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全球观察: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为何朱升能归隐还乡?
2022-08-23 18:28:35 来源: 腾讯网

1369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群臣大喜,唯独朱升惴惴不安。朱元璋问朱升:“爱卿想要什么封赏?”朱升一听,直接跪倒在地:“臣只想告老还乡。”朱元璋问:“那你可有儿子?”朱升瞬间老泪纵横。

朱升是唯一一位在朱元璋颁赐大封前隐退的功臣,这让他侥幸逃过了杀身之祸。

朱升,徽州休宁人,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相关资料图)

他天生资质聪慧,8岁便开始拜师求学,20多岁就相继写出多本书籍,直到41岁时才考中进士,授池州路学正,也就是九品芝麻官,但拖了十年才赴任,赴任之时,他已52岁了。

在池州为官时,朱升勤勉为民,政绩非常突出,吸引了大江南北的饱学之士。

1353年,天下大乱,各地反元势力崛起,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势力开始崭露头角。

池州兵荒马乱,朱升向来对天下局势颇有研究,他深知,这动荡不安的天下已经不适合继续任官了,便放弃官位,回乡办学。

1357年,朱元璋一路征战,派重兵包围了徽州府城,不料守城元帅福童是块硬骨头,深陷重围,依然拼死相守。

朱升担心,这样僵持,万一两军交战,最后会残害万千无辜百姓。于是,他冒着万箭穿心的危险,孤身去到城下,大义凛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福童开城归降,从而避免了一场血战。

自此,朱升不战成名,在徽州名声大振。

1358年,朱元璋攻打婺州,却久攻不下,这让朱元璋十分恼火。大将邓愈向朱元璋推荐朱升,说此人在当地被称为诸葛亮。

朱元璋听后亲自去拜访朱升,但朱升没有露面,只给他留下了一个锦囊计:“亲临指挥,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天下无敌。”

回去后,朱元璋依计而行,亲率10万大军前往婺州,同时传令“城破不许妄杀”。不到一个月,朱元璋大军夺区婺州,大举获胜。

这场胜战让朱元璋对朱升刮目相看,决定将其招入麾下。

朱元璋攻克徽州后,尽管已拥有10万兵力,但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陈友谅。

而他们任何一方的实力都要比朱元璋强,万一张士诚和陈友谅联手来个东西夹击,那朱元璋的处境就危险了。

在这关键时点,朱升提出了战略性的九字真言:

《明史》: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字真言仿佛打通了朱元璋的任督二脉,成为大明的立国之基。

其中“缓称王”让朱元璋成功避开了元军的视线。当时,张士诚和陈友谅占据了地盘后,都迫不及待地自立为王,也招致元军集中火力去压制他们。

而朱元璋一直低调行事,没有称王,这就给他的对手造成错觉,以为他只是个小人物,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不称王、不称帝更是让元军误以为朱元璋和元朝是站在同一战线的。元朝也是很傻很天真。

就这样,依靠九字方针,朱元璋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壮大势力。

在朱升提供的大量谋略下,朱元璋先是向南扫平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接着向北大败元军。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朱升被召至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后晋升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因年纪较大,朱元璋特免他入朝觐见。为官十多年,朱行深受重器。

明朝统一天下,结束了割据混战的状态,朱升自然感到很欣慰,但同时也有一种隐隐的担心。

与朱元璋共事十几年,他太了解朱元璋了,朱元璋有着人性最大的善和恶。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猜疑刻薄,恐怕是能共患难,不能享富贵,杀戮功臣是早晚的事。

洪武二年,朱元璋赏封开国功臣,因感念朱升的功绩,意欲重封,朱升却提出想要告老还乡,朱元璋理解朱升年事已高,已无多大用处,便问:“你有儿子不?何不让他来为朝廷效劳?”

一说到儿子,便戳中了老父亲的软肋,他怕儿子以后会触犯死罪,于是老泪纵横地请求朱元璋赐予一块免死金牌,以保儿子平安。

就这样,朱升功成身退,一直活到70多岁,寿终正寝。

正如朱升所预测的那样,不久后,朱元璋大开杀戒,开国功臣被杀得所剩无几,就连已经告老还乡的刘伯温也难逃一劫。

为什么偏偏朱升能躲过这场杀戮呢?

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朱升生性低调憨实,不露锋芒,即使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谋略,但从不好大喜功。惨无人寰的蓝玉案,就是因为蓝玉居功自傲,骄横跋扈,让朱元璋觉得他有谋反之心。

二:朱升为人老实,与人为善。连朱元璋都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他不像刘伯温常常当众舌战权贵,树敌众多。

三:最重要的一点,朱升识人懂人性,有先见之明,早早预测到朱元璋接下来的行动,在封赏前提出隐退,如果受了封赏再退官,恐怕就迟了,刘伯温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已经退官回乡了,还是被间接杀死。

伴君如伴虎,这话一点都不假,功成名就之时,选择急流勇退,这是朱升的明智。

只可惜,朱升能保住自己,却保不住儿子朱同。

朱同上任仅一个月,便因牵扯蓝玉案被杀,杀红了眼的朱元璋哪里还记得他老爹和免死金牌。

帝王之心,如海底针,深不可测。古代人为官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实在不容易。

责任编辑:zN_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