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天天视讯!海瑞一生都不受重用,他是一心为民的清官,但人无完人
2022-08-25 20:27:29 来源: 腾讯网

张居正为什么终生都不重用海瑞?要说起来不止张居正,嘉靖朝、隆庆朝和万历朝的官员,都不怎么喜欢海瑞!海瑞之所以出名,其扬名之战就在于给嘉靖帝上了一份奏疏,还给起了个名字,叫《治安疏》。在这份奏折中,海瑞痛斥嘉靖帝的种种不作为,比如沉迷修道,对底下官员的贪腐不管等等。


(资料图片)

大明朝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嘉靖时期,已经是腐朽透顶了,嘉靖帝一边跟道士们炼制丹药,搞得紫禁城青烟缭绕;另一边又玩弄帝王权术,将大贪官严嵩父子推向政治最前沿。

在嘉靖朝,海瑞上奏的《治安疏》,可谓文辞激烈,字字诛心,其中提到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荒废朝政。而且他沉迷于大修土木,炼丹修道,法纪废弛等,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可是,这些问题,真的就你海瑞一个人发现了吗?

“一意修真,竭民脂民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当然不是!

但凡在朝政中干点实事的人,哪怕是奸臣,他也能看出来问题所在。可是,光看出问题有个屁用,提不出解决办法,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此庞大的明帝国,难道仅仅靠一份痛斥皇帝的奏疏,让他颜面扫尽,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还有,张居正想要当一个改革家,就必须有人支持他、帮助他,而为了将人才为已所用,他在很大程度上就不能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必须一头扎进官场这个大染缸之中,哪怕最后自己被染黑,也在所不惜。

张居正个成功的改革家,但他从来就不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他独断专行,生活奢侈,表里不一,如果他不这样,他或许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而张居正不重用海瑞原因有三

一.他只认事,不认人!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万历朝才有,在嘉靖朝他也这样,比如他当淳安知县的时候。有一次,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到这边玩,这个公子比较喜欢张扬,再加上老爹有权有势,从而有点飞扬跋扈。

但海瑞,只把他当个普通人,招待他时也按照普通标准。这下子惹恼了胡公子,于是在驿站大喊大叫,没想到海瑞不仅没有安抚他,还叫人将他绑起来,吊在房顶,胖揍了一顿。这还没完,还将胡公子身上的几千两银子充了公,这才放了他: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事后,胡公子肯定会找老爹告状,以胡宗宪的实力,想搞掉海瑞也是小菜一碟。但最终他觉得自己家公子确实有错在先,没必要跟海瑞计较,从而放了他一马。

后来海瑞任职应天巡抚的时候,还做了另外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当时的内阁首辅是徐阶了,徐阶其实很欣赏海瑞的,也把他提拔到了很高的位置。结果没想到,海瑞竟然盯着徐阶占用土地的事情不放,后来徐阶都服软了,海瑞还是不罢休,硬是逼着徐阶退还了侵占的田地。张居正自然不敢重用较起真来六亲不认海瑞。

二.他只能干小事,干不了大事!

海瑞考中举人之后,却一直无法考取进士,因此他只能从小官做起,但他却连小官都做不好。

比如,海瑞在当县令的时候,在断案上往往无法明察秋毫,尤其是那些疑案,他往往不慎重调查,而是采取以下原则:

与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

这么做,当然是想当然的了,因此海瑞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许多无辜之人因此受屈。

再比如说,海瑞在推行朝廷政令的时候,往往不懂得变通,而是强行推行,这就导致许多豪强都逃到外地避难,一些刁民见海瑞一昧打击豪强,便趁机诬告获利,海瑞也不明辨是非,许多豪强因此受冤。

事实上,海瑞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很一般,正如都给事中舒化所言,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要领,因此他虽然干得热火朝天,但往往无法取得好的效果,甚至有所危害。

但因为海瑞是一根筋,很多时候认死理,导致他无法驾驭大的项目,也难以跟其他人配合。在张居正看来,做大事者,不仅仅需要能力,还得有权谋,以及对时局的把握做到随机应变的能力。

海瑞虽然名气很大,但在张居正看来,是做不成大事的,自然也不会重用他

三.海瑞只会提出问题,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海瑞在对待契约问题上,不遵循明朝法律及当时国情,要求争议以书面契约为准,但当时多数农民都不使用书面契约,这就让法律的执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并且,海瑞在处理契约案件的时候,往往偏袒农民,要求农民偿还的贷款,仅占总贷款的二十分之一,贷方因此损失惨重!

而在海瑞的治理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当地的赋税因此比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二。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海瑞在各方面能力都很一般,他之所以闻名于世,并受到很多人敬重,只是因为他清正廉洁、爱护穷苦百姓而已,对国家并无大的贡献。

而按照张居正的用人原则,海瑞这样的能力显然是不行的,张居正要的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不管这个人是否清廉,甚至他在用人的时候,有时候是刻意不用清流的,因为清流往往徒有其名,而不是实干家。

不管怎么说,海瑞不仅在明代,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有名的清官。他一心为民,不掺杂任何私心,尤其是痛恨贪官污吏,是朝廷廉洁的典范。

虽然他不被朝廷重用,也不受官员们喜爱,但并没有影响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只是由于得罪了权贵阶层,他们弄出来很多污蔑他的文章和书籍,比如饿死女儿的典故,完全是杜撰的。海瑞去世之时,两岸数百里都是给他送行的民众,这就足够了。

责任编辑:zN_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