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指的是来源于日本(旧称倭国),出没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海盗。13世纪末,日本施行海禁政策。不过到中国做生意的日本商人仍然很多,毕竟日本资源匮乏,也是小农经济,经济不发达,很多商品,尤其是许多生活必需品都靠中国供给。
这就给了日本商人机会,更刺激了日本的封建领主、贵族和武士。尤其是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
他们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希望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倭患非常多。
公元1308年(元武宗至大元年)倭寇在庆元“城郭,抄略居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倭寇欺负中国的记载。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沿海各地,均受到了倭寇的荼毒。元朝也曾施行过海禁,但时间较短,政策不延续,管理也不严格,对外贸易兴盛。
但我们也知道,元朝自从忽必烈往后,是一年不如一年,从中期开始,皇位继承紊乱,内乱频繁,再加上政治腐败,矛盾加剧,根本顾不上沿海倭患。
倭患最严重时期要属大明了,可以说倭患贯穿整个大明时代。
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就遇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残余势力退居海上与这些倭寇勾结在了一起,朝廷就倭寇问题,向日本提出过交涉,也与日本合作打击过倭寇,但效果并不明显。
朱元璋为了避免沿海居民和海盗、倭寇等勾结,制定了“海禁”政策,禁止了民间贸易,甚至不允许出海捕鱼。
到了永乐大帝时期,沿海各地对倭寇不断有所斩获,尤其是望海埚之战,让倭寇消停了不少时间。然而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倭寇横行沿海,甚至爆发了嘉靖倭乱,成为了明朝的巨大边患。
不过这一期的倭乱,客观地说,其中有不少中国人的参与。出现了汪直、徐海、陈东、叶明等著名的海盗,这些海盗基本都和传统的“倭寇”有勾结,而包括俞大猷、戚继光等人无不为剿灭倭乱而煞费苦心,绞尽脑汁。
但是令元明两朝颇为头疼的倭患,到了清朝却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
从日本的角度看,清朝入主中原前,日本就开启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时代,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完成了中央集权,走向了稳定。
到了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统治时期,也就是从1635年开始,日本就开始实施所谓的“锁国令”,也就是闭关锁国。不过日本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为了取缔天主教的传教活动。
不过日本采取的措施,其实和中国的闭关锁国有点类似,但是日本对于贸易活动有着严格的限制,甚至禁止日本人与海外往来。
这样一来,日本人也都不敢冒着生命危险来中国抢东西。能否抢到不好说,但是回到日本国内,一定要被处死这是肯定的了,所以清朝海患减少,倭寇不敢走出国门了。
这一点和之前日本南北朝混乱时期的局面完全不同。
清朝入主中原后,忙着稳定南方的统治,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与此同时,郑家军还抗击外来侵略者,赶走了侵略台湾的荷兰人,还剿灭了东南沿海的海盗势力。
清朝统一台湾后,也开始实施了海禁,但中日之间的贸易并没有完全断绝,只不过增加了很多限制。
所以结合几方面的原因,从元朝就开始的倭患,到了清朝反而销声匿迹了。

-
浙江中医药大学全面发力“创一流”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2中国大学排名榜单。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位列第5,较去年上升1个...
-
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很强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近期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是否会抑制短期内消费和投资反弹?猪肉价格触底后回弹是否会导致猪肉在更长时间里维持价格高位?全球...
-
发改委表示: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
今年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今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深刻把握三个关键词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
-
浙江中医药大学全面发力“创一流”
2022-04-21 13:58:58
-
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很强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2022-04-20 13:54:09
-
发改委表示: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2022-04-20 10:53:53
-
今年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2022-04-20 10:51:52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深刻把握三个关键词
2022-04-20 0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