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清代知县熬到老能到什么级别?不出意外,大多数人仍是七品
2022-04-17 14:38:29 来源: 腾讯网

有粉丝留言询问笔者清代的知县,如果没有大的过失,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政绩,那么熬上一辈子能做到几品官?笔者一时回答不上,但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估计很多人也想知道答案。于是翻阅了不少的资料,对此进行解答。虽谈不上严谨,也可作为参照。

?清代读书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以进士出身者而言,除去一甲三名可以马上授予官职外。其他的二甲、三甲进士则需要通过朝考以成绩定出路。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人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剩下的部分留在各部试用,大部分委任为各省知县。

以政治生命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大部分的进士都比较短暂。据统计,清代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为34岁左右。按照清代的退休制度,三品以下的官员大致在65岁退休。也就说,一个进士的仕途生涯大约只有30年。

那么,我们设定一个前提,一个新任的知县寿命大于65岁,且在任上没有受过大的处分,也无突出的政绩。在这种情况下,按部就班,在退休前能做到几品。

?首先来看看清代地方官员的晋升条件

按清制,进士分发各省知县,领到吏部的官凭后即可前往各省督抚衙门报道,然后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委任。清初、中期,进士出身者往往马上就可到岗,这是因为当时基层官员短缺的缘故。但到了中后期,僧多粥少,往往需要等上一两年甚至数年,但不必担心,进士出身始终根正苗红,不至于出现候补到死的情况。

各省的州县,按照赋税多寡、政务繁杂等又可分为不同的“缺”,有要缺、简缺、繁缺等之分。朝廷对地方官的主要考核称为“大计”,大计三年一次,由吏部主持,各省督抚协同考核。其考核标准为“四格”,即守清、才长、政勤、年龄。

如果某知县都具备上述四项,而且没有钱粮拖欠、且地方治安稳定,才能被评定为卓异,任满后可以升级;如果只具备三项,或是稍有不符合要求的则被评为供职,任满继续留原任或是平调;若是只有两项或是有钱粮拖欠的情况,则被列为三等,或降级或革职。

?我们设定的条件就是无过失,无突出政绩,因此从大计的情况来看,应该属于供职这一范畴,最好的出路也就是从小县调到大县,品级不动仍为正七品。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是从大计的角度而言,这样的知县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升迁。事实也是如此,清代的很多知县出仕是七品,到死仍是七品。

其次从入仕时间和官场规则的角度进行分析

清代的基层官,即州县一级的官员晋升通道,不仅仅局限于大计。按照正常的升迁程序,现任官如果任满后,没有过失,即可归为“俸满”,各省大部分州县官的任期为三年,三年期满就有可能获得升迁的机会。只不过这种机会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

这里就要牵涉到官场的潜规则。知县是亲民之官,也是最难做的官。一则要处理很多的庶务,二则要面临上司的种种刁难。如果是头脑精明之人,往往既能处理好繁杂的政务,又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深得上司的赏识。

?官场之上,政绩固然重要,但俗话说“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就不行”,上司的赏识有时比体制更为重要,得到知府乃至督抚的赏识,升官也就不在话下了。

不过即便如此,知县的升迁之路也充满着坎坷。真正能从知县做起,一步步升到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乃至督抚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则是在五六品的道路上止步不前了,尤其知府是个坎。因为按照清制,各省的知府不仅仅需要吏部的铨选,更多的时候还需要皇帝的钦点,尤其是那些归为要缺的知府。所以仅仅依靠上司的青睐并不足以胜任,这就需要朝中权臣的支持。但有这样条件的人也仅仅是极少数。

当然,朝廷也有恩典,对于那些肯吃苦,又愿意到边疆地区效力的知县。他们的任期比中原地区的要短,往往是两年俸满就可得到升迁。然而,烟瘴苦寒之地,人人避之不及,大部分人宁愿不升官也不愿吃那个苦。

?最后是因为特殊情况耽误了升迁

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其实也不特殊,几乎也是每个官员都会遇见的,只不过有频繁与不频繁之分。历代封建王朝推行以孝治天下,作为统治阶层的官僚的集团,凡遇父母、祖父母去世,按例要守孝三年,清代亦然。而守制期间,首先要解职,期满后归入候补行列重新委用,最少也要耽误个三四年。

作为人子,父母去世是常事。可这里面也有运气的因素,如果在入仕前早已父母双亡,那对于官员的仕途并无影响。若是父母、祖父母尚在人间,而且都在任上先后去世,那就要蹉跎十几年了,影响不可谓不大。这样的知县,大抵一辈子都不会挪窝,不是在候补就是在候补的路上。

?清代官员的晋升程序十分严谨,知县晋升的岗位如果是京官,则为六部主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经历、通政司知事、鸾仪卫经历、监察御史;如果是地方官,则为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府同知、直隶州知州、知州、盐运司运副、外府通判等职。级别为正六品到从五品不等。

责任编辑:zN_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