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热闻】杨溥:传奇“三杨”之一,被朱棣关入诏狱10年,辅佐大明三代皇帝
2022-08-11 21:45:27 来源: 腾讯网

明朝内阁制度起源于明成祖朱棣时期,由于其皇位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来的,因此朱棣对皇权的重视程度高于明代任何一位皇帝,再加上朱棣喜欢御驾亲征,朝中无人监政可不行,于是朱棣更加注重在朝中培养亲信,这也就形成了早期的内阁。

此后内阁逐渐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机构,而明朝早期内阁成员中,最突出的人物当属仁宗、宣宗时期的“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他们在担任内阁大臣期间整顿吏治、安定边防,为缔造大明盛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而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人物,就是“三杨”之一的杨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辅佐太子朱高炽

杨溥于明朝洪武年间出生,28岁时与杨荣一同考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此后两年多时间里,杨溥一直在翰林院从事一些杂务,从来没有得到过重用。

杨溥与杨荣的性格截然不同,杨荣心思细腻、大胆圆滑,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因此在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果断投靠到朱棣麾下,明显缺少文人该有的气节,但这却并不妨碍他成为朱棣的宠臣。

而杨溥则明显有些不识时务,朱棣即位后,杨溥虽没有像一些建文旧臣一样寻死觅活,但也没有像李景隆一般极力讨好巴结,因此相比于杨荣,杨溥升迁的速度明显比不过更会“来事”的杨荣。

直到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东宫需要招揽幕僚,杨溥才在胡俨等大臣的举荐下成为太子洗马,正式成为太子的近臣,而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太子朱高炽读书。

有一次,朱高炽在读《汉书》时,对不畏强权的张释之(汉文帝时期担任廷尉)赞赏不已,而杨溥则认为张释之敢直面汉文帝的过失,正是因为有汉文帝这样贤明的君主,于是杨溥便对朱高炽说:

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

然后杨溥又精心整理了汉文帝的事迹献给朱高炽,朱高炽收到这份“礼物”之后认为杨溥是个做实事的贤才。后来朱高炽代替父亲朱棣处理朝政,杨溥给他进献了不少良策,这让朱高炽愈发看重杨溥。

入狱十年,仍坚持读书

杨溥是得到了太子朱高炽的重用,可这也让他成为另一位皇位争夺者汉王朱高煦的眼中钉,肉中刺,作为东宫属官的杨慎自然无法避免这场储位之争。

众所周知,朱棣并不是很喜欢朱高炽这个心宽体胖的长子,反而对作战勇猛的次子朱高煦非常欣赏,不过由于朱高炽占据“嫡长子”身份,其品德贤明深受朝廷文武信服,朱棣才将其立为太子,然而朱高煦对此却颇为不服,仍旧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班师归来,结果负责监国的太子朱高炽却迎驾晚了,这令朱棣震怒,认为太子这是翅膀硬了,竟敢对他不敬,而随军出征的朱高煦见此机会,也开始疯狂构陷太子,弹劾太子有不轨之心。

朱棣在盛怒之下不仅有意废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还将东宫属官一并治罪,一时间黄淮、杨溥等人皆被关入诏狱。在朱高炽太子之位即将不保时,幸得朱棣宠臣金忠出面转圜才使得朱棣怒气渐消,不再提罢黜太子之事。

朱高炽虽然保住了太子之位,但是杨溥等人却并没有被放出来,朱高炽经过此事后处境更加艰难,虽曾委婉地为杨溥等人求情,但都被朱棣拒绝了,于是终永乐一朝,杨溥再也没有被放出来,在狱中整整待了十年之久。

在诏狱中,杨溥不仅没有自暴自弃 ,反而更加努力读书,据《明史》记载:

溥益奋,读书不辍。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

杨溥这是什么样的猛人?身在诏狱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可见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处,其拥有的钢铁般毅力,值得后人赞扬。

入内阁,盛世余晖

朱高炽继位后,或许是感念于杨溥因为自己被关押在诏狱中10年之久,仁宗对杨溥进行了“补偿”,不仅将狱中的杨溥放出来,还特意将授予其翰林学士之职,让其掌管弘文阁,以便随时咨询国事:

已,念溥由己故久困,尤怜之。明年建弘文阁于思善门左,……命溥掌阁事,亲授阁印,……寻进太常卿,兼职如故。

可惜仁宗在位时间不足一年便病逝了,继位的宣宗朱瞻基对杨溥倒也十分欣赏,直接将杨溥调入内阁与杨士奇、杨荣等一同处理朝政,杨溥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的一位阁臣,也由此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杨辅政”时期。

明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其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即后世称之为“叫门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镇上位之时,仁宗的皇后张氏尚且在世,内宫大小事务全部由其打理,而外廷事务则委托给三杨处理,因此在明英宗在位前几年,大明仍旧保持着盛世之景。

之后,这些缔造大明辉煌的能臣干吏逐渐老迈,在接下来几年中逐一陨落,三杨中最先离世的是杨荣,在归乡扫墓途中因病去世,其次是杨士奇因儿子犯法引咎辞官,不久后病逝,期间,太皇太后张氏也病逝……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朱祁镇一直都羡慕先祖的丰功伟绩,想要效仿他们,奈何在杨士奇等一众“老家伙”的压制下,他始终不能施展拳脚,等杨士奇、太皇太后张氏等人去世后,朱祁镇开始肆无忌惮起来,任用宦官来制衡内阁。

此时内阁中虽然还有杨溥在位,但他独木难支,眼看朝堂被宦官弄得乌烟瘴气却无能为力,他多次向朱祁镇提出告老归乡,却都被朱祁镇拒绝,杨溥只能被“强迫”看着自己亲身参与缔造的大明盛世开始走向下坡路。

结语

杨溥是三杨中入阁最晚的,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去世的,但与其他两人相比,杨溥心中却更加悲凉,因为他亲眼看到了大明由盛转衰的苗头,这种眼看大厦将倾却无能为力的无力感又有谁人能知呢?

果然在杨溥去世后,再也没人能劝说朱祁镇,结果三年后,朱祁镇就领兵亲征瓦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大明精锐尽失,几代人的努力一夕之间化为灰烬,此后大明虽有中兴,却再无盛世。

(图片来来源于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zN_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