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为何宋代以前,古代经常会出现文臣领兵、武将治国的情况?
2022-04-22 16:54:10 来源: 腾讯网

成都武侯祠的汉昭烈庙中,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世人眼中的“三国完美武将”赵云,竟然穿着一身文官服饰,端坐在文官廊中。莫非,他真的是文臣?

倒也未必。实际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宋代以前,社会对于文臣、武将的区分不是太严格,以致于“文臣领兵,武将治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所以,不仅是赵云身份有些争议,就连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也曾被列为武庙十哲之一。另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也都能脱离世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如大思想家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武艺精熟,又善骑射之术;又如大诗人李白,还是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潇洒剑客。

武侯祠赵云像(右)

那么,这一时期的文臣与武将,为何没有明显的区分呢?

先秦时期的文武兼备思想

孔子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于是在他的教导下,儒门诸士子皆以“六艺”作为主要课业。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文武兼备”的思想便已经出现了。

当然,孔子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优秀人才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看他是否能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这也与孔子尊崇周礼、向往上三代时期(即夏、商、周)有关。

春秋战国以前是奴隶制社会,当时的教育理念,奉行的只有贵族式精英教育。在世卿世禄制的背景下,贵族不仅要学习文化,也要精通武艺。谁叫当官的是贵族子弟,统领军队的还是他们呢?

据《文献通考》记载:“盖古之天子,寄军政于六卿,居则以田,警则以战,所谓入使治之,出使长之之义。其职在国则以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为称,在军则以卒伍、司马、将军为号。”

《文献通考》影印

可以看到,在“闲时为官,战时为将”的背景下,上三代时期是没有文武区分的。或许有人专精于一个方向,但从宏观角度看,当时并没有文与武的概念。

直到春秋战国以后,身为小贵族的“士”开始崛起,这点儿“苗头”便开始茁壮成长了。出于各诸侯国的争霸需求,各种各样的人才(或士)都有机会能一展本领。这其中,又以长于治国的儒士与擅长作战的武士最为重要。

由此,兵家尉缭子提出“官分文武,王之二术”的观点,倘若君王能将文士与武士区分出来,让他们各司其职,就能做到扬长避短。不过,尉缭子还说过:“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

可见,“文武兼备”的思想已得到了社会主流的认可。基于此,便不难理解秦汉以降经常出现的“文臣领兵”与“武将治国”的现象了。

强悍武力造就的汉唐盛世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国家大事。其中,“丞相总百揆,太尉主五兵”,分别掌管文武之事。算上御史大夫的监察之职,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三个主要方向:文臣、武官、监司,就此确立。

文武的概念虽然已经明确,但文武之间,依旧没有太严格的区分。西汉时期,丞相韩安国因反对汉武帝用武匈奴,被打发到了渔阳。虽然只有一千兵卒,但在韩安国的苦苦支撑下,也算成功牵制了匈奴的部分兵马。而那位说出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武将陈汤,也曾在出使西域期间为国家出谋划策,得以克定匈奴。

陈汤

可见,“文臣领兵,武将治国”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那么,在文武概念已经明确的前提下,这种情况为何还时有出现呢?

首先,西汉年间的文武职官体系,还未趋向成熟。

据现有史料,“武官”一词最早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须知,此书为东汉班固所著;而文官与武官的规范化,也大概是在东汉以后出现的。从东汉职官制中所见,除了传统的丞相、三公九卿以外,不少军职也被明确了,如大将军、车骑将军、四方将军等。

有意思的是,汉末魏晋以来,高级官员往往会同时兼任官职与军职。如刘备早年在中原时,便为豫州牧、左将军;孙权当时的地位虽然低了点,但同样也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之所以如此,盖因在崇尚武力的汉唐时期,军事能力是体现社会地位的主要方式。

而这,也是导致汉代以降“文臣领兵,武将治国”屡见不鲜的一个主要原因。

汉武帝时期,虽然儒学大行于世,但国家用武之风却从未停止。尚武之风盛行时,哪怕是一些读书人,也渴望像卫青、陈汤等人报国杀敌。及至东汉,经学大兴,武人一度遭到贬低、排斥,不过汉末以来的混战不休,又让尚武风气继续得以发扬,以致于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儒将,他们出生于《诗》《书》传家的高门著姓,却依旧能从容指挥战争,从而立下一场场军功。

隋唐亦然。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所以,李世民大兴文治以后,昔日跟随他打天下的秦府旧将,反而在贞观年间鲜少出征。李靖虽然屡战屡胜,却也因军功累迁为尚书右仆射,成了大唐宰相;还有大名鼎鼎的程知节,也担任过蒋王府长史、普州刺史等职。

李靖

既然如此,文臣与武将为何又在后来“分道扬镳”了呢?

宋代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文武分途,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汉唐年间,社会流行尚武之风,中原王朝以强悍武力威慑四方。然“汉以强亡”的前车之鉴在前,后世朝代又焉能不妨?

但只要战事不休、武官阶层不衰落,这种情形便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唐代盛世下爆发的安史之乱,也正是因为:割据在外的藩镇,拥有强悍的军事实力。对此,唐代统治者并非是毫无察觉,且看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虽然匡扶社稷,立下奇功,但在皇帝的提防下,却也只能谨小慎微。

尤其是唐德宗李适,刚刚露出削藩之意,便立即遭遇了“奉天之难”。四镇之乱加上泾原兵变,让德宗皇帝两次“出逃”,再也没了往日雄心。及至五代,武将干政已成为常态,就连文官也不得不依附他们而生存。

武官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日后能“黄袍加身”,也得益于此。可愈是如此,他便对武官们愈发忌惮。一念至此,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曾这般说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看来,唐五代以来武将割据的现象,让宋人对其无比忌惮。在此情形之下,终太祖、太宗两朝,皆以各种途经打压武官,并将“右文抑武”定为大宋朝的基本国策。以文治武、文武分途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防备武将也成为必然

于是,短短几十年间,“崇文贬武”的风气便成为社会的主流认知。武人地位衰落,遭受世人贬低;而行伍出身的武官,更是被牢牢“监视”起来。哪怕如狄青这般,一路平步青云,荣升至枢密使,也难免遭受庞籍、欧阳修、文彦博等一众文臣的攻讦,最终被贬出京,郁郁而终。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宋代以来,文臣与武将的区分之所以更为明显,不仅是因为宋朝刻意将文官与武将做出区别对待;也是因为,在“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下,世人耻于为武,甚至不愿与之相提并论。久而久之,文官与武将之间也越来越泾渭分明。

参考资料:《尉缭子》《汉书》《旧唐书》《文献通考》《续资治通鉴长编》

责任编辑:zN_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