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世界观点:靖难一战,他手握40万大军却冷眼旁观,后人骂他是奸臣,实在憋屈!
2022-07-02 08:42:07 来源: 腾讯网

建文四年,朱棣率领大军南下“勤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大明王朝换了主人。然而,在靖难之役期间,建文帝的姑父梅殷拥兵四十万,镇守淮安,可直到建文帝身死,梅殷都没有带着军队护驾,难道梅殷早就被朱棣收买了吗?


(资料图片)

对于梅殷的忠奸,后人对他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有人认为梅殷是忠臣,也有人认为梅殷是奸臣,为何会出现这样两极分化的评价呢?下面,笔者就来带大家仔细剖析一下梅殷的生平。

梅殷,汝南侯梅思祖之侄,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之时,梅思组曾投靠过张士诚,后来背叛张士诚改投徐达,张士诚一怒之下便杀了梅思组的几个兄弟,这其中就包括梅殷的父亲。或许是由于愧疚,所以梅思组一直将梅殷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为他延请名师,教他熟习兵法。在梅思组的精心栽培下,梅殷果然长成了栋梁模样。

洪武十年,在一次练兵场上,朱元璋瞧见了梅殷,见梅殷身材挺拔,举止间温文尔雅,很是中意,于是决定将刚满14岁的宁国公主嫁给他。宁国公主是朱元璋的嫡女,备受宠爱。次年,梅殷与公主成婚,成为了大明朝的驸马都尉。据《明史·公主传》记载:

“(梅)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从子也,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

这段话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在众多女婿之中,朱元璋最喜欢的就是梅殷。也的确如此,梅殷为人恭谨,有勇有谋,学问也是一流。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改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考虑到当时的形势(藩王年长,储君年幼),朱元璋在驾崩之前,还特意召梅殷入宫,叮嘱他一定要好好辅佐朱允炆。

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登基,他做了六年的储君,深知各藩王存有野心,所以他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削藩。梅殷对于削藩一事,持支持的态度,但是他认为,削藩一事应该慢慢来,但建文帝却认为,慢慢削藩只会给藩王们足够的反抗时间,毕竟迟则生变!

削藩之事太过激进,让燕王朱棣感受到了危机,他在旁人的劝说之下,决定放手一搏,于是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召集军队南下“勤王”。就这样,战争爆发了!

当毫无作战经验的朱允炆,碰上身经百战的朱棣,这场战争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朱允炆的军队节节败退,朱棣的大军却锐不可当!朱允炆手中大约有一百万士兵,而朱棣作为一个藩王,手中兵力自然逊色很多,按照常理来讲,朱棣的胜算其实非常小,但是他却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后的赢家,这是为什么呢?

朱允炆的失败,与他自己的决策失误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同时,也与上文中提到的梅殷有关。

靖难一战爆发,梅殷奉命率领四十万大军镇守淮安。朱允炆为何要安排这么多的兵力镇守淮安呢?因为朱棣想要迅速南下进京,淮安便是必经之路。朱棣当然也打过淮安的主意,他曾先后两次给梅殷写信,向他借道南下,却都被梅殷严词拒绝,朱棣当时的兵力,无法与梅殷的四十万大军相抗衡,而且在淮安纠缠也并非朱棣的本意,于是他决定绕道而行!

朱棣从灵璧渡过淮河,直接占领泗州,然后攻打扬州,渡过长江,便来到了南京城外。这样一来,虽然绕了很多路,但是还是达到了最终的目的。而当朱棣的大军围在南京城外之时,远在淮安的梅殷却还不知道这一切。

梅殷为何没有收到消息呢?因为朱棣那些了扬州和镇江两地,而这两个地方,是南京城与淮安通信的必经之地,这两座城池沦陷,身在淮安的梅殷自然得不到任何关于南京城的消息。

朱棣登基之后,逼迫宁国公主给梅殷写下血书,逼迫梅殷投降,梅殷收到血书,这才得知建文帝已死,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依照宁国公主之言,回到南京。朱棣虽然接受了梅殷的投降,但依旧对他不放心,他派人暗中监视梅殷的一举一动,后来有人举报梅殷在家中培养死士,朱棣终于找到了借口,派人暗中处死了梅殷。

宁国公主得知梅殷的死讯,认为是朱棣派人所为,于是入宫找他理论,可朱棣却矢口否认,还说一定会为驸马报仇。为了安抚宁国公主,朱棣封赏了梅殷的两个儿子,还给他们安排了一官半职,梅殷的惨死,也就此告一段落。

梅殷有四十万大军,为何没有救下建文帝呢?前文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因为直到朱棣登基,梅殷根本都不知道南京城内发生了什么,他一直得不到外界的消息,自然也不敢轻易离开淮安,因为他本来就是奉旨镇守淮安。

很多人认为,在得知建文帝的死讯之后,作为忠臣,梅殷应该像铁铉一样,宁死不屈!可是,“忠”的定义,从来都不单单只是以身殉国,况且,大明朝依然存在,只是更改了主人,梅殷忠于明朝,并不是忠于建文帝一人。所以笔者认为,梅殷最后屈服于朱棣,不能以此将他定为奸臣!

王朝的更迭,君王的更替,本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朱棣的上位过程虽然不光彩,但当时本就是一个强者为王的时代,再加上梅殷皇亲国戚的身份,他与铁铉的处境看似相同,实则不同,最后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就像一本书,它就在那里,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总能得出不同的看法。

责任编辑:zN_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