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今日讯!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才能不被冻死?“鸡毛房”立下大功
2022-06-14 07:33:37 来源: 腾讯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写的一首古诗中的两句话,意思是希望能够拥有千万间的房子,让天下挨苦受冻的人们都能够住进去。当时的杜甫和普通百姓一样,深受安史之乱的毒害,就连这么一位大诗人在当时也只能住着茅草屋,可想而知当时的百姓的生活又是何等的困苦。

百姓们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没有三餐可以果腹的生活,并不是某个年代的个例。就在清朝时期,很多百姓就因为贫苦而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白天的时候他们上街乞讨,晚上就随便找个地方睡觉。在夏天都还好说,但是一旦到了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能够达到零下十几度,这些乞丐是怎么度过的呢?说到这里,这就不得不提北方的鸡毛房了。什么是鸡毛房呢?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为什么清朝会有那么多的乞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主观上都会认为,只要是国家富强了,整个社会的人民就都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封建社会下的清政府到处都透露着人吃人的黑暗。百姓们交给国家的赋税,最终都没有用到百姓的的生活上,反而是被各种贪官污吏清扫一空。也正是在这种层层剥削下,百姓们无法承受生活上的苦难,最终沦为了乞丐。

虽然清朝时期的世界格局已经被打开了,但是当时的清政府依旧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天朝大国的美梦里。自信的以为全世界只有清朝才是最厉害的。死活不肯开启走向世界的大门,依旧谨守着闭关锁国的政策。从而导致国内的货物只能在有限的区域进行流转,而最后买单的依旧是百姓。如此一来,国家的经济实力得不到发展,贪污受贿还很严重,百姓们的经济来源除了种田,别无他选。

而以当时的技术来说,一年的收成好不好全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但是当时清朝时期的天灾却非常严重。再加上官府的剥削,政府的无能,正是在这种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当时的百姓不想成为乞丐都难。

特别是到了晚清的时候,慈禧当政时期的清政府签下了众多的割地赔款的条约。其中《马关条约》赔了2亿两白银,《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赔了800万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9.8亿两白银,这些加起来就是十几亿的赔款。再加上慈禧这人的生活还非常的奢侈,所以她本人的用度也是不少。另外当时的清政府的国库早就是入不敷出了,这么多的赔款最终还是要从百姓那里搜刮出来。

前有割地赔款对百姓的剥削,后有鸦片战争对小农经济的冲击。我国古代的经济都是以农业为主,商业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所以鸦片战争打开清政府的国门后,一些种植农作物的百姓,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都改为种植鸦片了。这样一来,粮食的产量就大大减少,饿肚子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当时鸦片的倒卖,很多人为了吸食一口鸦片,从而倾家荡产,最后沦为乞丐,聊此残生。

以上的的这些事件,都是清朝事情乞丐增多的原因,在那个充满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政府统治下,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很多的百姓都经历着无田可种,无家可归,被政府抛弃,所以乞丐的数量才会越来越多,清朝的国力也是日渐空虚。

吃不饱穿不暖 北方乞丐如何过冬

吃不饱穿不暖,遭人白眼已经是乞丐生活的日常了。但这还不是最悲哀的事情,最让人觉得接受不了的,是那些生活在的北方的乞丐们。如果在冬季他们没有找到可以安身的地方,就要面临着被冻死的命运。

生活在北方的人都知道,北方的冬季寒冷又漫长,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更是常见。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是处于全球变暖的时代,所以冬季还不是特别冷。但是,清朝时期冬季还是非常寒冷的。所以一些衣不蔽体,又没有住处的乞丐经常会冻死街头,这也正是那句“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

为了避免被冻死,一些乞丐就开始寻找破败的房子或者是寺庙来住。但是,清朝时期的乞丐数量非常之多,而没人要的房子和寺庙却是有限的。再加上有些乞丐还会组团划分地盘,所以仍然会有一些乞丐没有地方御寒。这个时候,鸡毛房就出现了,那么什么是鸡毛房呢?

所谓鸡毛房,就是一间普通的屋子里,铺满了便宜又常见的鸡毛。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被子和褥子在鸡毛房里根本就不存在。但就是这样简陋的鸡毛房,却被乞丐们互相争夺。

而且,鸡毛房还不是免费的,通常会收取几文钱作为房费,如果一个乞丐一天也没要到一文钱,那么他连鸡毛房都住不上。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整间屋子都住着乞丐和带有气味儿的鸡毛,这种环境,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又有多少人能够活下来。

但是在那个年代,一间间的鸡毛房却成为了乞丐在冬季里的一道光,更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总结

鲁迅先生的一句“吃人的社会”道尽了清朝末年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强大起来,那么百姓就会遭受到无数的磨难和痛苦。庆幸的是,那个视人如蝼蚁的封建王朝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千万不要在重蹈覆辙,更不要让那个人命如草芥的历史重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