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能够抵达今日我国的西塞边陲,便能看到那里种满了一片片胡杨。
它们在风沙之中,显得格外坚韧。
这是由于胡杨树一般来说都具有耐寒、耐碱、耐风沙的特点,对于防风防沙、改善环境具有重大作用。
胡杨密布,能够抵挡来自西伯利亚的风沙影响,也能保证我国西塞地区的水土。
可是在先秦时期,胡杨却并不受当地驻军和老百姓的欢迎,而是漫山遍野地栽满了榆树。
那么秦汉时期为对付匈奴常在边关种榆树,是为何?古今之间,为什么有这样大的不同?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秦朝匈奴外患 边境滋扰不断
说到种植榆树,还得从秦朝面临的局势说起。
战国时期,匈奴就开始兴起于今天内蒙古阴山山麓一带。
但是当时包括战国七雄在内,国家战乱不断,根本无暇顾及匈奴滋扰之乱。
对于匈奴时不时地侵扰,战国时期,各个君主只是以守为主。
尽管修筑了布及北方边境线的漫长长城,但是并无太多兵力对付匈奴,也还没有广泛种植起来榆树。
由于匈奴所处地带物资的匮乏,在整个秦朝时期,匈奴练兵养马,从未停止过进犯。
秦朝末年,匈奴实力更加强大起来,屡屡进犯。
比起秦朝军队,匈奴人的军队非常擅长马背上作战,而且身体强壮,不少将士都骁勇十足、力大无穷。
待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将国家真正统一起来,也让国家进入了相对和平完整的阶段,才得到了集中精力对付匈奴的契机。
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
同时,也正是在大将蒙恬的主持下,秦朝逐渐形成了一套专门应对匈奴的方法策略。
这既包括将三国长城连在一起,从而形成漫长完整的防御线,也包括规模移民以便于有人能够戍边。
但是无论是长城还是移民,好像都不足以将当时实力越来越强大的匈奴抵挡在外面。
也是在边塞期间的不断观察中,蒙恬发现了榆树的妙处。
他开始让人在边地线上广泛种植榆树,以便形成一道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
榆树成密林,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够阻挡匈奴的战马,让他们前进的速度和灵活性大大降低。
可是这一点其他树木也能做到,蒙恬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榆树呢?
榆树应对战争 防御出其不意
榆树林作为天然的屏障林,第一个作用其实和胡杨树差不多,就是防范风沙。
尽管那时候的风沙不似今天这样严重,但是毕竟没有中原地区那样风和日丽,从中原而来的士兵,往往很难抵抗刺眼和涌进口鼻的风沙。
至于属于游牧民族的匈奴,则不然。
他们常年游荡、生活在戈壁之中,并不惧怕风沙,能够从容自若地应对和周旋。
有的时候秦军追击匈奴,遇上风沙就只能在原地等死,甚至不乏有人被掩埋在黄沙之中,再也没有归乡之日。
有了榆树对风沙的抵挡,不仅风沙减弱,匈奴在抵抗风沙上的优势也顿时荡然无存,这让秦军获得了一个相对的优势。
榆树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是针对匈奴的作战方式来说的了。
由于匈奴多是骑马作战,而且在马上速度既快且猛,非常具有杀伤力。
相比白杨树树干挺拔、枝叶整齐干净的状态,榆树具有一种特有的特征,非常适合战场。
榆树树干扭曲,根部还会突出于地面上,树枝更是时常垂到地面,看起来颇有一些奇形怪状。
想要在榆树林中行走尚且需要十分注意,更不要说在榆树林中行军了。
有了这一片天然的榆树林的阻挡,匈奴在具体进攻的时候,就不得不放慢马的速度或者是下马进攻,这让匈奴在速度方面具有的优势大打折扣。
可是,榆树种植再密,中间也是有空隙的。
既然有空隙,敌人就能通过。
万里长城都抵御不住敌人的袭击,何况只是作为辅助性防御工事的榆树林呢?
这个时候,广泛种植作为防御屏障的榆树,就要发挥它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了。
抗击外敌物资 随时可以取用
古代战争耗资巨大,可是王朝却未必有实力能够拿出来巨大数额的军费。
而若是追击出关,将士们就更有可能遇到无法补给的情况。
在这样的时候,榆树的树叶就可以作为士兵的粮食,用来补充水分和体力。
而且对于马匹来说,榆树的叶子不仅能够充饥,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有效地降低战马的生病几率,让战马更加健康。
可能有人会觉得,既然榆树的树叶可以供中原的将士食用,自然也能供匈奴的将士食用,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匈奴人?
