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24集过后,《山河月明》想要挽回口碑,这3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2022-04-19 11:50:29 来源: 腾讯网

根据之前有人扒出的物料,说《山河月明》大量删减的戏份,是白月光和朱棣之间的感情戏。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不错的。

不过有一说一,这部《山河月明》可能是今年剪辑最乱的一部剧了,对于很多对明史不太了解的观众来说,有点过于不友好了,因为很容易看不懂。

从近几集的剧情中,尤其是看过24集之后,我找到了3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对于看懂这部剧也有一定的帮助,话不多说,开始“盘”:

第一,徐达吃烧鹅,“赐死”功臣的N种方式

历史上,关于徐达被朱元璋以吃烧鹅(有说蒸鹅,有说烧鹅,下面取蒸鹅一说)的方式赐死的说法,流传甚广。

徐达的死,一直都颇有争议,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吃掉朱元璋赐予的蒸鹅而死;

其二,被朱元璋毒死;

其三,因病而死。

对于这三种说法,咱们一一来分析。

第一种,最早的记载来源于明代王文龙(禄)的《龙兴慈记》,该书称其自幼闻其母言明初遗事,盖其外祖陆源生授其母,母授文禄,乃为追述幼闻,纪念其母。又均记明太祖事,故曰《龙兴慈记》。

啥意思呢?

说这本书中的内容来自(王文禄)母亲讲述的关于明初的故事,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当年外祖父把这些旧事告诉了母亲,而母亲又告诉了自己,写书是为了纪念母亲,且该书记载的全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情。

这本书该是什么性质呢?

放在古代叫做野史杂谈,放在现代叫做地摊文学。

再说年代。

根据该书的作者小引,该书成书于嘉靖辛亥年(1551年),而徐达亡于1385年,这两者之间相差了160余年,根据正常推算,王文禄的外公生活的年代,也离洪武朝已经很久了。

所以,在时间上,更加证明了这个家族内口口相传的故事,可信度不高。

继续探秘。

根据《龙兴慈记》记载:

“徐达病疽,帝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达流涕食之,遂卒。”

在中医语境中,“疽”指的是局部肿胀坚硬,但皮色不变的一种毒疮,那么这种病为什么最忌讳蒸鹅呢?

因为“疽”这种病最怕“发物”,而鹅正是“发物”之中的“发风之物”,《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说“鹅,气味俱厚,动风,发疮。”也就是说,凡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热病等应该忌服。

但是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根据最全的发物列表,那么绝大部分常见的肉蛋奶类都是所谓的“发物”,但事实证明,除了刺激性食物和一些含有异性蛋白以及雌激素这些真正的“发物”之外,其他的诸如大部分的肉蛋奶类食品,并不会引发或者加重某种疾病。

综上所述,徐达被赐烧鹅而死一说,纯属杜撰。

第二种徐达被明太祖朱元璋毒死的说法,来源于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

先说一说徐祯卿。

他在历史上,要比前面的王文禄要知名得多,徐祯卿和唐寅、文征明、祝允明一起合称“江南四大才子”,他生于1479年,卒于1511年,大致是明孝宗时期。

也就是说,徐祯卿生活的年代,离徐达去世之时,已经有了一个世纪的间隔,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徐祯卿之前,从来没有徐达被朱元璋毒死的说法。

此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这样评价徐祯卿的著作《翦胜野闻》:“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

意思是该书中记载的内容,经不起考证,不靠谱,而本身书名中的“野闻”二字,也已经说明了该书的性质。

最后一种说法,是徐达死于背疽不假,但是他是病死的。

我最倾向这种说法:

1、该说法来源于正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2、作为和朱元璋一起长大的发小,他功劳最大,且为人细致谨慎,还和朱元璋结下了儿女亲家,是《皇明祖训》中朱元璋认定的“亲戚”之一;

3、假使徐达已经病重,即使朱元璋有除掉徐达之心,又何必众目睽睽之下留一个“擅杀功臣”的千古恶名?

因此,我支持这种说法。

那么,话说回来,《山河月明》中对于徐达病故戏份的安排和改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我觉得比较糟糕。

看得出来,编剧和导演一方面想要将徐达的这个“烧鹅梗”玩到最后一刻,然后又不想明目张胆地采用朱元璋用烧鹅赐死徐达的说法,于是把吃烧鹅改成了徐达的最终请求。

大致意思是“人之将死,想在临终之前再品尝一下最中意的美食,这没错吧?”

但不知道编剧想过没有,这样改,其一,采用了烧鹅作为发物能导致背疽患者病情加重甚至直接丢掉性命的说法;其二,也坐实了朱元璋赐给徐达烧鹅,客观上导致了徐达很快离世的事实;其三,徐达病重之时想要再吃一次烧鹅了却心愿,堂堂魏国公府怎么能没有?为什么还需要朱元璋来赐予?

是怕自己儿子和女儿不答应自己的临终夙愿,还是怕朱元璋摊不上擅杀功臣的恶名?

逻辑上说不通。

所以这样的解构,仅从实际效果来看,只是剧组对于“烧鹅梗”的无限恶趣味而已。

第二、王保保是战五渣,还是北元战神?

