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领导者该如何以身作则教导人民?
2022-06-06 13:30:38 来源: 腾讯网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君子教导民众行孝,是要使天下作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重;教导民众奉行悌道,是要天下的兄长都能受到尊敬。《说文解字》上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君子以身作则,对自己的父母尽到孝道,就是教天下的为人子者,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君子以身作则,对自己的兄长尽到悌道,就是教天下为人弟者都懂得尊敬兄长。

如果自己的父母兄长过世了,天子又该如何以身作则教导天下的为人子、为人弟者尽到孝悌之道?夹注中说:“天子父事三老,所以敬天下老也;天子兄事五更,所以敬天下悌也。”三老、五更,根据《汉官仪》云:“天子无父,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三老是指古代掌管教化之官,是由五十岁以上的老者担任,在乡、县、郡都曾先后设置。《援神契》注:“三老,老人知天、地、人事者。”三老不是三位老人,而是老人知道天、地、人之事的。五更是指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

《汉书·高帝纪》中记载:“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把民众之中五十岁以上的,有修行,并能率领大众为善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德高望重,而且又通达天、地、人之间的规律,作为三老。每一个乡选一人,再从三个乡里的三老中选择一位作为县三老,与县令、县丞、县尉共同教导民众处事,主要是使民众懂得仁义礼智信等道理。

三老,是古代的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五更就是知晓五行更替变化的老人,也是古代乡官的名称,都是由那些年老、请求辞去官职的官员来担任,一般是七十岁左右。

《魏书·尉元传》中记载:“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天子以侍奉父亲的态度奉侍三老,表明他尊敬天下的老人;天子以对待兄长的态度来奉侍五更,教导天下人尊敬自己的兄长。天子的父兄过世,通过这种礼来身体力行,教导天下人如何尽到孝道,如何尽到悌道。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天子教导自己的臣子为臣之道,是要使天下所有的君主都能受到尊敬。天子要如何以身作则教导臣子为臣之道?因为他高高在上,已经是最高的领导者了,要怎么以身作则?夹注中说:“天子郊则君事天,庙则君事尸,所以教天下臣。”

“尸”,是神主。孝子的祭祀,看不到亲人的形象,心思无所系念,于是设立“尸”充当祭祀的对象,使孝子的心意有所寄托。“尸”,是在祭祀的过程中,充当所祭祀神灵象征的特殊身份的人,这个人被称为“尸”,可以由被祭祀者的孙子来担当。《礼记·曲礼》中记载:“孙可以为王父尸。”

天子郊祀时,以对待君主的礼节来奉事上天;宗庙祭祀时,则以对待君主的礼节,来奉事代表祖先受祭的尸。这就是为了教导天下人懂得为臣之道。天子在祭天和祭祖的过程中,做出为臣的榜样,这样就是以身作则来教导臣子们为臣之道。

当然,还有教导臣子怎样为臣之道的礼。例如朝觐之礼,诸侯国君来朝见天子,要怎样对天子恭敬?是教导手下的臣子,如何尽为臣之道?“《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夫子讲完至德之教之后,引用了《大雅·泂酌》中的两句诗来进行赞美:“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乐,和乐的意思;“悌”,易也,简易、容易相处的君子,是平易近人的意思。和乐而平易近人的君子,能顺应民心、推行教化。自己身体力行孝、悌、忠的德行,把这种教化推行到天下,使天下的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者都能孝顺其父母、尊敬其兄长、忠于其君主。

至德之君教导人们孝、悌、忠,使天下的父母、兄长、君主,都能得到孝敬、尊重、忠诚,结果可想而知,国家能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甚至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境界,因此,君主被称为人民的父母。

夹注中说:“以上三者,教于天下,真民之父母。”用上述三点来教化天下,真正是人民的父母!如果不是具有至高德行的君主,有谁能顺应民心到如此广大的程度?所以说“至德之君,能行此三者,教于天下也。”拥有至高德行的君主,能按照这三点去做,以教化天下。

《诗经·大雅·泂酌》中说:“温和而又平易近人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若没有至高之德,有谁能顺应民心,到如此广大的程度?这是《孝经·广至德章》的内容。

责任编辑:zN_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