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俄罗斯帝国:只存在两个世纪,面积却达到地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
2022-04-24 11:04:03 来源: 腾讯网

俄罗斯帝国只存在了不到两个世纪,或许算得上短命。然而,从1721年建立到1917年灭亡,这个帝国通过侵略、战争和条约,将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有余,并从一个落后、孤立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在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上可与不列颠帝国匹敌的强国。

彼得大帝继位之前,俄国幅员辽阔但与世隔绝,即使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席卷欧洲之际,这个国家仍笼罩在一种中世纪的阴郁气氛中。1613年,一群贵族推举16岁的男孩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担任沙皇。多年后,他的孙子彼得大帝将这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帝国。1682年彼得登基后,为了使俄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他花了40年时间进行战争。这个国家之前没有海军,甚至没有商船队。彼得建立了这两者,还通过军事行动赢得领土和进入国际水域的权利。

然而,新帝国仍旧是一片落后的景象。1500万人口中,96%的人是在极度贫困中生活和劳动的文盲农民。他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更无其他权利。更糟糕的是俄国农奴的命运,数百万身无分文的农奴在贵族庄园里劳作,像牲口一样遭到买卖。尽管农民权利和奴隶制问题开始影响欧洲人的思想,但俄国人拒绝任何改变。

一个农奴正在被罚受鞭刑

尽管罗曼诺夫王朝及其朝臣在遥远的圣彼得堡过着愈发奢侈的生活,但农民却越来越贫穷。直到1762年,情况才有了戏剧性的转变。一位前德国公主通过政变登上了俄国王位,成为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带领帝国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张。1772年,俄军控制了前波兰王国的大部分地区;1783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后,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10年后,又吞并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疆域。叶卡捷琳娜率领军队征服了欧洲25%的土地。至1796年叶卡捷琳娜去世时,俄国已经成长为一个令人既尊敬又畏惧的欧洲大国。

叶卡捷琳娜在政治上很精明,自认为是一位开明的统治者。她采取试探性的政策,允许各省在地方行政管理中有一定的发言权。法院提供统一的司法规则,但只适用于贵族和商人阶层。帝国继续接纳欧洲文化。它建造起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宫殿,并采用法语作为宫廷的官方语言。但启蒙运动也只能到此为止。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叶卡捷琳娜坚持独裁统治,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对所有君主的蔑视。为了赢得贵族们的忠心,她以牺牲农奴为代价,给予贵族新特权,将一些没有名字的劳工分配给她的诸多情人。

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

随后她的儿子保罗继位,但于1801年遭到暗杀,结束了短暂的高压统治。王位又传给了叶卡捷琳娜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新自由主义政策随之出台。其中包括放松审查和促进教育,甚至有人开始讨论宪法,尽管后者让位给其他更紧迫的问题。俄罗斯帝国似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在打败波斯后,它兼并了格鲁吉亚和高加索的大部分地区,并继续向中亚进军。1809年,亚历山大从衰弱的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并宣布其为芬兰大公国(俄国的附属国)。1812年,俄国发动了另一场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控制了东摩尔达维亚。

1807年,俄国在奥斯特里茨与拿破仑的军队交战,但最终战败。此后,俄国与法国建立了秘密同盟关系,但三年后关系破裂。1812年,拿破仑犯了一个错误——命令大军入侵俄国。就像其他入侵俄国的军队一样,他们发现自己不仅败给了俄国的军队,也败给了俄国的严冬。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市民放火焚烧城市,迫使法军撤退。1814年,俄国加入反法联军,进军巴黎,推翻了法国皇帝。这场漫长而昂贵的战争为俄国赢得了控制波兰王国的权利。

虽然俄军在对抗弱小势力时大获全胜,且尼古拉一世认为军队华丽的制服和优雅的队列是展示权力的重要仪式,但实际上俄军在领导和装备上都很糟糕。这一点在1854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帝国在克里米亚与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开战。欧洲曾担心这头“俄熊”会成为军事威胁,但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俄国的致命弱点。当战争结束时,俄军惨败,受尽屈辱,暴露出帝国的衰相。

尼古拉一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负责收拾其父留下的残局。亚历山大二世结束了战争,并迅速实施了一项旨在将帝国带入现代的自由改革计划。帝国第一次拥有了省级代表机构,人民在地方事务上有了发言权;军事改革改进了军队,减轻了体罚;国家结束了秘密法庭,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司法系统,引入了陪审团制度。最重要的改革发生在1861年,那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了2300万农奴。

1867年,帝国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但在其他地方仍然通过压迫性手段来保护甚至扩大领土和影响。1863年,波兰人民的叛乱被无情地镇压,这也是对其他少数民族的警告。在远东,亚历山大二世利用鸦片战争夺取了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并在海参崴建立了新的海军基地。而在中亚,它征服了突厥斯坦、布哈拉和希瓦。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以一场空洞的胜利告终,当时欧洲列强为了遏制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野心,拒绝在重要的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

即便如此,在亚历山大二世的统治下,帝国势力仍旧达到了顶峰。1721年俄国的领土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但至1881年已达2280万平方公里,领土范围从中亚到高加索,从黑海到寒冷的北方冻原,从波罗的海到与德国和奥匈帝国接壤的波兰和加利西亚。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已发展成幅员辽阔的大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有一百多个不同的民族生活其中。俄罗斯人的人口数量只占帝国总人口不到一半,其他民族包括犹太人、波罗的海人、芬兰人、波兰人、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鞑靼人、蒙古人和中亚人,充斥着敌对的语言、文化和关系,人们逐渐走上反抗俄国统治之路。

在亚历山大三世统治的13年里,帝国维持着反动政策、严格的审查制度以及压迫弱势宗教和少数民族。但与此同时,俄国向现代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公路和铁路(如著名的横贯西伯利亚公路和铁路)遍布全国。随着外国投资的增长,工厂的数量增加了三倍有余。但这些新工厂由于缺乏安全法规和恶劣的环境,很快出现了新一代的失业工人。他们渴望改革,不满情绪高涨。

至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期,这些矛盾仍然存在。他坚信自己的独裁地位是上帝赋予的,而其好弄权术的妻子亚历山德拉也坚持这一观点。尼古拉二世拒绝人民的改革呼声,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痴梦”。后世很少有人认为尼古拉二世是一个成功的统治者,因为他在1904年殖民中国东北的笨拙试探引发了日俄战争,一年后战争以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俄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

随后,帝国历经数载才从1905年的革命中恢复过来,在首相彼得·斯托雷平的领导下开始迅速现代化。政府放松了审查,工业继续发展,钢铁和煤炭产量增加了一倍多。法律禁止工厂雇佣童工,并对工作时间加以限制,但工作环境仍很糟糕。外国投资可以在俄国自由流动,至1913年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资本流向俄国,俄国也享有比德意志帝国更高的信用评级。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改革允许700万农民购买农场。俄国似乎真的已经转危为安,即将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然而,1914年夏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尼古拉二世愚蠢地屈服于民族主义压力,支持塞尔维亚,随即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这场战争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是一场灾难,因为俄国士兵缺乏训练,在现代战争中更是装备简陋。军事上的损失引发人民的不满,尤其在尼古拉二世接手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将国内政府留给妻子管理之后。

责任编辑:zN_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