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天天新视野】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尽显愚昧,至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2022-08-02 08:36:51 来源: 腾讯网

1792年9月26日,以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为首的一支庞大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了英国朴次茅斯港。

这支舰队由英国外交家马戛尔尼带领,名义上是为了前往中国给乾隆皇帝贺寿送礼,真正的目的则是为了与清政府签订通商条约,为英国开辟新的海外市场。

然而,令英国使团意想不到的是,乾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资料图)

而且,他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时任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彻底关上了与“日不落帝国”通商的大门。

乾隆为何不愿意与英国通商?这封写给乔治三世的信又说了些什么呢?

一、英国使团、前来贺寿

1792年,乾隆皇帝迎来了八十大寿。

当时,这位长寿皇帝已经在位长达57年。

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清王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GDP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堪称是世界舞台上的头号强国。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一个新兴的“日不落帝国”也在悄然崛起。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快便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当时,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许多著名思想家极力赞美清王朝的繁荣与富足,贵族们也都以使用来自中国的旗袍、瓷器为荣。

为了谋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古国。

179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向两广总督提交了一份预约函,函中表示:“为了推动两个朝廷间的贸易往来,英王陛下决定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特使,前往北京为皇帝祝寿。”

乔治·马戛尔尼勋爵是乔治三世的亲戚,也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家,27岁时便作为特使前往俄国,并推动签订了为期20年的通商条约,可谓是经验老道。

为了体现对这次外交活动的重视,在出使人员的选择上,英国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整个使团共有700多人,包括了军事地图绘制人员、情报人员、秘书、医生、翻译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

同时,使团乘坐的舰队有大小船只五艘,包括了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印度斯坦号”等等,除了护送使团之外,也有展示军事实力的意图。

1792年9月26日,使团从朴次茅斯港出发沿着大西洋一路南行,绕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最终于1793年6月21日到达了中国澳门的珠克珠岛,共耗时9个月。

随后,使团船只从澳门出发一路北上,途径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到达天津,并由天津乘坐内陆船到达北京。

虽然当时清王朝并不了解英国,也不知道其具体的地理位置,但英国使团不远万里前来祝寿的消息,依然让乾隆龙心大悦。

在他看来,这正是自己威德遍及四海的象征。

因此,对于马戛尔尼一行人,清政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不仅命令沿途官员们给予体恤优待,还为他们安排了觐见、赏赐、宴请、看戏、游览等多项活动。

抵达北京后,马戛尔尼向清政府呈上了精心准备的贺礼。

为了博得乾隆的欢心,早在使团出发一年之前,乔治三世便开始派人四处搜集贺礼。

此行马戛尔尼带来的贺礼共有600多箱,主要包括了各类先进的科学仪器、刀剑、枪炮、手工艺品、英国国王及著名人物的画像等等,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除此之外,乔治三世还为乾隆准备了一件特殊的礼物——英国最新式战列舰“君主号“的模型。

当时,“君主号”是英国规模最大的战舰,装备有110门火炮,是英国强大海军实力的象征。

与“君主号”相比,装备64门火炮的“狮子号”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从这些贺礼可以看出,英国使团将最先进的发明全都展示给了清政府,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强大的国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引起乾隆的好奇心,进而达成双方间的贸易往来。

不巧的是,马戛尔尼一行人抵达时,乾隆正在热河避暑山庄避暑。

随后,按照乾隆的旨意,英国使团的大部分成员及一些大件礼品留在了圆明园,马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则带领着69名成员及一些小件礼品前往热河,为乾隆的八十三岁寿辰祝寿。

二、一封书信、尽显愚昧

与马戛尔尼等人设想的情况不同,觐见乾隆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

由于文化差异,他们与清朝官员们产生了不少礼仪上的冲突,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叩拜之礼。

在觐见乾隆皇帝前,清廷的官员们要求英国使团学习“三跪九叩”之礼,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然而,在马戛尔尼看来,英国与清王朝是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朝贡的关系。向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无疑会有损大英帝国的尊严。

在马戛尔尼的日记里,也有这样一段话:“在中国礼仪形式是双膝下跪,三跪九叩。我告诉他们,我们的礼仪有所不同。尽管我愿意以最大的热忱去取悦中国皇帝,但我的首要职责是取悦我的君主。”

由于双方都不肯让步,谈判陷入了僵局。

消息传到了乾隆的耳中后,令他勃然大怒:“此等无知外夷,不值加以优礼。”

