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资讯推荐:史林探秘:李渊没儿孙出名真的不冤
2022-08-18 15:47:02 来源: 腾讯网

名气有点小的李渊

大一统王朝的标准不太好说具体是啥,以天下一帝周边臣服为标准的话,中国历史上能称为大一统的王朝,就只有秦、东西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八个而已。这八个王朝的开国君主一般都是王朝历史上最出名的,除了唐朝的开国君主——李渊。

一般我们说起唐朝第一个想到的是,唐朝的第二任君主唐太宗李世民,其次是唐玄宗李隆基,再往后大家会想到武周皇帝武则天或是她的老公唐高宗李治,这之后才会恍然想起建立唐朝的是李渊。


(相关资料图)

李渊在开国君主中知名度偏低,除了他有一个个比他出名的儿子孙媳外,也跟他自己的作为有很大的关系。自从率军杀入长安城后,李渊就一直居于深宫中,上阵搏杀的事情都甩给了自己的儿子们去干了。而他为政的功绩,问十个人十个人想半天也想不出有哪些来。

就算是史官们想要多夸奖李渊几句,也不知道该从何夸起,只能含含糊糊地表示他有运筹帷幄之功。

而且李渊做得一些事情真的是让人摇头,实在是担不起开国之君的名头。李渊做得最让人摇头的事情就是杀良臣良将,还不止干了一次。

刘文静被杀

被李渊杀掉的最有名的良臣就是刘文静了。

刘文静位列凌烟阁三十七功臣之一,而在这之前已经配享太庙了,可是他是被李渊以谋反的名义诛杀的。

刘文静本是隋朝的晋阳县令,他在看出太原留守李渊有大志后便积极与其结交。在认识了李世民后,他很快便断言李世民是刘邦、曹操那样的人物。他与李世民亲厚,史料上记载李渊的谋反布置大多都是他与李世民一道做的。

当李渊起兵进军长安时,在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潼关的隋朝大将屈突通。李渊率军绕过屈突通继续进军长安,而率军留守在大军后方与屈突通对峙的正是刘文静。刘文静大破隋军生擒屈突通,为唐朝开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后确定的十七功臣里,刘文静只排在李世民、裴寂之后名列第三,也是被授予两次免死的三功臣之一。

唐朝建立后刘文静被任命为了纳言(副宰相),但是这样的功臣排名和官位却引来了刘文静的不满。他常常抱怨自己的功绩和才能都在裴寂之上,可却位列裴寂之右。

刘文静最终祸从口出,他醉后宣称要杀裴寂被告发,李渊便让裴寂和萧瑀审讯他。

裴寂像

李渊这个安排明显有问题,自从李渊大军入长安后刘文静就与裴寂不和,让裴寂审讯刘文静这不就是给裴寂平挖坑的机会吗?

果然审讯中刘文静好汉做事好汉当承认自己酒后失言,于是裴寂便借题发挥趁机向李渊控告刘文静有异心。

李渊对刘文静的抱怨早有耳闻,对这些言论与裴寂友善的他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因为裴寂的本事真的不如刘文静,刘文静抱怨裴寂居高位其实就是绕着弯子在指责他李渊,治国用人不以才干而是以亲疏。而且刘文静的本事太大能文能武,这令李渊颇有些忌惮,所以他趁机也借题发挥将刘文静直接处死了。

刘文静被处死时,唐朝才刚刚建立一年多,外面强敌环伺,李渊却杀了良臣,这无疑是导致他后世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刘文静被杀这件事,码字的有些怀疑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刘文静在李世民登基后被平反了,李世民不但让刘文静的儿子刘树义袭封鲁国公,还将他招为了驸马。可是这个刘树义依旧对此很不满,其后因为言辞中有忤逆之语而被唐太宗处死了!

也就是说刘文静的儿子和他老子一样的原因,被当权者给处决了!

刘文静父子两代的悲剧,说明他们的言辞中很可能涉及到了什么皇家隐私,所以才为李渊、李世民父子所不容。

而裴寂此人的能力和功绩可能不如刘文静,但是他也和刘文静一样是最早从龙的,以李渊与他的亲厚,他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想立功应该也不难。可现在能看到的史料却没记录裴寂有什么功绩,就算李渊和裴寂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将一个没有功劳的裴寂,就这么一下放到宰相的位置上去。

李世民改史料是很出名的,而刘文静与李世民交好,裴寂却跟李世民关系平平。所以很有可能是李世民为凸显刘文静冤枉,将裴寂的功绩给删除了!

