之后,司马懿的儿子十分不解,质问父亲,司马懿这才对儿子说出了真相:兔死狗烹,诸葛亮一死,我的死期也不远了。

诸葛亮

历史上,司马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对于很多《三国演义》的读者来说,《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意图北定中原,与魏国都督司马懿对阵沙场了。

而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很少有占下风的时候,这也充分的能够说明司马懿并不是一个废柴,而是一个真正能够与诸葛亮平分秋色的乱世谋士。这样一个久经沙场的智者,怎么会是胆小如鼠的人?又怎能被虚张声势的空城计而吓退呢?

仔细探究空城计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以害怕作为司马懿退兵的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当时的司马懿手握十五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诸葛亮淹死。司马懿如果真的害怕城内有埋伏的话,完全可以派几千军马进城一探虚实。

即便是城内有大军埋伏,几千军马的损失对于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来说也微乎其微,司马懿照样可以与蜀军正面对决。而如果城内没有大军,几千军马擒住诸葛亮也如同探囊取物。

司马懿

甚至司马懿还可以直接命令弓箭手向着城楼上弹琴的诸葛亮射箭,诸葛亮也势必会死于乱箭之下,而才智过人的司马懿却选择退兵。

在后人看来,司马懿留下了一个“惊恐撤军”的质疑,而在当时的处境来看,这确实是明智之举。这种智慧换到今天国际关系、商战、职场,依旧受用。

责任编辑:zN_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