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速读:同样是王朝末期,清朝末期面积为何最大,主要是清朝做到了这几点
2022-07-07 05:32:01 来源: 腾讯网

说起我国封建王朝,很多人随口就能说出几个。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这些话,很多人都熟记于心。我们看历代王朝的时候,都喜欢看其统治疆域。不同的王朝统治疆域有明显的不同,有的疆域辽阔,有的疆域相对较小。即使是同一王朝,不同时期的面积也不相同。一般在王朝末期时,统治区域相对较小,统治范围严重缩水。不过清朝在这方面却是例外,清朝末期的统治面积,绝对是历代末期王朝中最大的。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清朝做到了这几点。

很多人对清朝的印象就是清朝晚期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到处都是。清朝因此丧失了大量的土地。确实,清朝晚期是丧失了很多领土。不过清朝也保留下来了众多领土。和其他王朝相比,清朝灭亡时领土缩水并不严重。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疆域和现在的领土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古代的疆域相当于势力范围。王朝实力强大,势力范围就会扩大。反之,其势力范围则会缩小。正因如此,古代王朝领土变化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其巅峰时期的疆域和灭亡前的疆域完全无法相比,唐朝、明朝都是如此。不过清朝在这方面做得却非常好,清朝灭亡前的疆域绝对是历代王朝中最大的,而且丧失的疆域可以说是最少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古代封建王朝中,清朝的疆域并不是最大的,唐朝的巅峰时期、元朝的巅峰时期、明朝的巅峰时期,其疆域都比清朝大。不过这些王朝到灭亡时,其统治的疆域和秦朝版图差不多,边境地区大多数都丢失了。但清朝在灭亡时,除了那些割让给外国的领土,边境地区都没丢失,仍旧是清朝的疆域。在这方面,清朝做得比之前所有王朝都好。而清朝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好,主要因为清朝做到了这一点。

首先对清朝边境地区掌控力度比较强,在边境地区也能做到中央集权。对于中央集权这个词大家比较熟悉,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里面的君主专制指的是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而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中央能够完全掌控地方。秦朝是通过郡县制做到中央集权的,郡、县的所有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免,任期由中央决定,不能世袭。

秦朝灭亡之后,后面王朝大多数都继承了郡县制,不过这些王朝都对其进行了改良。但不管怎么样,后世的王朝基本上都做到了中央集权。不过他们这些王朝只是在核心统治区域做到了中央集权。对那些边境地区,基本上都做不到中央集权。比如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唐朝在漠北设置的都督府、明朝在青藏高原设置的宣政院等,这些虽然也是地方行政机构,但都做不到中央集权。中央也只是在这些地方设置的这些机构,无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理。

和之前的王朝相比,清朝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清朝初期和中期在内地设置的行省制很容易做到中央集权。不过其在边境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也能做到中央集权。清朝最初在东北、西北设置将军辖区,这个和现在的军区差不多。将军辖区有完善的行政机构,将军掌握其辖区内所有的大权,完全做到大权在握。这些将军又有中央任命,中央就可以牢牢掌控将军辖区。

在青藏地区,清朝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最初并不掌握大权,不过从康熙之后,驻藏大臣的权利越来越大。青藏地区的行政大权完全被驻藏大臣掌控。驻藏大臣也是中央任免,清朝在这里也做到了中央集权。

蒙古草原上,清朝设置盟旗制。其实盟旗制和行省制差不多,只不过名称不一样。盟、旗的官员虽然都是蒙古上层担任,但需要中央任命。中央能任命他们,也能随时罢免他们。凭借着盟旗制,清朝牢牢掌控了蒙古草原。

虽然清朝在边境地区实行的制度和内地不一样,但丝毫不影响其做到中央集权。清朝晚期的时候,清朝更是在西北、东北设立行省,和内地完全一样。这说明清朝对这些地方的掌控力度更大了。正因能做到中央集权,清朝才能才灭亡时仍旧牢牢掌控这些地方。

其次清朝对外边境地区的态度和其他王朝明显不同。这清朝之前的王朝对外边境地区的态度和内地完全不一样,之所以如此,和这些王朝的基础有很大关系。我国封建社会是农耕文明,对耕地尤为重视。从另一方面说,历代王朝对不能耕种的地方没什么兴趣。而很多边境地区的土地根本无法耕种,所以封建王朝对这里的得失不是特别在乎。

反观清朝,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他们也不是农耕文明,而是狩猎文明。他们对耕地的重视程度和之前的王朝完全不同。即使是不能耕种的土地,在他们眼中地位也比较高。毕竟他们不是农耕文明出身。

当然,对待边境地区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对待土地上,还体现在对待边境地区的民族上。之前的王朝对待边境地区民族的态度和汉人完全不一样。即使我们所说的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君主,也始终觉得突厥人就是异类。虽然唐朝有很多其他民族的人在做官,但不代表中央对这些少数民族完全认可。中原王朝对这些民族一般都是尽量打压,打压不过之后再通过其他方式拉拢,比如和亲、贸易之类的。

再看一下清朝。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他们本身就不是汉人,而其统治区域又基本上都是汉人,所以清朝必须拉拢其他民族。这样清朝的统治基础才能变大,其统治也才能稳定。对于蒙古人,清朝一般和他们联姻。清朝和蒙古人的联姻是真正的联姻,很多王公贵族和蒙古贵族通婚。皇帝的女儿都经常嫁给蒙古人。正因如此,清朝统治期间,蒙古人对清朝始终比较认可。

清朝对待藏族也很重视。清朝入关前后,就通过蒙古人接受了藏传佛教,这也是清朝皇帝佩戴佛珠的原因之一。清朝入关之后,更是对藏传佛教大肆封赏,班禅制度、达赖制度都是在清朝时期确定的。而且每一个清朝皇帝,除了皇帝还有藏传佛教的身份,比如是什么菩萨、什么佛之类的。这使得在文化上,青藏地区对清朝很认可。

至于西北地区,清朝也都是尽力拉拢。清朝支持其宗教发展,也积极和他们联姻。东北地区就不用说了,这里是清朝的老家,是龙兴之地,肯定是无条件支持清朝的。

虽然清朝没做到民族平等,但对待边境地区和民族的态度和之前王朝完全不同。也正因如此,边境地区对清朝也更加认可。

第三清朝时的疆域概念和之前完全不同。前面说了,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指的就是势力范围,所以变动幅度非常大。我们光看唐朝地图就知道了,巅峰时期的唐朝面积达到了1237万平方千米。不过这个面积根本就没维持几年,没多久唐朝就丢失了在东北、蒙古草原上的大部分地区。如果唐朝的疆域和现在是一个概念的话,这个王朝这么短时间内失去这么多领土,早就该灭亡了。

清朝建立之后,最初的时候也没有现代领土的概念。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清朝和西方国家接触的频率越来越高,也逐渐有了现代领域的概念。尤其是在康熙、雍正时期,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大量条约,确定了和沙俄之间的边界线。这说明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已经有了现代领土的概念。如果不是这样,清朝末期的割地,当时百姓也不会这么激烈地反对。我们很少看到汉朝的文学家、唐朝的诗人因为中央丢失了东北、西域一带非常痛心的。这就是因为对疆域的概念不同导致的。

总的来说,这就是清朝末期疆域比之前的王朝都要大的原因。如果清朝没做这件事,可以说清朝灭亡时的疆域也不会有这么大。在维护领土这方面,清朝虽然丢失了众多领土,但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参考资料:

《清史稿》

责任编辑:zN_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