李建成是李渊的世子,唐朝第一个宰相裴寂肯定跟他有很多交集,而唐朝的另一个开国宰相刘文静却跟李世民亲厚。刘文静案的背后很有可能,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哥俩第一次为皇位继承权展开的角逐。李渊为了避免两兄弟的矛盾激化,所以借跳得最欢的刘文静脑袋将事情压下去了。

可是刘文静毕竟是大唐开国最重要的功臣之一,在那个群雄割据的时期自毁长城真的是不足取。如果刘文静在,也不会没有良将守太原,逼得李渊只能启用年幼的齐王李元吉,结果导致李家的老家被刘武周轻易给抄了。

刘文静案表现出了李渊在处理朝臣内部争斗时缺乏技巧,只会用武力弹压,这自然使得他在那些长袖善舞的开国君主面前显得矮了一截。

而另一件冤案,显然就更加令人对李渊摇头了。

盛彦师被诛

在隋末群雄里最有名的老李家的人,一开始并不是李世民,而是瓦岗寨的李密。

李密一度是隋末群雄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但是李密在血战宇文化及后,被王世充趁虚击败。李密只得带了残兵败将去投奔自己的亲戚李渊,像是秦叔宝(秦琼)、程知节(程咬金)、徐世绩(李绩)、罗士信(罗成原型)等,也因此纷纷归顺了唐朝。

李密的归降,让唐朝获得了一次人才大丰收,然而李密一心要成就一番帝业,自然不甘于久居人下。

公元617年年底,李密借去黎阳招抚旧部的机会反叛了唐朝,当他率领部下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旧部张善相的途中,经过陆浑县南邢公岘(今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时,被早已经埋伏在此的熊州守将盛彦师所部伏击,全军都在邢公岘毙命。

李密也是足智多谋之辈,他叛唐后在明里宣称自己要去洛阳,暗地里却是去襄城,可是他暗度陈仓的计划却被盛彦师识破葬身邢公岘。

盛彦师早在李渊起兵之初,李渊大军尚在山西境内时便已经率军投奔。他因为击毙李密的功绩,被加封为了葛国公、武卫将军、熊州都督。其后盛彦师在随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的战斗中也是屡立殊勋,因此被提拔为了宋州总管。

兖州总管鲁国公徐圆朗叛唐,李渊命令盛彦师去招抚却被扣押(一说兵败被俘)。徐圆朗以盛彦师性命作要挟,想要盛彦师写信劝降其弟也跟从自己一起叛乱,但是盛彦师却在给自己的弟弟的信中说勿以己为念,要弟弟以死报国恩。

徐圆朗看了信后当场大怒拔刀就想要砍杀盛彦师,可盛彦师面对盛怒的徐圆朗却是一副淡定的态度,眉头都没皱一下。这令徐圆朗十分钦佩,于是最后释放了盛彦师。

回到唐军中的盛彦师奉命率齐州总管王薄攻打徐圆朗,盛彦师命令下辖的潭州刺史李义满供应军粮给王薄,可是李义满却因为与王薄有旧怨而拒不供应军粮。获悉后的盛彦师将李义满逮捕,关押在了齐州的监牢里。

李义满之所以敢拒不执行军令也是有其所持的,李义满下狱的消息被李渊知道后,就派使者去齐州宣诏要释放李义满,然而等使者到达齐州时李义满已经暴毙在了狱中。

不久以后王薄率军回师经过潭州,夜晚便住在了潭州城的驿馆里。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在获知这个消息后,便募集死士夜袭驿馆杀害了王薄。

李渊在获知王薄、李义满两人皆死后,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盛彦师。可怜对大唐忠心耿耿的盛彦师,他什么都没做错,却被李渊强行要求为王薄、李义满两人之死负责,被李渊下旨处死了!

而至于杀害王薄的李家,在唐太宗时期还有潭州李刺史因为治理地方有功,而获得李世民召见奖赏的记录。显然李家并没有因为杀害朝廷大臣而受到处罚,反而继续在潭州世代为官。

无疑,李渊将事情的责任都推给了盛彦师,怪他将违抗军令拒不向大军供粮的李义满下狱引发了事端。

考虑到李义满和李渊都姓李,他们很可能是有什么祖上的渊源(这个渊源还真查不到)。刘文静之死可能还涉及到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皇位之争,李渊处置地过分了但还可以推托是无奈之举;而盛彦师之死只能说是李渊偏重李家一族的利益,不惜为此损害国家利益杀害忠臣良将了。

李渊这人作为开国之祖却名亚于自己的儿孙,显然跟他的作为是密不可分的。别的开国之君杀功臣良将都是在天下已定时,可李渊却在天下未定时就诛杀了刘文静和盛彦师。

杀刘文静显出李渊无容人之量,杀盛彦师曝出李渊乏为帝之器。

李渊如此这般没有器量之人,不是他有两个好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加上他的最主要的敌手们在关东自相残杀,还真没有谁敢打包票他能统一天下。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责任编辑:zN_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