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董氏碑亭:记载黄河岸边村庄的变迁
2022-04-21 07:10:58 来源: 腾讯网

□马光仁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这是昔日黄河的真实写照。

非汛期时,黄河一路奔腾的波涛,舒缓而温情。洪水来袭时,滩区家园顿成泽国,肆虐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河槽,漫过庄稼地、淹没村庄、冲毁房屋……因此,黄河边上的村庄被称为“被黄河水追着跑的村庄”。“黄河边,十年九淹,干旱满蚂蚱,涝了是鱼虾”,这是流传在济南市长清区黄河滩区的民谣。

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沿黄滩区的董庄、曹楼村等24个迁建村,世世代代住在黄河边,享受着黄河的滋养,也烦忧于黄河泛滥带来的灾害。2020年5月,归德街道24个滩区村的1万多人,全部搬进了安置区——崇德苑社区,实现了“安居梦”。

位于黄河岸边的“董庄碑亭”,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记载的文物,它不但记载着董氏家族的历史渊源,也记载着黄河泛滥的历史,向人们倾诉着黄河岸边村庄的变迁。

归德街道西部黄河岸边的董庄村,是一个有着近千人的村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北有长清最大的董庄黄河港口,归德南大沙河丰盛的沙石,通过船运到下游的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运输路上车水马龙,一天到晚车辆不停,董庄村也成了一个很热闹的地方。

据“董氏增订谱系序碑”和有关史料记载:“余祖世籍洪洞,明洪武二年(1369年),经迁稠民至直隶枣强(即今天的河北省枣强县),永乐二年(1404年)复迁于此……”命名董家庄,民国年间开始叫董庄村,直到今天,村内90%为董氏姓。

在董庄村西,濒临黄河的地方是一块空地,在空地中间建有一个长方形的透明院墙,院内就是董氏碑亭,这处碑亭是2014年由村民董林旺、董金贵等人发起,由董氏家族人捐款兴建的。这是一处类似悬山风格的碑亭,由前后各四根红色的圆柱支撑着亭子的上顶。亭柱的上面置有矩形连接梁,再上是起脊的亭顶。亭脊上装有二龙戏珠的陶瓷构件,两端安有嘴巴向外的鸱吻,四条下落的边脊上还有数量不少的仙人骑兽等装饰部件。所有的瓦片及瓦当皆为青色,在瓦楞、瓦脊上留有青苔。亭子正上方书写着“董氏碑亭”四个大字。

碑亭坐北朝南,东西长约8米、进深5米、通高4米,由于是亭阁结构,加上周围空旷没有任何遮挡,这座碑亭显得宽敞明亮。走进亭内,就会发现有三座石碑立在亭子内的东部,前面并排两座,后面一座。后边的石碑高2米、宽80厘米、厚30厘米,上面记载着董氏先人修建家庙祠堂的经过,日期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但碑文大部分已看不清楚。

前面立有两座高1.8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的石碑,北面这座石碑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上面的字迹也很模糊,内容同样是记载先人及建庙修庙的前后经过。南边这座石碑,是碑亭中最珍贵的,仔细观看上面的碑文我们得知,董家祠堂最早建于1636年,因黄河水泛滥泡坏倾废。董家人在民国四年重修并制作亭内北面的石碑一方,而且建造得非常庄重严整。只是由于黄河滩地松软的缘故,祠堂的墙基不稳,屋顶也时常漏雨。民国十年(1921年)夏,大雨下了一个多月,此时河水暴涨,董庄村周围一片汪洋,董家祠堂被毁,董家人费尽周折,再次将祠堂修好,之后又在附近建起村学一座。

建于1921年的石碑

这篇碑文的撰文兼书写,是民国年间师范毕业的董泗澄。由他所书的文字刚劲有力、舒展大气、内容全面、记述准确,不仅是一幅优美的书法艺术作品,还提供了当时社会生活多方面的信息,尤其是民国年间有关气象资料的记载,更是非常难得。但让人遗憾的是,此碑上方左右两个碑角缺失,整片碑文也不够完整,最重要的年代落款正好在缺失的碑角上,好在留下了“岁次壬戌年仲秋”等文字,经过查询天干地支的纪年顺序,我们可以知道此碑制作于1922年秋天。

据董庄村75岁的董金贵老人介绍,董家祠堂原先在现在碑亭北边的地方,由于河水泛滥淤积的缘故,历史上毁了修、修了毁,不知修了多少次,原先的祠堂也早已埋入地下。这三座石碑也是经过数次的搬动,才挪放到现在的位置,现在的碑亭是村民前些年为保护这三座石碑而专门建起来的。

责任编辑:zN_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