在《山河月明》这部剧中,王保保被塑造得极为正面,他一方面为了北元朝廷尽心竭力,死而后已,却因为内部不睦,导致英雄掣肘;另一方面,他和大明战神徐达惺惺相惜,以生平没能和徐达同桌畅饮为最大憾事。

靖难之役北军大将张玉是其忠实信徒,燕王朱棣被张玉称赞像王保保就十分高兴,徐达更是觉得自己加上常遇春和李文忠三个人,都打不过他。

王保保,真的有这么“神”吗?

接下来,我将尽量为您还原一个更接近真实的王保保。

第一点,先解决一个疑问,王保保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汉族人?

明朝曾颁布的《谕中原檄》中曾这么讽刺王保保道:“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

但事实上,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是一个实打实的蒙古人。

他的父亲是元朝太尉赛因赤答忽,蒙古伯也台人,母亲是乃蛮部察罕帖木儿的姐姐,王保保跟随家庭长期居住于河南光州固始县(今信阳固始县),因此被认为是汉族人。

王保保被过继给舅舅察罕帖木儿,后来舅舅遇刺身亡,王保保就继承了舅舅的地位和兵马。

来看一下他最关键的战绩:

1、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其外甥王保保继承了舅舅的兵马,并被推举为军中领袖,在同年11月攻克益都(今山东青州),随后平定中原,驻兵于汴梁和洛阳之间,成为元廷的倚仗。

2、此后的6年时间内,王保保并没有趁着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之际挥兵南下,而是忙于元廷内讧,以及和孛罗帖木儿火并。

此间只有在元至正二十六年,王保保和朱元璋的军队有过一次小规模战斗,王保保败。

3、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王保保在韩店大战中击败孤军深入的前锋汤和。

4、一个月后,王保保想要收复大都,在徐达的布置之下,明军的突袭行动大获成功,正在读书的王保保,只穿了一只靴子仓皇逃走,身边只有十八骑跟随,被俘4万多人。

5、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王保保包围了张温据守的兰州,并全歼了明朝的援军。

6、至正三十年(1370年),明军正式北伐,就是剧中徐达出征的那次。

徐达和诸多将领都不愿意直接和王保保交战,但是朱元璋力排众议,让徐达和李文忠兵分两路救援兰州,徐达以疲兵之计,大败元军,俘获官兵总计八万余人,仅有王保保和妻子数人逃出。

7、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与元军展开决战,徐达、李文忠、冯胜统领三路大军,总计15万人进行北伐,结果除了西路军冯胜获胜以外,明军惨败,战死万余人(也有说数万人)。

从此之后,王保保这个名字逐渐消失于历史的记载之中,有种说法是他死于洪武八年。

纵观王保保的一生,既有仓皇出逃的狼狈时刻,也有大败明军的高光操作,明太祖朱元璋曾夸赞他“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客观地说,以当时已经衰败的元廷来说,王保保无愧于“第一名将”的称呼。但对于《山河月明》中徐达等人对他的夸赞来说,略微有点言过其实了。

第三,蓝玉案始末

作为明朝的开国名将,在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将星云集的年代,蓝玉无论从名气还是征战的能力,都被严重压制了。

不过他有一点极为关键的优势:他是常遇春的妻弟,也就是俗话说的小舅子。正是这一点,让他的军事才华最终得以施展,也是这一点,让他的覆灭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最初的时候,蓝玉跟随常遇春征战四方,后来随着常遇春的去世,蓝玉成为了明军中一个十分好用的“螺丝钉”:他先后做过傅友德、徐达、沐英、冯胜等人的副手或者先锋,直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年,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北伐,出大宁,进军庆州,在捕鱼儿海东北方,终于找到了元军,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率领骑兵逼近敌营,元军毫无察觉。

此战元军大败,太尉蛮子被杀,仅元主和太子天保奴等数十人逃走,俘获官员及男女共计八万余人,消息传回京师,朱元璋大喜。

但是蓝玉在北伐回还的路上,做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某天夜里,蓝玉率军抵达喜峰关,守门的官吏由于夜晚害怕元军冒充明军叩关,没有及时打开关门,盛怒之下的蓝玉,纵容手下兵卒毁关入内。

此事一出,举世皆惊。

朱元璋心有不喜,但还是强压住怒火,将原本封为蓝玉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这一举动,警示蓝玉的意味十分明显。

但是可惜的是,蓝玉没有看懂,或者说他不想看懂。

以朱元璋的性格,向来是杀伐果决从不手软,但对于骄纵的蓝玉,他却一忍再忍,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朱元璋顾及常遇春往日的情分;

2、常遇春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正妃,那么蓝玉自然就是太子的舅舅,有亲缘关系;

3、此时,明朝开国时期的那些将星都已经老的老,去世的去世,而蓝玉,则是朱元璋想要留给朱标的辅佐班底之一。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意味着,蓝玉也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次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趁此机会将蓝玉除掉,作为蓝玉同党被杀的人,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

这就是“洪武四大案”中的最后的一个案件——蓝玉案。

蓝玉案对于明朝之后的朝局和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首先,作为朱元璋铲除开国功臣的重要案件,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合称为“胡蓝案”,直到朱元璋去世之前,针对胡、蓝同党的抓捕都没有停止。

其次,蓝玉的去世,为六年之后的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面对朱棣的起兵,朱允炆手下的南军再无靠谱的名将指挥,成为了南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zN_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