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关注:杨德振:家族的荣光
2022-08-17 09:47:57 来源: 腾讯网

最近,为家乡湖北的杨氏家族另一脉续谱写序言;为写好序言,先认真翻阅和浏览了杨氏族谱,审视了其历史上杨氏根脉源流、发展与迁徙地、名人典故、现时开枝散叶及人才辈出等概况;令我感到诧异与惊喜的是,此一脉杨氏宗亲乃与我祖先一脉同属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杨震后裔,老祖宗在原陕西临潼一带世居和生活。


(相关资料图)

杨震(公元59-公元124)出生在陕西,少年时聪明好学,拜当时著名的儒士经学大师、当朝九卿之一的太常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终成一代名师;后来他自设私塾,开门授徒,开始了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全国的弟子达到了三千多人,后人亦称他为“关西夫子”,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与孔子齐名。

再后来,他的学识和才华被朝廷赏识,他不得已便弃文从政,一路晋升,官至太常、司徒、太尉;从政的二十年间,杨震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为国为民,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成为了千秋万代学习的楷模,最著名的典故当属族谱中流传下来的《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传诵至今;在中国历史《史记》书中也有详细记载,这个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杨氏家族更是口口相传,子孙们引以为荣为傲。

故事记载是这样的: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时,向朝廷举荐了秀才王密,王密后任山东昌邑县令。后来杨震又赴山东任东莱太守,成为王密的直接“上司”。在赴任路过昌邑县时,身为县令的王密白天拜访了提拔自己的“老领导”,例行汇报了工作;可到了晚上王密又拎着十斤黄金来感谢杨震先前的提携之恩。

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老朋友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一份谢意,夜里没有人看见,更没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词严、声色俱厉地说:“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只好愧疚地拎着十斤黄金走了。后人为此还称杨震为“四知先生”;这不仅仅是我们杨氏一个家族的光荣,亦是整个中华民族值得传颂和学习的廉洁楷模。

我作为杨氏家族中的一员,为有这样的老祖宗感到无限骄傲和自豪,荣光属于全体杨姓子民共同的精神圭臬和宝贵财富,我们全体族人不仅应该继承老祖宗的遗产,而且更应该传承和发扬光大下去;无论在哪条战线工作,绝不能辱没老祖宗流传的美德和家风,甘当一个“清白吏”、“明白人”。

在物欲横流、观念不断更新的年代里,每一个人要学会独善其身,以“四知”的畏惧态度,时常警示自己、提醒自己、戒勉自己,别做亏心事,绝不触碰党纪国法高压线和传统道德的底线;如此,我个人认为,才真正算得上是杨震的后裔、 一个有福气的人、一个不让前辈蒙羞的后代。

写到这里,我还在想,杨震老祖宗从荆州赴山东就任途中,就要从我家乡黄麻古道经过,这个时候,他是否留下了一脉在麻城境内安家落户了呢?!要不,我们杨氏家谱里怎么会有他的自律觉悟故事和传奇佳话的记载呢?!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不管是与不是,“留住清白在人间”,是做人的气节与情操,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毁之、废之。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

责任编辑:zN_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