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环球微头条丨史说三国:二六〇蜀中四英
2022-07-26 21:34:15 来源: 腾讯网

八月,孙权派校尉陈勋统率屯田部队及工匠三万人,开凿句容山道,从小其(今江苏镇江市句容市东南)直到云阳西城(今江苏镇江市句容市东南南唐庄),开通集市,以会商旅,并修建了存储粮物的邸阁。

八月十九日,魏帝曹芳任命太常高柔担任司空。


(资料图)

九月十一日,魏朝廷以左光禄大夫刘放为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孙资为卫将军。

十一月,蜀大司马蒋琬去世,赐谥号为“恭”。

十二月,蜀大将军费祎抵达汉中,巡视戍边军队。

这一年,蜀尚书令董允去世,刘禅任命尚书吕乂担任尚书令。

董允为人和顺,坚守正道,礼贤下士,从不摆官架子。

有一次,他和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约好游宴,车马都已经准备好了。

正巧郎中董恢前来向董允请教。

当时董恢年轻官小,见董允准备出门,稍停片刻便起身告辞。

董允不让他走,说:“我之所以外出,是想与朋友们游玩闲谈,现在你屈尊来访,刚要展开深谈阔论,放弃这样的谈话,到那边去喝酒闲聊,那就太不像话了。”

于是下令解开车马,费祎等人也停车不去了。

董允心地正直无私,诤言进谏,竭尽忠心。

蒋琬曾经提议,要表彰董允,说他任职宫中多年,辅佐王室,应当赐爵加封来嘉奖他的功劳,董允坚辞不受。

宦官黄皓阿谀献媚,处心积虑往上爬,花言巧语,极尽逢迎之能事,刘禅对他十分宠爱。

董允常常严肃地规劝刘禅,使他非常敬畏,对黄皓则多次严厉斥责。

黄皓害怕董允,不敢为非作歹,直到董允去世,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

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

《三国志》中常把子孙后辈的事迹记载在父兄长辈的事迹之后,合为一传,但董允的事迹没有记载在其父董和之后,而是独立记述,另为一传。

因此,董允是《三国志》中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足见其人之优越。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

吕乂出身南阳吕氏,父亲吕常送刘焉入蜀后,因官道堵塞,不能返回中原,于是留在了蜀中。

吕常死得早,吕乂自小失去父亲,喜好读书弹琴。

刘备平定益州,设置盐府校尉一职,任命王连为校尉,管理盐、铁的财政收益。

王连请吕乂与南阳人杜祺、南乡人刘干等共为典曹都尉。

之后,吕乂被升任为新都、绵竹县县令,其人心地善良,体恤百姓,百姓无不称颂,其政绩在本州各县城中首屈一指,后升任巴西太守。

诸葛亮连年出兵,征调各郡兵员、钱粮,不少地方都不能及时如数送交,吕乂召募士兵五千人交给诸葛亮,并对这些人进行慰问,讲明道理,加以监督制约,这些人竟没有一人逃走。

吕乂因此转任汉中太守,兼领督农,负责供应军需粮草,又累迁广汉、蜀郡太守。

蜀郡为京城所在地,户口众多,诸葛亮死后,士兵开小差的很多,还有人冒领这些人空额的军饷,各地奸巧纷纷出现。

吕乂到任后,严加防范禁止,对士兵们开导劝谕,几年之间,那些脱漏军籍而自愿出来的人有一万多。

后来,吕乂入朝为尚书,接替董允为尚书令,公事都及时处理,不堆积拖延,门内没有停留的宾客。

吕乂先后任职朝廷内外,生活俭朴,谦虚少言,为政简明而不繁琐,以清明能干著称于朝。

但他用法过严过深,喜爱起用文官俗吏,虽官居高位,但在各郡县中名声不大好。

蜀延熙十四年(251年),吕乂去世。

费祎任命选曹郎陈祗接替董允担任侍中,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人。

陈祗是许靖哥哥的外孙,从小失去父亲,在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就颇有名气,被任命为选曹郎。

陈祗相貌威武,端庄威严,多才多艺,很有心计,所以费祎认为他是贤能,对他另眼相看,越级提拔任用。

陈祗与黄皓内外勾结,相互串通,黄皓才开始参予政事,多次升迁,由黄门令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权柄,终于导致国家灭亡。

蜀汉人民都因此而追思董允。

吕乂死后,陈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封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说职位在陈祗之上,但因为他经常率兵在外,朝中大政过问得不多。

陈祗对上迎逢皇上所好,向下勾结宦官佞臣,深受皇帝的宠信,权力竟超过姜维。

陈祗死于景耀元年(258年)八月,刘禅悲痛惋惜,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还下诏书说:“陈祗在他的职任上,以柔顺温和为行为准则,处理事务有条不紊,和气忠义有利诸般事物,故此政绩公允辉煌。可惜其寿苦短,朕深深痛悼。如果说怎样纪念他和他进行交流,则在他死后给他追加美好的谥号,谥为‘忠侯’。”

又赐封陈祗长子陈粲为关内侯,提拔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

自从陈祗得宠后,由于其阿谀迎合及黄皓不断离间的缘故,蜀后主刘禅追怨董允日渐加深,认为董允自以为是,高傲轻人,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董允的孙子董宏,在西晋时代为巴西太守。

责任编辑:zN_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