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草船借箭”典故里,如果周瑜请诸葛亮造的是一万只弓,会怎样
2022-04-29 18:48:43 来源: 腾讯网

在奇谋迭出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妙笔,曾叫多少看官连冒冷汗:明知周瑜派送的“十万支箭”大单是不怀好意,却巧妙借助了三天后的大雾天气,楞是带着船队在曹军水寨门口兜了一圈,骗得多疑的曹操一顿放箭。终于经过一夜折腾,活活从曹操这边“借”来了十万只箭。前后精准到家的筹算,天时地利把握到恰到好处的谋略,也叫完成“草船借箭”的诸葛亮,在历代读者里,有了“多智近妖”的评语。

当然,在真实的历史上,“草船借箭”只是孙权战船夜探曹营时,发生的一场意外。虽然也是“扎”了一船箭回来,过程却堪称险过剃头。所谓“军令状”“周瑜诸葛斗智”等剧情,全是艺术加工。于是好些“技术粉”们,也都生出了新猜想:假如周瑜给诸葛亮上上难度,叫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而不是“十万支箭”,这“草船借箭”的大戏,会不会演变成“草船借弓”的劲爆剧情?

实事求是说,如果诸葛亮接的“大单”,真的是“十万只弓”。那这事儿,真不是三天就能交货的,更不是一场大雾就能搞定的。

在中国古代战争的冷兵器里,弓具有至高的地位,以南宋《翠微北征录》里的话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等于是标准的“一哥”。中国古代的制弓技术,也在春秋战国年间时就成熟起来。战国典籍《考工记》里,就详细记录了“制作一张弓”的工艺:需要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仅仅制作“弓干”,就得从七种树木里严格选材。“角”则需要“青白而丰末”的牛角,“丝”要光鲜“漆”要清澈,单是每种材料,就要精益求精。

制作流程更是严格:春秋战国年间时想造张弓?那就要从上一年冬天开始制作弓干,第二年春天制牛角,夏天蒸捶弓筋,秋天上角贴筋丝,冬天完成“缠丝”后才算大功告成。为造好一张弓,一年四季都要成为“流水线”。而想要做成一张好弓,有时更需要三年时间。

这还只是春秋战国年间时的弓,随着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历代的“造弓技术”也在进步,弓的技术含量一代比一代高。在“草船借箭”的背景年代三国年间时,中国“强弓”的拉力已经更强,上等弓的拉力往往有120斤(一石)。发展到宋元明清年间,岳飞这样的大英雄,往往能开三百斤的弓。明清武举考试里专用的弓,也分为“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种类型。随着时代变化,中国古代战场上的“强弓”,威力也是一代比一代强。

所以,无论是“草船借箭”的背景年代(三国时代),还是《三国演义》的创作年代(元明年间),想在短时间内“造一万只弓”,基本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这事儿诸葛亮敢接单?那无非两种可能:1,他有超能力。2,破罐子破摔。

不过话说回来,倘若周瑜真敢拿这事儿来“派单”,那且不说诸葛亮会不会中招,一个更明白的事实就是:他根本没资格指挥这场赤壁大战。原因也很简单:古代打仗“不带弓”,跟战士上战场不带枪没区别。

在中国古代战场上,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在唐王朝横扫四方的岁月里,一支12500人规模的唐军,往往要装备一万两千五百张弓,外加三十七万五千只箭,等于是人手一张弓。倘若大战在即,还要忙活着“造一万只弓”。那么这么一支“缺弓”的部队,上战场就和送死没俩样。这样的统帅,显然是不合格的。

而这事儿,却也恰恰是古代中国多次战争里,一个常见的败笔:许多强大王朝的衰败,也往往从军队“缺弓”开始。比如宋朝。

中国历代王朝里,宋朝出名的积贫积弱。由于失去了战马产地,缺战马的宋朝,也就高度重视弓箭制造。以《宋史》记载,北宋王朝的“弓弩院”,每年可以制造强弓一千六百万张。粗略计算的话,等于大宋朝装备精良的“八十万禁军”,平均每个士兵可以装备十张强弓。而且也同样是在宋代,北宋王朝的强弓制造,也有了严格的生产标准。以大科学家沈括的话说,判断一张弓的质量,完全可以从长短声音重量等各方面来检验,只要肯认真验,就一定能保质保量。

如此一来,理论上说,宋王朝的弓数量既多,技术更先进,上百斤拉力的强弓,放在宋军里早就是小意思,打起来常见一片箭雨。什么辽国西夏大金,按说都该摸不到大宋的边儿才对。但事实上,这事儿却极坑——由于北宋王朝常年机构臃肿,“造弓”这事儿,也早变得人浮于事。强弓“筋胶不固”的景象极为常见。这样的弓上了战场,那基本就和烧火棍没什么两样。而且还不是个例。早在宋仁宗年间欧阳修就吐槽:“精好堪用之器,十无一二”。

所以,也就有了宋仁宗年间名臣田况,在边关看到的雷人景象:全副武装的宋朝骑兵操练骑射,结果马上弯弓搭箭,箭软绵绵的就掉到身边了。要是射到敌人身上,几乎都是挠痒痒。后人说起这典故,都埋怨北宋的骑兵不行,其实何止是兵不行?弓也不行!

看过这“兵不行弓不行”的一幕,就知道为什么靖康之耻前后,成千上万的宋军骑兵,会在黄河边被金人追着打,所谓八十万禁军,金人一来就做了鸟兽散。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队伍,在大战之前,才会盼望着有“三日造一万张弓”的奇迹出现。“草船借箭”是虚构,“造一万张弓”是调侃,但是“弓不灵”的景象,却是古代史上实实在在的教训。周瑜显然不会这么傻,但历代王朝的亡国悲情里,这么“傻”却浑浑噩噩不自知的“名臣”“名将”,也是从不缺。

责任编辑:zN_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