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天天热闻】清朝人才也竞争,最抢手的师爷工资日结,一天竟能赚100两银子
2022-07-18 09:30:07 来源: 腾讯网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古代社会中行业很多,而且每一行都有“状元”,也就是行业里的顶尖人物。比如,清朝时期师爷行当发展鼎盛,其中最牛的邬师爷竟然工资日结,而且一天能赚一百两银子,比很多人一年赚得都多。究竟邬师爷有什么厉害之处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给您揭秘。


(相关资料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明清古装剧中,师爷是经常出现的一个角色,而且也完全符合史实,不过师爷并非在明清两朝才出现。据史料记载,师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幕人”,如《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即帮助军政大臣办理各类事务,可以理解成我们现在职场上的“助理”或者“秘书”。一直到秦汉,幕人制度并没废除,而是不断的发展,比如汉代出现的“刀笔吏”就是幕人的另一种形态,还有唐宋时期出现的“书记官”或“判官”也都如此。

专家们表示,到明朝才正式出现“师爷”这一称号,但不过都是在戏曲小说中,还没有正式出现在明代的官府文件中,因此特只能说师爷在明朝还只是萌芽阶段。后来,到清朝时期,绍兴地区科举落第的文人学子到衙门做书吏,由此便让师爷开始正式成为一项官府职业,也让师爷成功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清朝的师爷在政坛上极度活跃,虽然他们在严格意义上并非是朝廷官员,但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朝众多师爷中,他们按照自己擅长的领域也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最多的是“刑名师爷”,他们精通于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度,专门协助当地官员处理各种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还有“奏折师爷”,这类师爷最大的特点是文笔极好,通常受聘于各类武官,以弥补他们文笔上的不足,帮助官员书写奏折,或者反馈民情;另外还有处理财政税务问题的“钱谷师爷”,统计人口户籍的“征比师爷”,以及批牍文书的“挂号师爷”,等等。

在乾隆皇帝时期,两江地区有一个邬师爷名气甚大,还让乾隆皇帝对其念念不忘。当时,两江总督叫陈辉祖,他刚上任的时候就雇了师爷,但是一连换了几个都不满意,最后便花重金请了邬师爷。不过,邬师爷和其他师爷不同,他从来不对陈辉祖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但每日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尤其是他写的折子到乾隆皇帝手里备受关注,因为他深谙乾隆皇帝的喜好,所以他做师爷期间也为陈辉祖解决了不少麻烦。然而,邬师爷却有个赌钱的坏习惯,这一点也让陈辉祖很反感。

后来,陈辉祖便辞退了邬师爷,又找了另外一个有名气的师爷。不过,这个新上任的师爷却不懂乾隆皇帝的心思,很多次写奏折都让乾隆皇帝不乐意。乾隆皇帝是一个明白人,他看出来奏折不是原来的“味道”了,就知道陈辉祖肯定又干了什么事情,于是就下了一道圣旨给陈辉祖,最后竟然还写了五个字——邬师爷安否?看到这里,陈辉祖后背一凉,没想到乾隆皇帝竟会惦记着邬师爷。陈辉祖不敢隐瞒,只好如实向乾隆皇帝交代他辞退邬师爷一事……

乾隆皇帝又下令,命陈辉祖将邬师爷聘回。陈辉祖不敢不从,于是就让派人去请邬师爷,可是邬师爷却始终闭门不见,最后陈辉祖只好亲自登门谢罪。邬师爷心理清楚,肯定是乾隆皇帝下令了,于是也就给陈辉祖一个面子,不过他要求每日白银一百两,而且早上睡醒就要看到银子摆在桌子上。当时,普通师爷一年的收入也不过百余两,而邬师爷开口一天就要一百两,都比陈辉祖一个月的俸禄还多。对此,陈辉祖不同意也办法,于是就只好咬着牙答应,每日给他送一百两。

就这样,邬师爷又成了陈辉祖的师爷,每天一大早陈辉祖就派人去送银子,将两件银元宝放在邬师爷家里的桌子上。有一日,当时的账房先生忘记送钱了,邬师爷醒来一看桌子上没银子,于是就继续倒头睡觉,表示这一日不上班了,有任何事情也都不要找他……

参考资料:

《中国往事——讲述清朝》作者:王连升 ,出版社:山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责任编辑:zN_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