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诸葛亮临终叮嘱:“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这么做是为啥
2022-04-19 06:33:07 来源: 腾讯网

三国时期一直是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代,通过民间各种文人墨客的渲染,三国的故事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色彩,那时的各个英雄人物们也都成为了后世口中常常乐道的。正所谓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

天下三分,三国鼎立。无论是曹魏、孙吴还是蜀汉,每个阵营都有着出类拔萃的英雄们。蜀国五虎将,枭雄曹操猛将夏侯,智囊周瑜美人二乔,数不尽的故事体现了当年的风采,而这些人物里面最为后人追捧的,则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诸葛孔明先生了。

武侯“卧龙”,智绝天下,公元181年,诸葛亮诞生在了徐州琅琊,身在一个官吏之家,有着十分不错的生长环境。时值汉灵帝晚年时期,灵帝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天下各地暴乱频发,在184年的时候爆发了黄巾起义。诸葛亮在逐渐成长的过程里,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并且有着和一般人完全不一样的远大抱负与目光。

在16岁的时候 ,与司马徽、徐庶等一批才子结识,私下里互相都十分推崇诸葛亮的才华过人。如此聪慧的诸葛亮,在一次闲聊之中和司马徽的挚友黄承彦结识,他一眼就看出了生活上不拘小节但又有着大才,于是便向诸葛亮介绍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黄月英相貌丑陋,但是确实是个十足的智者,有着非常出色才华,当即诸葛亮就和黄月英完婚了。

战火纷飞,各路有才之人纷纷去寻良主来一博前程,而诸葛亮却一点都不在意,和黄月英在隆中隐居了起来。此时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和司马徽正在新野会面,此时的徐庶是刘备手下的谋士,正欲为刘备引荐司马徽。而司马徽却和刘备说,天下儒生皆庸才,世间惟卧龙凤雏耳。

刘备对此大为震动,徐庶也趁机和刘备引荐了“卧龙”诸葛亮,并建议,对于卧龙先生这等高雅之人,将军还是亲自走一趟才是上上之策啊。刘备丝毫不在意,便亲自前往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去了三次,才见到了传说中的卧龙先生诸葛亮,本无心入世的诸葛亮也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自此有了“三顾茅庐”和“隆中对”两大妙闻流传于世。

诸葛亮投靠刘备之后,蜀汉势力如虎添翼,成为了蜀汉势力下第一谋士,并且为刘备充当说客,在多个节点上力挽狂澜,救刘备于水火。在208年,为了抵抗曹操,诸葛亮用极其巧妙的方法说服了孙权,结成孙、刘联军发动赤壁之战大破曹军,至此诸葛亮威名鼎盛之际,堪称三国智绝。

不过十分可惜的是,223年,刘备病重,眼看着已经好起来的蜀汉势力顿时一蹶不振。诸葛亮一生对刘备忠贞不渝,在刘备觉得自己的儿子难成大器想让诸葛亮称帝的时候,诸葛亮毅然的拒绝了,并且更加用心的来辅佐刘禅统治。

可怜天妒英才,诸葛亮智绝天下,却始终未能帮刘备一脉统一天下,他的名气让吴、魏二国都十分尊敬,并且一旦有机会都会奉为座上宾。234年,在五丈原征魏的时候,溘然长逝,一代智星就此陨落。

相传在诸葛亮死前留下了遗址,不仅全军秘不发丧,并且给了刘禅一个命令,让他对诸葛亮“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尽管没有人能明白诸葛亮的用意,但是想到先生智绝天下,便无条件服从了。

于是四位壮汉用绳子扛着诸葛亮的棺木,一路南下。在走了一天一夜之后,绳子还是没有断,但四个汉子已经精疲力尽。途中遇到的人看到这一副模样都以为是某个不知名将领去世了,因为四人抬棺仅仅只是普通将领的后事规格,谁又能想到这是诸葛先生在此?

于是四个汉子起来偷懒的心思,便把诸葛亮的棺木就地埋葬了,谁也不知道绳子要多久才会断掉,于是四个汉子就这样返回了。刘禅得知后,勃然大怒,心想短短一天怎么可能就断掉了绳子,于是对四个人严刑逼供,最终认罪。刘禅一怒之下把四个人全斩了,自此也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诸葛亮埋葬在哪里了。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四人抬棺,向南走。绳断下葬”呢?当时司马懿的军队正在北面坐镇,想必向南走是不可能遇到曹军的,同时四人抬棺是普通将领的后事礼仪,用在丞相身上,是谁都不会想到了,于是这二者就保证了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去世,同时也能给司马懿造成迷惑信息。

而绳断下葬这一点,诸葛亮一生淡泊,对物质没有任何追求,同时也非常的体恤人民。以先生的智计,定然料到了搬棺木这种事会出现偷懒的情况。诸葛亮的淡泊名利就在他如此随意自然的选择了埋葬地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诸葛孔明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丞相之一,他有着极其高深的智慧和治国方法,并且在各个领域都造诣颇高,对后世影响极深。在现今的民间依然流传着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作为一代谋士,诸葛先生不愧是天下“智绝”。

责任编辑:zN_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