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文化之窗|凡遇大事,后勤保障是成功基础
2022-06-07 09:48:59 来源: 腾讯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的传统文化,对这一点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

但凡应对大事,一定首先要确保后勤保障不出问题。谈到大事我们不妨想想,最大最麻烦的事是什么?无疑是战争,《孙子兵法》中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既然如此,对于战争的态度必然要慎之又慎。那么影响战争胜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最基本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后勤保障,是粮草供应。一支队伍在外打仗,一旦粮草不继,或者失掉了后勤保障,基本上就会自乱阵脚,不战而溃。因此,《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特别强调:“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既然“无粮食则亡”,在战争中,怎样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呢?《孙子兵法》中也给出了对策,在《作战》篇中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至于“因粮于敌”,并不仅仅是从敌人那里征集取得粮食这么简单,还因为能由此节约巨大的运输成本,所谓“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从敌人那里吃到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这种成本对比何其惊人!

古代打仗时运粮的困难程度,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刘歆在《古代的后勤战:有多少阴谋诡计是围绕粮食进行的?》一文中写道:“好多人受到了电视剧影响,以为古代运输军粮不过是用大马车拉粮食袋子,马夫们一路高歌向前线进发。事实上,古代的道路条件和运输工具哪有我们想得这么好。另外,运输过程中的粮食保管也很不可靠。古代粮食运输效率之低,消耗之严重,是现代人根本难以想象的。”

那时候,运输工具差,道路交通设施差,如果再遇上雨雪之类的恶劣天气,把粮食运到前线是相当困难的,途中的各种损耗也是相当惊人的。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曾专门论及行军运粮之艰难。该文开篇就说:“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在沈括看来,行军打仗,最重要也得最先谋划的,就是如何从敌方那里取得粮食,因为自己运粮不但耗费惊人,而且也难以行远。原因何在?关于自己运粮,沈括很仔细地算了一笔账,“予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从中可见,如果一个士兵自己携带五天的干粮,随军后勤民夫背负六斗米,按照一位随军民夫支持一个士兵来计算,能够支持十八天的军事行动。这个结果也是精细计算出来的,“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当然,这还是单程。如果算上回程,那只有九天的行动时间。如果按照两位随军民夫支持一个士兵来算,可以支持二十六天,算上回程的话,只有十三天。如果按照三位随军民夫支持一个士兵来算,单程能支持三十二天,算上回程则只能支持十六天。

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沈括认为:“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也就是说,三位随军民夫支持一个士兵,已经是极限了。按此计算,出兵十万,仅后勤运粮的团队就需要三十万人。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想想看,这三十万人,每天可也是要吃掉大量粮食的。

从沈括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即使到了宋代,行军运粮的主要形式,还是通过人力背负。这大约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运粮方式了。为什么不采用畜运方式呢?沈括也作了详细解释:“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用畜运的这笔账也很清楚。骆驼能运三石,马和骡子能运一石五斗,驴能运一石。与以人背粮食相比,畜运能够运量更大而且耗费相对较少。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忽视了牲畜的放牧和喂养,这些牲畜死掉是很正常的。一旦有运粮的牲畜死掉了,则只能把其驮运的粮食也一起丢掉。如此看来,与以人背粮相比,各有利弊。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至少宋代在战时运粮方面的主要观点还是倾向以人背粮。

宋代尚且如此,之前历朝历代更当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三国时多方势力互相攻伐,如何保障粮食供应就成了各方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粮食供应不上,直接会逆转战场上的胜负。诸葛亮数度出兵伐曹魏,在看似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却不得不主动退兵,主要还是军队粮草供应出了问题。后来,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以之为蜀军运粮。《三国演义》中,把木牛流马描绘得神乎其神,在《三国志》中对此也有简单记载,可惜的是,木牛流马的具体制作方法早已失传,今天已经无法验证其功能和效用了。鲁肃在东吴地位很特殊,当然与其出众的才识有关,说起来与粮食也有一段特别的关联。按《三国志》记载,鲁肃家庭富足,性格又乐善好施,“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鲁肃家储米两大仓,各三千斛,周瑜前来求粮,鲁肃直接以一仓相送。三千斛粮,价值不言而喻。鲁肃之豪迈,也让周瑜折服。于是,二人结为好友。后来,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孙权与鲁肃相谈甚欢,“权益贵重之”。孙权甚至对鲁肃说,“此天以卿赐我也”,足可见对鲁肃的器重。如果说,鲁肃的传奇人生,包含着一仓粮食结下的友情,是从一仓粮食开始的平步青云,算不上牵强附会吧。

前面多次提到“因粮于敌”,即从敌对方那里征集粮食,但是,既然粮食如此重要,堪称极宝贵的战略资源,敌对方肯定也是高度重视,一般也都安排重兵卫护,所以“因粮于敌”其实是挺难实现的。《三国演义》中,倒是安排了很多劫粮车、烧粮仓的精彩桥段。

比如,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此时准备放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不决时,修书一封问谋士荀彧,是否应该退兵?荀彧则认为“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希望曹操能坚持一下,把握战机,抢占先机,促成转机,赢得胜机。接下来,基本就是围绕粮食讲故事了。

曹操先是用荀攸之计,令徐晃、史涣领兵前往,半路劫袁绍军粮草,“史涣便杀散人夫,放火焚烧粮车”“徐晃催军烧尽辎重”。然后,曹操又用许攸之计,“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准备往乌巢劫粮。”曹军经过伪装,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前往护粮,“打着袁军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望乌巢进发。”果然,一路骗过袁军,并无阻碍。到了乌巢,曹操令众人举火,一齐攻入,“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这一战,袁绍手下大将张郃、高览降曹,又失了乌巢粮,一时袁绍方面“人心皇皇”。曹操乘胜进取,当夜又分兵三路劫寨,袁绍军折其大半。继而曹军分为八路齐出,直冲绍营,袁军溃逃。经过这场战斗之后,袁绍元气大伤,再无力恢复昔日之强悍。曹操则转危为安,扫除了统一北方最大的障碍。就故事而言,中间还穿插了许多趣味横生的细节,读来脍炙人口。而从战局分析,官渡之战最大的转折正在于乌巢之战。袁军在乌巢屯粮被烧之后,已然丧失斗志。后面,曹军能够如摧枯拉朽般地扩大战果,固然与其善于用计有关,相当程度上也与袁军军心涣散失掉斗志有关。眼睁睁看着军粮被烧,下一顿饭都吃不上了,袁军又哪有心思和勇气继续战斗下去?

如今,运输工具、交通设施都实现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创新。如果只是单纯运粮,当然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如此简单机械地进行概念代换。其中的道理,可以这样表述:断其“粮道”,就是断其生存之道,就是自己获得了取胜之道;由此延伸开来其实就是:保障不力,必难成功。(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国鹏 报道)

责任编辑:zN_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