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快播报】库尔斯克战役:战术上德军胜了,但战略上却是苏联红军胜了
2022-08-09 07:28:11 来源: 腾讯网


(相关资料图)

1943年1月,当苏联艰难的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随即,苏军在一项名为“土星行动”的反攻计划框架下,先后实施了沃罗涅尔-哈尔科夫战役、北高加索战役、克拉斯诺达尔战役、大卢基战役......

此时的德军虽然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连连败退,但曼施坦因依旧制定出了一套主动性明显的反攻计划;为了诱骗苏军深入,曼施坦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主动放弃一些据点;在这个过程中,求胜心切的苏军一路追击、德军则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兵力集结。

2月19号,曼施坦因的部队新增了五个从法国抽调而来的满编装甲师,这也意味着德军基本上完成了战役前的准备和集结;于是,曼施坦因命令部队进攻正处于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西南方面军,并对其造成了重创。

进入3月后德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一度被苏军收复的哈尔科夫又回到了德军的手里,丢掉哈尔科夫的苏军则退守至库尔斯克以南的奥博扬。此时苏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坚守奥博扬的命令,还向该地区两个集团军和一个坦克集团军的兵力,以加固战线。而这也为库尔斯克会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战役开始前,曼施坦因理想中期待的战果十分明显:合围并全歼据守在库尔斯克西面的六个苏联集团军。如果能取得战役上的成功,那对德军的战略也会产生有利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缩短德军战线,增强德军整体的机动性,这样更利于应对苏军的反攻。

反观苏联方面,他们对于接下来的战役计划却产生了分歧。斯大林希望通过先发制人打乱德军的计划,进而收复哈尔科夫;朱可夫则认为应该加强苏军在库尔斯克一线的防御力量,借此来消耗德军的进攻,然后再趁德军虚弱之时发动进攻。(最终采用朱可夫的作战计划)

对于双方的战役期待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那接下来就看一下双方最后的实际战果。整个战役过程中,苏军共投入兵力190余万人、德军兵力投入约91万余人;战后德军约有36万人阵亡、受伤或被俘,苏军的伤亡人数则高达86万余人。

从双方损失来看,曼施坦因虽然没有实现自己预想中合围全歼的战果,但仍以相对少的伤亡给苏军造成了极为重大的打击,仅就这一点而言,德军是战役的胜利者;苏联方面,在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苏军终于收复了哈尔科夫,也算是完成了斯大林战前的期待,但仅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役,苏军的伤亡人数就超过了25万。

所以对苏联而言,这种以惨重代价换取的战果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但也正是因为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对德军的消耗,导致战役后的德军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战前,德军在战役和进攻方向上还有自主选择的条件,战后则只能在苏军的反攻下向西撤退。

责任编辑:zN_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