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局势变化,看“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022-04-19 13:25:51 来源: 腾讯网

1914年7月28日,随着奥匈帝国对塞维利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后英国、法国、沙俄、德意志、奥斯曼、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卷入战争。众所周知,“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那么“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有格局:大国之间各怀心思,整体局势较为平和

“拿破仑战争”以后,欧洲大陆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原因便在于此后欧洲大陆始终维持着巧妙的战略平衡。当时,欧洲大陆主要存在着四个强大的国家,即大英帝国、法国、沙俄和奥匈帝国,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国家的焦点都不在欧洲大陆。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

因其远处英伦三岛,因而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上,这才是维持其称霸世界的基础,对于在欧洲大陆称霸其实并不感兴趣。不过,英国的战略就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平衡,使欧洲各国相互牵制,从而维持自己欧洲仲裁者身份的地位。

对于法国来说,

其一直以欧洲大陆的霸主自居,同为欧洲老牌强国,其一直在与英国竞争海外殖民地,但由于拿破仑战争中损失惨重,再加上英国庞大的海军力量,导致其已经无力再与英国正面竞争,因此战略重心开始重新调整回欧洲大陆,意图重建在欧洲的领先地位。

对于沙俄来说,

虽说其国土面积辽阔又人口众多(相对于欧洲国家而言),但由于发展较晚,海军实力也相对较弱,已经无力在海外与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再加上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英法联军的当头一棒,也就此收起了在欧洲称霸的野心。之后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在亚洲和中亚地区扩张,对欧洲事务不再那么热心。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

由于其国内民族矛盾较为复杂,各个民族之间矛盾重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维护内部统治,因而对于外部事务涉及相对较少,与其他国家并没有什么尖锐的矛盾。

如上,在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前期,欧洲大陆的整体局势相对较为平稳,各国之间虽然因为利益时常有摩擦乃至战争发生,但由于各国各怀心思,尚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战争。

局势变化: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以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在欧洲各国相安无事了一百多年间,欧洲的局势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关键点,便是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以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其中尤以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带来的影响最为关键。

1、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俄奥矛盾开始出现。

由于内部变革的滞后以及外部与沙俄等国的矛盾,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时,相较于其他欧洲列强,奥斯曼帝国已经急速衰弱。尤其是意大利王国统一之后,也开始对外实行扩张,之后爆发“意土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意大利夺取了北非的殖民地。

奥斯曼帝国在“意土战争”中的失败,结果让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看到了推翻奥斯曼统治的希望,于是在1912年便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在欧洲列强的插手下,奥斯曼帝国最终被迫从巴尔干半岛撤军。然而,

奥斯曼帝国撤离之后,奥匈帝国和沙俄却又看上了巴尔干地区,双方开始因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开始产生矛盾。

2、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德法矛盾持续尖锐。

原来的德意志地区,名义上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分散着上百个小邦国。直到拿破仑称雄欧洲时,将除普鲁士和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地区整合成莱茵同盟,这才刺激了德意志地区民族主义的产生,之后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统一,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超越英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国。

更为要命的是,德意志在崛起的过程中,与法国打了一场普法战争,不仅导致法国丢掉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更直接导致法国丢掉了欧洲霸主地位,德法之间关系迅速恶化。与此同时,英国虽然乐于看到德国和法国的相互制衡,但沙俄对于身边出现的这个强国却很不满,尤其是德意志和奥匈帝国亲密的关系,这导致沙俄开始与英法两国逐渐靠近。

如上,奥斯曼帝国的衰退和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很快便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平衡关系,导致各大国之间矛盾持续加剧,这为之后引爆“一战”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引爆矛盾:威廉二世的奇葩操作,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

德意志帝国崛起虽然迅速,但由于其夹在法国和沙俄两大强国之间,战略形势其实并不乐观,俾斯麦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的对外策略是打压法国,然后通过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防止法俄结盟,并与英国、奥匈签订《地中海协定》,从而避免德国陷入外交孤立,这才为德国争取到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铁血宰相俾斯麦

可惜德意志的好日子很快便到头了,威廉一世最终于1888年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在位不足一百天也英年早逝,威廉二世继承了大位,结果这位上台不久便把俾斯麦给罢免了。之后,威廉二世开始走上了与俾斯麦截然相反的外交策略,迅速加剧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威廉二世掌握大权后,先是轻率撕毁了与沙俄的盟约,结果导致法俄两国越走越近,法俄同盟很快建立。之后,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又试图挑战英国的海洋霸权,开始极力扩建德国海军,结果这引起了英国的警惕,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迅速恶化。

德皇威廉二世?

眼看自己把欧洲小伙伴得罪完了,威廉二世回头一看,奥匈帝国似乎与自己关系还不错,于是两个小伙伴便也结成同盟,之后意大利由于在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也被拉进了同盟,三方最终于

1882年结成了三国同盟。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三国同盟”,法国和俄国先是在1892年达成了军事协定,之后由于英德矛盾日益尖锐,英国开始调整和法国、沙俄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三国协约也就此建立。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至此,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就此形成,双方开始疯狂扩军备战。此时的欧洲就像是一个火药桶,只要一丁点的火星,便能迅速引发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点燃引线: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直接点燃了欧洲炸药桶

当奥斯曼帝国的势力退出巴尔干半岛以后,奥匈帝国的势力便开始向巴尔干半岛渗透,他先是帮助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独立,之后又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与此同时,沙俄由于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向东扩张势头有所衰减,也开始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将触角伸到了巴尔干半岛南方。

作为巴尔干半岛的原住民,塞尔维亚虽然刚刚独立出来,但其野心却是不小,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南斯拉夫人的统一民族国家的塞尔维亚,由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塞尔维亚很快便与其爆发了矛盾,而沙俄这时也将手伸向了巴尔干半岛,开始对塞尔维亚予以支持。

1908年,奥匈帝国强行吞并波斯尼亚,引发塞尔维亚的强烈不满,导致塞尔维亚国内反奥情绪日益高涨。之后,1913年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支持的保加利亚,最终败给了塞维利亚、希腊、罗马尼亚和黑山,被迫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5月,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决定在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而其选定的6月28日恰好是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纪念日,这显然是对塞尔维亚的极大挑衅,彻底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黑手社”和“青年波斯尼亚”于是针对性的拟定了行刺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于7月24对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因塞尔维亚并未接受全部条件,奥匈帝国最终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引燃。

奥塞战争爆发后,俄法两国在英国支持下,立即进行战争动员,德国要求两国立即停止这一行动,但遭到断然拒绝,德国于是在7月31日向沙俄宣战,8月3日向法国宣战。英国开始进行战争动员。8月4日德国公然侵入比利时,英国随即向德国宣战。8月5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至此,欧洲两大军事集团除意大利以外全部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除了欧洲列强之外,日本于8月23日以“英日同盟”为由对德宣战,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10月29日加入同盟国阵营,比较奇葩的是原属同盟国阵营的意大利竟然在关键时刻倒戈,于1915年4月加入了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此外,美国、中国和列强的殖民地也先后卷入战争。

责任编辑:zN_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