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当前热门:1567-2000年,台湾历史时间轴(上)
2022-08-12 17:42:53 来源: 腾讯网

1567年 隆庆开关,漳泉移民开始向海外经商或移民,并渐渐移居台湾。

1582年7月,两位西班牙人神父与一位葡萄牙人耶稣会士因风搁浅台湾75天,写下三篇文字记录,为目前最早关于台湾地区可确定的信史记载。


(资料图片)

1624年,荷兰人在澎湖被明军击退,转进占据台湾为据点,在台南筑热兰遮城并开始征伐,到1636年底,共有57座原住民村庄服从荷兰人。

1626年,西班牙人以菲律宾为基地入侵台湾北部,建设殖民据点。

17世纪荷兰与西班牙殖民台湾势力图

1628年,滨田弥兵卫事件发生,荷兰第三任台湾长官努易兹被日本朱印船船长滨田弥兵卫劫持,日本势力介入台湾。

1642年8月,荷兰驱逐西班牙势力。

1645年4月,台湾全西部平原皆服从荷兰人的统治,当时荷兰人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摩尔亨”(Morgen),相当于“甲”,一直沿用至今。

1652年9月,汉人移民郭怀一带领5000余人开始反抗武装起义反抗荷兰人残暴统治,被残酷镇压。

1661年3月,连续进攻南京失败的郑成功欲以台湾为根据地,开始东征台湾。

1662年2月,荷兰人投降,郑荷双方达成协议,荷兰人治下一切台湾土地财物归属郑成功,荷兰人有尊严撤退。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驱逐西方殖民势力,下一次中国军队大规模击败白人军队要等到1950年代朝鲜战争。

揆一向郑成功投降青铜纪念像,位于台南赤崁楼

郑成功设台湾南部为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名义为明朝藩镇。建立台湾首个汉人政权,汉文化取代荷兰、日本等地区以及台湾原住民文化,成为台湾主流文化,决定台湾日后400年命运。

1669年,明郑以比照李氏朝鲜事例、世守台湾、称臣朝贡等条件和大清谈判,均被拒绝,清朝坚决要求台湾臣服。

明郑时期台湾行政区划

1683年,清军任用降将施琅攻台,澎湖海战清军大胜,明郑投降。康熙帝及朝中重臣欲弃台湾,施琅力谏不可,上《恭陈台湾弃留疏》,指明台湾重要战略意义,力求控制台湾。

1684年5月,康熙帝采纳施琅意见,设台湾府隶属福建,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大约控制台湾西南。

1685年台湾府三县

同年,极为忌惮台湾的清朝颁布渡台禁令:“不许偷渡来台、不许携眷来台、不许粤民来台”。严重影响台湾发展。但闽粤人民因山多田少,资源有限,乃不断涌入。

清初对台湾控大于治,管理极为宽松混乱,至台湾长期吏治败坏,民怨四起,械斗频发。客家族群协斗失利,逐渐放弃平原,迁往桃竹苗、台中东势、高屏六堆、花东纵谷等丘陵地区,潮州裔渐渐丧失文化认同,融入闽南或客家。

18世纪,汉人移民移居台湾数量众多,与原住民冲突频发,1722年采取汉番隔离政策,并树立原汉界碑,至乾隆时期,另加以新的天然山川为新界线,又在交通要冲而山川不明显之地另外“挖沟推土”方式,构成新的原汉界线,即“土牛线”,分隔原汉。

1735年法国人所绘清廷实际控制台湾区域

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发。

乾嘉时期,大陆人口持续膨胀,大量移民台湾,1782年至1811年,30年间台湾人口增加近100万。中央山脉以西及台北盆地几乎均被汉人占据。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英军入侵台湾,近200年后,西方势力卷土重来。

1853年,顶下郊拼爆发,为台湾200余年分类械斗最高潮。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台湾开港通商。

1868年11月20日-1868年12月1日,樟脑战争爆发,英国控制樟脑进出口。

1871年,牡丹社事件爆发,54名琉球人因台风而漂流至土牛线以东原住民区被杀,已实际强控琉球的日本政府来此交涉,清廷以此事与日本无关拒绝,日本提出被害者中有四名日本渔民,清政府官员竟失策回应“生番系我化外之民,问罪与否,听凭贵国办理”。

1874年5月,找到借口的日本出兵3000入侵台湾岛东部,与台湾原住民开战。

清廷急令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并派遣精锐淮军6500人支援台湾与日军对峙。清廷表示原住民早先已臣服清朝,要求日军撤军,日军内部瘟疫横行,病死600余人,且受到清军极大震慑,开始撤军。

1874年10月31日中日签订北京专约,清廷承认日军为保民义举,给予难民抚恤银十万两,银四十万两购买日军修筑之房舍道路,日军撤军。日军行动得不偿失,但强行解释“保民义举”为清朝已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土,1879年彻底灭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1875年,受极大刺激的清廷决定开发台湾,沈葆桢以大清帝国钦差大臣身份再度抵台,开山抚番,下令开北、中、南三路通往后山,鼓励汉人入山开垦,至此台湾东部逐渐纳入清帝国的领土。

1876年,清廷调整台湾行政区划,增设台北府、恒春县、埔里社厅、新竹县、淡水县、基隆厅,并改噶玛兰厅为宜兰县、诸罗县为嘉义县及增设卑南厅,全台至此共被分为二府八县四厅。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台湾成主战场,闽南语称此役为“西仔反”。

1885年3月7日,法军攻击台湾竹堡

1885年,清廷在台湾建省,首任巡抚为刘铭传,台湾开始十年建设。

清末台湾行政区划,红色系为台北府所辖,黄色系为台湾府所辖,蓝色系为台南府所辖,灰色为台东直隶州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台湾被割让。台民激奋,史载“绅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希望清政府改变态度。1895年5月,台湾人民建立台湾民主国坚决反抗日军侵略,义军以客家人为主,史称乙未战争。同时,台湾部分豪绅投降日本,成为豪族至今,如鹿港辜家。

位于台湾桃园的平镇忠义祠,纪念反割台斗争中牺牲的清军将士

1895年10月台湾义军战败,日本宣传“全台平定”,日军因战争及瘟疫死伤惨重,5万日军死亡,伤病达32000人以上,其中死者多达8500人。台湾军民牺牲10万人以上。

作者:云帆

责任编辑:zN_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