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青山共富田园——生态学教授唐建军在稻田里讲“稻渔共生”
2022-04-28 17:35:38 来源: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稻渔系统进行水稻栽培的时候,要采用直行移栽的方式,不要用直播或者抛秧,因为鱼儿要在中间游动,另外要稍稍稀植一点。”日前,在青山湖街道郎家村稻田里,来自浙江大学的生态学教授唐建军正把稻渔生态种养的模式、关键技术及科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村里的干部作讲解。

据郎家村党总支书记郦桂忠介绍,这一大片稻田共有240亩,原先种满了竹子,去年村里进行了流转,在“非粮化”整治的基础上开展规划,准备打造成涉及稻渔共生、大棚采摘、瓜果长廊、休闲钓鱼等区块的稻田综合体。“光种粮食的话,可能效益也不是很明显,我们想通过农旅融合的模式,把这片土地的效益真正放到最大化,让老百姓能分到红利。”郦桂忠说。

想法是好的,可究竟怎么实施,让郦桂忠犯了难。“稻渔共生,原先我们以为只要有水,把鱼苗放进去就行了,但是通过唐教授的指导,我们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光种养模式就有好几种。”郦桂忠表示,稻渔共生真是一门学问,村干部包括村民并没有多少这个方面的经验,不实践还真不清楚。“这次,通过请专家上门授课,针对碰到的问题具体分析,让我们心里更有底了。”郦桂忠说,唐教授还把稻鱼生态种养技术书籍赠送给村民,送来了“及时雨”。

专家授课、田间问诊、技术指导……这是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联合临安区科学技术协会、青山湖街道共同开展的“看见青山 共富田园”共同富裕助农行动,也是中国生态学学会主持的中国科协“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计划”之“生态科技普及助力‘三农’绿色发展”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在临安的“首秀”。

助农行动围绕绿色发展主题,借助文化礼堂、农家书屋、乡村会客厅等乡村文化阵地,举办农民科学素质讲堂,为农村送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助力“三农”健康发展。同时,组织新农人、科技工作者、新媒体工作者建立“共富田园”乡村振兴朋友圈,定期开展交流合作,建立结对帮扶机智,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

当天,大家还围绕村庄经营、农旅融合开展圆桌论坛。据悉,接下来,助农行动还将走进青山湖街道的部分农业基地、乡村文化礼堂,开展田园讲堂等知识培训、技术指导,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