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新动态:“黄河清,必有大灾”,历史上2次被言中,是巧合还是科学?
2022-08-24 18:46:19 来源: 腾讯网

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艺述史官方原创


(相关资料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天上来”的黄河之水在人们印象中虽然浑浊,却是几千年来孕育着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因此关于它的说法其实有很多。

但我发现,关于黄河有两个相互矛盾的说法,一个是“黄河清,圣人出”,比如《推背图》就说“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之无子。”这是比较美好的希望,但这个说法……显然比较玄学。

而另一派则说,“黄河清,必有大灾”,而且还有着历史记录为证。

比如在嘉靖年间,就记录着一次黄河的澄清。说是在嘉靖出生的那一年,天降异象,皇宫中红光冲天,大家都觉得很惊奇,而这一年,黄河中某一段三百里长的河段忽然澄清,持续了三天,天空中还有五色祥云出现,大家都认为,这是祥瑞之兆。

没成想啊,华州一带发生了8.3级的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80万,举国哀伤。

至于这位嘉靖皇帝本人呢,晚年也醉心修道炼丹,沉迷享乐,并不是人们期待的“圣人”。

无独有偶,明朝还有过一次黄河突然澄清的记录,发生在天启年间。

巧的是,之后不久发生了著名的天启大爆炸。

就是说在京城王恭厂附近,2.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生的大爆炸,造成了几万人的死亡,就连街上五千斤重的石狮子也被甩到了500米以外,可见力量之强。甚至连京城的官员都有受到牵连的,皇帝明熹宗在宫中也听到了声响。

最奇怪的是,爆炸中的死伤者,有许多都是赤身裸体的。这让事情变得灵异了起来,直到今天,还众说纷纭。

因此人们又想起了“黄河清,必有大灾”的说法。

到底是必有大灾,还是出圣人呢?

前者还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稍作解释。

我们知道黄河并不是从源头就变得浑浊,在上游也有澄清的河段,但是经过中原地区的河段。当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因为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被带走,所以黄河变成了黄河。

在此之后的河段想要河水清澈,必然是水量出现大幅下降,面临旱灾了。

可想而知,在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中,一旦遭遇旱灾,接踵而来的就是饥荒,流民迁徙和民不聊生,无疑是“大灾”。所以说“黄河清,必有大灾”未必不是凝聚着古时候人们对于自然观测的智慧。

责任编辑:zN_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