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古代皇帝下葬后,地宫墓门被反锁,修陵墓的工匠是怎样逃出来的?
2022-04-26 11:28:42 来源: 腾讯网

帝第一次登基的时候,他通常会选择个适合自己风水宝地,然后花很长时间。 朱元璋的陵墓为例,历时25年才成。那么,为什么要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呢?因为当时的帝王们非常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留下好名声,也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此外,皇帝的一些在皇帝下葬后被激活的机关,防止一些盗墓者去那里

古代的殉葬制度非常残酷的殷商时期奴隶社会开始以来我国就有殉教的习俗。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贵族为主体的殉葬墓;战国末期到秦汉时期,殉葬习俗更加盛行,并且随着国家政治权力的扩张,殉葬之风也逐渐蔓延开来。春秋战国以后,秦朝沿袭了以往的传统,虽然秦朝是一个封建制王朝,但是皇帝去世了然陪伴了很多后宫妃子和佣人。

几乎所有在朝代建造皇陵的工匠被活殉葬了。为了避免活埋,他们一般都要先把自己的尸体埋好,再由人抬进墓室。如果没有人提着棺材到地下去,就只能用铁锹挖坑。通常皇帝下葬后,外面的士兵会锁上地宫的大门,让工匠留在里面

后来这些人变得聪明,在为自己建造的时候,他们会在皇陵,设置一些非常妙的陷阱自己逃因为陷阱的设计是如此隐蔽,常只个缺口,监工实际上看不到,这个陷阱被称为““木栓顶门””

孙殿英在抢劫慈禧陵墓时发现了这秘密。

1928年,时的陆军司令孙殿英以军紧张为由,对清东陵口惠而实不至,当然也没有放过慈禧定东陵。当时,他的军队还不足2000人,而清东陵则有3万人左右。为了挖好这座陵园,孙殿英带着手下官兵挖开一个大墓,并将里面所有文物全部带走。尽管有那么多的士兵,一代皇陵怎么能如此轻易地被打开孙中山孙殿英慈禧地宫的大石门前住了脚步,这个石门非常坚固,地下很深大石门他都不敢把它

后来,孙殿英在门上发现了一个口子就是开墓门的钥匙孔

明清两代石刻,分左、右两节,每节千斤。 为了防止人在里面行走而不被撞坏,门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是用优质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加工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抵挡任何撞击力量。它的表面光滑。 为了关闭大门,工匠们采用了民间的“木制螺栓顶门”原理:设计一个长的长石条,从里面顶门,排除了从外面推门的可能性。

工匠们事先制作了一种特殊的石门钥匙,叫做拐钉钥匙,它能把顶门的顶门长石条推开或从外面慢慢放下。 这样做的效果是关上了他们身后的石门,没有留下任何人。 这种锁还具有防盗功能。它是用一种叫做“双刃”的材料做成的,有一个小缺口和两个大缺口。如果把它放在门扇上的话,这两个缺口就是锁眼。 这是一个非常秘密的设计,这是一个双重考虑。

它是被迫生活的,但它足以看到古代匠人的智慧。

责任编辑:zN_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