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李白这首悼念朋友的诗,短短28字,却让无数人感动
2022-04-26 11:41:11 来源: 腾讯网

文 | 向小园· 图 | 网络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可谓国威远扬,当时邻边的国家兴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他们不断派遣使团来中国考察学习。

在诸多的外国使团中,最频繁的便是日本,他们不顾海上交通的艰难险阻,时常向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称为“遣唐使”。

能被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多为日本国内出身高贵且能力卓越的英才,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是阿倍仲麻吕,在入唐后改名晁衡。

晁衡出生贵族,天资聪颖又酷爱汉学,公元716年,19岁的晁衡被举为遣唐留学生,来到中国。

晁衡来到洛阳后,在唐玄宗的授意下与王公贵族们在国子监一同学习,他聪明勤奋,成绩优异,毕业后参加科考,并一举考中进士。

唐时,一直有着“三十老名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许多文人志士都曾落榜甚至屡试不第,晁衡作为一个外国人,能考中进士,可以说是十分厉害了。

学识渊博的晁衡在入朝为官后,主要负责典籍整理,后来官职更是做到了从三品,备受玄宗器重。

另外,晁衡性格豪爽,待人谦逊,结交了许多好友,其中包括王维,李白等著名的唐朝诗人,晁衡还曾送给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十分感动。

尽管晁衡因“慕中国之风”居于长安多年,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思乡之情也愈加浓厚。

公元733年,晁衡以双亲年迈,请求归国,但因玄宗挽留而未能实现。

公元752年,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到达长安,晁衡于次年请求与遣唐使一同归国,此时五十六岁的晁衡已经来唐三十七年。

看着眼前从青葱年少步入年老之列的功勋之臣,唐玄宗心中感念,便成全了晁衡归国的愿望,并任命他为唐朝回聘日本使节,能任命一个外国人作为中国使节,这是十分罕见的,足见玄宗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晁衡回国的消息一经传出,平日里与他交好的知己好友们纷纷前来送别,王维赠他送行诗《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不仅表达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更是撰写长文赞扬晁衡高尚品格,歌颂中日友好历史。

不幸的是,晁衡乘坐的船只在归国途中遭遇风暴,与其他船只失联,当时大家都以为晁衡已经遇难身亡。得知这一消息后,作为晁衡好友的李白悲痛欲绝,写下一诗,以作悼念。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唐·李白

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

晁卿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返,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

从诗题一个“哭”字就能看出在得知晁衡遇难的消息后,李白的悲痛之情,这其中蕴含的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为人动容。

首句“日本晁卿辞帝都”是对晁衡离开前夕众多友人惜别欢送的描述,当时就连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不舍之情。

紧接着,是对好友归国途中,船只行驶在茫茫大海的想象,“蓬壶”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孤帆”、“绕”等字暗含风浪颠簸之感,似乎预示着一种危险的到来。

“明月不归沉碧海”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高洁的品质,“沉碧海”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最后一句“白云愁色满苍梧”表达诗人对友人遇难的悲痛之情,好像天上的云彩都为此忧愁,寓情于景,委婉含蓄。

幸运的是,晁衡的船只虽然触礁失联,却一路漂流来到了越南的海岸边,虽然船中大多人被当地土著杀害,但晁衡有幸脱离虎口,一路辗转,于公元755年重回长安。

众多好友得知晁衡平安归来,喜不自胜。不难想象,在得知这一喜讯时,李白会是多么的喜出望外,尽管这首《哭晁卿衡》闹了个乌龙,但其中蕴含的浓厚情意总是为人动容的。

李白和晁衡的友谊也早已成为中日友好的见证,1978年,西安市和奈良县协议在两市各建一座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和缅怀,位于西安的纪念碑,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

从古至今,友谊都被世人记录与歌颂着,不论相聚与离别,总会因其中的温暖情谊而触动心弦。

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己好友,总是能穿过坎坷与磨难,慰藉着一路沧桑的行人,惟愿诸君友谊长存,此生安欢。

—- END -—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责任编辑:zN_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