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阁大学士是正一品文官,按例大学士出缺,从协办大学士、各部尚书、左都御史中补授。按说尚书晋升大学士属于升迁,可有的时候却又是一笔亏本的买卖。一个空头的大学士有时往往不及一个手握实权的尚书,尤其是吏部和户部。
大学士一定要有兼差
清代的中枢机构有几次重大的变化,最早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又是内阁,到了雍正八年以后,军机处又取而代之,内阁只是名义上的中枢,实际上已被架空。
清代不设宰相,但大学士只要兼任军机大臣就可以视为宰相。不过以性质而言,军机大臣属于“差”,大学士属于“职官”,故而军机大臣若是没有大学士一职,也会低人一等。
同理,如果大学士不兼军机大臣,则手中就无实权,只是一个虚衔而言。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军机大臣、大学士往往要管某个部务,位列尚书之上。这么看来,衡量大学士含金量高低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兼任其他差事。
一般而言,大学士若不兼军机大臣,往往也会奉旨管理某一部务。除非是那些资历老上了年纪的部院大臣,皇帝往往只给他一个大学士的虚衔,而不让他参与具体的政务,这类情况也是有的。
刘墉升任大学士就是个特例
刘墉是乾隆朝名臣,又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以才具而言,刘墉也属上乘。但乾隆皇帝似乎对他的总体评价并不高,认为他为人模棱两可,不实心办差。有人认为这是刘墉的一种为官策略,时不时地犯上一些小错误,来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此论真假与否,御史不想讨论,但基本可以认定,刘墉在乾隆朝的地位比较尴尬,一线算不上,二线又有余。
刘墉的仕途很丰富,既当过地方官,干过知府、学政、巡抚、总督,又于乾隆后期担任过左都御史,工部、吏部尚书,及至乾隆晚年,以吏部尚书兼任协办大学士。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清代实行的是满汉双轨制,各部尚书都有满汉皆设,正常情况下,满尚书地位比汉尚书要高,但刘墉因为资历老比同是吏部尚书的和珅地位高,吏部实际当家做主的还是刘墉。
然而遗憾的是,比刘墉晚出道的王杰、董诰等,都先后出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唯独资历最老的刘墉一无所获,在从一品的位置上蹉跎感叹。
嘉庆二年二月,大学士董诰丁忧回籍,内阁中就空出了位置,太上皇乾隆在人选问题上颇为犹豫,满朝大臣数了一个遍,发现能补大学士的也只有刘墉了。可是乾隆对刘墉多少有点成见,于是便下了一道颇具意味的上谕:
“大学士缺出已届匝月,现在各尚书内刘墉资格较深,着补授大学士。但伊向来不肯实心用事,行走颇懒,兹以无人,擢升此任。朕既加恩,务当知过,倍加感激,勿自满足,勉除积习,以副恩眷。”
按照惯例,官员晋升皇帝一般都要表彰一番,偏偏乾隆反其道而行之,一边升了刘墉的官,一边又对他加以指责,还列出了不少的毛病。
其实对于乾隆来说,让刘墉补大学士一缺,多少是有些不情愿的。一方面是看在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面子上,二是刘墉本人的品德是没问题的,最主要的还是朝中没有适合的人选。就这样,刘墉就这样“勉为其难”晋升为体仁阁大学士了。
晋升大学士前,刘墉是掌权的吏部尚书,值得注意的是,升任大学士后,乾隆并没有让刘墉进入军机处,同时也没有宣布让刘墉继续兼管吏部。这样问题就来了,一个大学士既不管部务,也没有进入军机处,这无疑就是被乾隆给闲置了。
上谕中没有宣布让刘墉兼管吏部,那么他原先的吏部尚书一职就由原兵部尚书沈初接任了。但是这个沈初刚上任不久,又被调任户部,旨意由嘉庆帝的老师朱珪接替吏部尚书。
按照人事制度,如果沈初担任吏部尚书,排名自然是在和珅之后。可朱珪就不同了,他的资历深又是嘉庆帝的老师,当时他还在安徽巡抚任上,如果调到京城担任吏部尚书,则会压和珅一头。
所以和珅背后使阴招,在太上皇乾隆面前挑唆,致使朱珪有名无实,以安徽巡抚兼任吏部尚书,但不能进京任职。这样一来,吏部的实权就被和珅牢牢把控。实际上,刘墉没有兼吏部尚书,背后的操盘手也是和珅,说到底就是为了争夺吏部的实权。
嘉庆二年的这次重大人事调动,刘墉名义上升了官,但却丢了吏部的实权,而且还被乾隆奚落了一番,这笔买卖实在是不划算。

-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率为13.6%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本次抽查了2050家企业生产的2186批次儿童学生用品,涉及玩...
-
冒牌猖獗 “大连海参”将在全国打响品牌保卫战!最近,大连海参春季采捕逐渐进入高峰期。今春,活海参价格波动较大,而在产业链终端,海参产品的价格更是千差万别。有人在网...
-
“创投十条”旨在将武汉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园镜头】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光谷)获悉,该区发布了《关于打造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的若干措施》(以下...
-
深交所发布《关于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5月4日,深交所发布《关于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八项重要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八...
-
【财经分析】6家上市航司2021年合计亏逾360亿元 仅两家赢利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航空业进入低迷期,油价上涨加剧经营困境,业绩巨亏成普遍现象。6家A股上市航司合计亏损367亿...
-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率为13.6%
2022-05-07 09:10:48
-
冒牌猖獗 “大连海参”将在全国打响品牌保卫战!
2022-05-06 10:56:54
-
“创投十条”旨在将武汉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
2022-05-05 15:20:22
-
深交所发布《关于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2-05-05 11:18:40
-
【财经分析】6家上市航司2021年合计亏逾360亿元 仅两家赢利
2022-05-05 10: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