此后,乾隆下令让英国使团原路返回,不肯再接见他们。

看到乾隆的态度后,马戛尔尼等人不得不做出妥协。

随后双方商定,在欢迎宴会上英国使团向乾隆行英式的单膝下跪礼,在正式的寿宴上则向他行三跪九叩礼。

可是,在乾隆的心里,英国使团的形象早已经大打折扣。

这场礼仪冲突,也为双方通商的失败做了铺垫。

1793年9月14日,乾隆在热河避暑山庄万树园的黄色大幄里接见了马戛尔尼等人。

关于当时的情景,马戛尔尼曾在回忆录中写道:“置身其间,目之所及皆是金碧辉煌,可见中国帝王生活之奢侈,远非欧洲人可以比拟。”

按照事先的安排,马戛尔尼等人向乾隆行了单膝下跪礼。

随后,马戛尔尼将英国国王的信呈上,并送上几块西洋表作为贺礼。

只是,乾隆似乎对这些奇珍异宝不感兴趣,只将注意力放在了副使斯当东的儿子托马斯·斯当东身上。

当时,托马斯·斯当东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汉语,在使团里也担任了一些翻译工作。

乾隆十分喜爱这个会说汉语的孩子,不仅将他传召到御前来对话,还将随身的一只绣有五爪金龙的荷包送给了他。

祝寿结束后,马戛尔尼等人也没忘记自己此行的使命。

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了一些请求,如允许英国商人到浙江、天津等地经商;照俄国之例在北京开设英国仓库,为其储存货物;

允许英国在北京开设使馆;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小岛,供英商使用;允许澳门英商自由出入广州;确定船只关税条例,不得随意征收杂费等等。

不难看出,英国希望借这些条例来打开中国的大门,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但乾隆以“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为由,拒绝了马戛尔尼提出的全部请求。

不过,马戛尔尼并没有就此放弃。

随后的几天里,他曾两度提出要与清政府谈判,最终都没有得到许可。

乾隆毫不客气地下达了逐客令,要求英国使团立即从陆路离境。

在英国使团离开之前,乾隆派人送来一封《敕英咭利国王谕》,让他们带回去给英国国王。这封信共976个字,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了乾隆皇帝的愚昧与自大。

在信件开头,乾隆写道:“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乾隆并没有意识到英国使团前来的真正目的,反而认为他们远渡重洋是为了学习清朝的文化,并向清朝俯首称臣、献上朝贡。

之后,乾隆对英国使团提出的开放通商口岸、派遣公使等请求进行了逐一辩驳,并表示:“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在信中,乾隆还斥责道:“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至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

最后,乾隆在信中傲慢地表示:“天朝抚有四海,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乾隆的傲慢,并非没有来由。自古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水平曾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乾隆看来,清王朝地大物博,又有万国来朝,根本没有与英国通商的必要。

英国使团带来的各类贺礼,对他来说也并不稀奇,更没有研究的兴趣。

此前各国前来朝见时上贡的刀剑、火炮和各类科学仪器,都成了圆明园内无用的摆设。

三、护送南下,后患无穷

1793年9月21日,马戛尔尼一行人落寞地从承德返回北京,准备踏上归程。

当时,英国的舰队停靠在广州附近,从北京到广州走海路十分方便。

但是,乾隆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派侍郎松筠护送英国使团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一路穿过中国腹地,最终抵达广州。

乾隆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情绪低落的英国使者,表示对他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他们面前炫耀清朝实力的强大,从而打消他们报复的念头。

然而,这个举动最终却招致了无穷的后患。

沿运河南下期间,马戛尔尼等人几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他们仔细观察着两岸居民的生活状况,深入地了解了当时清朝的发展水平。

同时,他们也敏锐地意识到,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不过是徒有其表,其实质上早已经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清朝政府特地安排的军事演练,在英国人的眼中也不值一提:“这些军队马马虎虎,战备松弛。棉靴和长袍既笨重又不灵活,丝毫看不出尚武的气质。英国的两艘战舰就能胜过整个清王朝的海军力量,只需要半个夏天,我们就能彻底摧毁中国沿海的所有船只。”

马戛尔尼回国后,根据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书。

在报告书里,他将大清帝国比喻为“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并预言“大清帝国迟早要走向崩溃”。

自此之后,英国及整个欧洲对中国的观点和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1816年,英国再次派出使团出使访华,并向清政府提出通商的请求。

这个使团的正使是罗尔·阿美施德,副使则是当年陪马戛尔尼访华的托马斯·斯当东。

然而,这次出访比马戛尔尼等人更不顺利。

踏上中国国土后不久,阿美施德等人就因为拒绝向嘉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而被驱逐出境。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门户。

而促成这场战争的,正是曾两度访华的“中国通”托马斯·斯当东。

如今,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这封信被珍藏于大英博物馆中,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zN_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