事实却并不是如此。
这是由于匈奴人毕竟属于游牧民族,已经习惯了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所以榆树叶对于他们来说反而很难入口。
除了可以食用,在行军过程中,物资匮乏的情况时有出现,榆树树木还有其他的妙用。
比如用来当做柴火,以便于战士在行军过程中能够随时做饭做菜,可以让战士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吃上热饭,不至于风餐露宿。
柴火看起来作用不大,可实际上,生火做饭所能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将士的身体方面,更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有柴烧、有饭吃,将士就能持续长久作战,心态也会更好、有助于保持军心稳定。
不仅如此,行军打仗的战士们在需要修筑防御工事和建筑的时候,也能随时砍伐榆木进行使用。
由于榆树树干非常坚韧,具有不容易开裂和耐潮的特点,因此用作建筑材料搭建房子和修筑战车都很实用和结实。
古人智慧无尽 设计精妙无比
可以说,榆树是个全身都是宝的树木,真正是为边塞战场而生。
除了枝干用途广泛之外,榆树的叶子、果子以及树皮也都能够入药使用。
其中,树皮捣碎敷在伤口上能够起到消肿的作用。
如果作为香木点燃,还具有安神的作用,这对于整日神经紧绷的将士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榆树的果子,则能够补充战士们因为饮食单调而缺乏的维生素,让他们能够保持更好的身体状态,利于长期作战。
就连榆树的树皮,在危急时刻也是能救命的东西。
相比于其他树木来说,榆树的树皮非常适合食用。
只需要把榆树最外面的粗皮扒掉,保留内层的软皮并且切成小块晒干,晒干之后打碎就成了榆树面粉。
这个榆皮面用热水一冲,就成了榆皮面糊,可以用来饱腹。
当然,如果有精力再加工一下,还可以做成榆皮馒头、榆皮面条等等。
其味道很新鲜,而且非常适合在边塞苦寒之地食用。
如此一来,常在边塞的士兵,就可以随时通过榆树的药用价值进行随地取材。
无论是入药还是食用,都非常适合。
可以说,秦朝时候大面积进行榆树的种植,基本上是出于对战争的考虑。
但是从中也能看出,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先人所具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智慧和取材智慧。
由于缺乏科学手段,他们只能通过观察总结出相关的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
事实也充分证明,古人的这种观察和应用完全是正确的。
在整个秦朝时期,边塞军队都是一边抵御、修筑公事,一边大量、广泛地种植榆树,以便为未来防患匈奴的滋扰做好准备。
不过虽然榆树有很多优点,但是却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那就是它的生长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
这就使得边塞将士在使用榆树的时候不得不非常克制,并不可能完全无所节制地去砍伐和滥用。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秦朝边塞将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榆树的种植。
前人栽树成林 后人乘凉称快
可惜的是,秦朝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驾驭军队都太过于猛烈,缺乏柔性和宽容民力的结果,就是秦二世而亡。
天下一统的局面再次被打破,中原又一次成为历史混乱的中心与战场,民生涂炭、百姓受苦。
而蒙恬被杀害之后,边地也就此沦陷,沦为匈奴的天下和福地。边疆百姓苦不堪言,饱受其辱。
等到了汉代,匈奴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和自我调整,更是兵肥马壮,屡屡打败汉军,成为刘邦的心腹大患。
刘邦受不了匈奴对中原之地的虎视眈眈,因此决定御驾亲征,出兵匈奴。
可是却因为两军之间的对比,和匈奴天然的地理优势,身陷囹圄惨遭包围,最后还是凭借陈平的奇谋妙计才得以脱身。
一代帝王御驾亲征的惨淡而归,也说明了匈奴当时实力的强大。
等到了吕后、文景时期,汉朝对待匈奴的态度则更是只能采取“招安”等方式,被迫以民族和亲的政策应对,将公主送到条件落后的匈奴部落中去。
但是这个时候的汉王朝,也从来没有停下过种植榆树的行动。
他们一直在默默蓄力,为不远的将来做准备。
正如汉王朝的默默努力一样,榆树也在悄然静默地不断向上生长着。
等到汉武帝继位,不光汉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更上一层楼,就连对抗匈奴这件事,也因为资本的不断累积而有了足够的底气。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卫青霍去病的铁骑,铁蹄踏过边陲,力求消除匈奴之患。
在这时,长久以来栽种的大面积的榆树就派上了用场。
在和匈奴打持久战、消耗战的过程中,这些平日里看来丝毫不起眼的榆树在防御、物资、掩护、屏障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为对抗匈奴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汉末年及以后,中原周边地区的许多民族纷纷涌入中原,而其中占据人口数量最多的,就是匈奴人。
准确的说,当时进入中原地区最多的是已经被汉化了的南匈奴人。
而在游牧民族融入农耕民族的过程中,他们自身原本的能力褪去,渐渐也就成为了农耕文明的一部分,南匈奴也就此消亡。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用在这件事情上倒也说得上是十分恰当了。
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栽种榆树,以及榆树扎根地下之后坚韧不拔地生长,才为后来的战争提供了数量巨大的天然屏障和物资。
但是,当时西北边陲的自然条件和今天尚且有很大的不同,水土流失和沙尘问题更远远没有今天这样严重。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前进,到了今天,榆树在战争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早就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而且榆树逐渐成了“稀罕物”,其珍贵程度大上一层楼。
现在为了保护榆树,很多地方已经禁止人们去扒榆树树皮或者砍伐榆树,即便有专门种植的,也往往出于观赏等目的。
反而是胡杨树的保持水土、抵抗风沙的功能,对于西北边塞地区的自然环境改善具有更大的意义。
所以,我国边陲地区也就不再成片种植榆树,而是更换成了适应性更强的胡杨。
只是当我们看见成片胡杨的时候,也应当想到,曾经有过一片一片榆树坚守在那里,为中原地区的平安默默站岗。
人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或许就是自然上的因地制宜,和方法论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无论是胡杨树还是榆树,都是自然选择和人为决策的结果。
不过从它们的收效来看,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选择显然也都是对的。
在生活当中,若也能像种植榆树那样提前准备、不断积累;能像该种胡杨那样及时改变、适时转型,或许生活也会变得容易和成功许多。
-
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很强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近期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是否会抑制短期内消费和投资反弹?猪肉价格触底后回弹是否会导致猪肉在更长时间里维持价格高位?全球...
-
发改委表示要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
今年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今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深刻把握三个关键词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
-
朱玉文的从政经历中值得关注的两点:一个市和一个系统。4月18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黑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玉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很强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2022-04-20 13:54:09
-
发改委表示要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2022-04-20 10:53:53
-
今年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2022-04-20 10:51:52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深刻把握三个关键词
2022-04-20 08:10:26
-
朱玉文的从政经历中值得关注的两点:一个市和一个系统。
2022-04-19 1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