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19张晚清老照片:洋人给孩子拔牙,图19是清末最先进的技术工种
2022-04-17 11:33:57 来源: 腾讯网

看完这19张晚清老照片才发现,自己知道的还是太少~

01、【洋人给孩子拔牙】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西医医院也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刚开始人们也难以接受,对西医还有很多误解,甚至引发了不小的矛盾,比如说“天津教案”,人们误以为洋人是在挖小孩子眼珠子做药材。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西医也能治病,西医也就渐渐被大家接受了。

02、在大锅里面煮着肉的清朝年轻男子,手里拿着碗,准备挑几块肉尝一下味道,这种煮肉的方法在清朝时候不常见,都是在过节的时候十几户关系要好的人家,一起杀头猪炖了过个好节!

05、这张照片拍摄于1901年,一位洋人将自己的儿子和一位中国的小孩挨着坐在一起,照下了这张中西文化对比的照片。可以看出那时候我国依然处于封建社会,中国的小孩害怕地看着镜头,但旁边的小男孩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二者的神色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06、图中就是晚清的一个贵族大家庭,妻妾成群、子孙满堂,晚清贵族人家的大人和小孩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吃得白白胖胖,而普通百姓就很多都吃不上饭。

07、这是晚清时期一名妇女挑着孩子沿街叫卖的照片。照片上的妇女,衣衫褴褛,一看就是穷困潦倒。她挑着一对箩筐,筐里分别装着两个孩子,原来她是在沿街叫卖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坐在筐里,被打扮得漂漂亮亮,尽量展现一幅好卖相,以便买主能看上眼。孩子如果能卖给富有的人家,今后生活也有了着落,父母也放心一些。

08、清朝末年的穷苦百姓老照片!这可不是乞丐,而是普通百姓的普遍现象。照片中的百姓衣着褴褛,补丁打了一层又层,目光呆滞,体型消瘦,严重的营养不良。他们一辈子很多都没吃过一顿饱饭,更别说能吃上三个菜的土豪了。那时候的人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吃饱,其它的都不敢奢求。可想而知,清朝末年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09、一张清末时的老照片,一位满族贵妇叼着烟,在一个卖耙子的摊位挑选,还一脚踩踏在耙子上,大概是想检验耙子的质量吧,旁边身挂佛珠的女子可能是她的仆人,耙子买来也是给她用的。

10、真实的清末街头,比清宫戏要精彩多了。左边的那两个是满洲女子,她们梳的是满洲女子才能拥有的旗头,脚上穿的是旗鞋。这种鞋以木为底,鞋底高5-15厘米,可谓是当时的高跟鞋了

11、清朝老照片里的人大多骨瘦如柴,衣服破烂,显得羸弱猥琐,所以那时的国人被洋人讽刺为东亚病夫,但这张照片中的人看上去却强壮彪悍,神情肃杀。他看起来像个和尚,却又衣着华丽,还有一股练家子的气势,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12、晚清时期,外国列强不断入侵中国,清政府虽然有自己的军队但是不堪一击,不管是面对八国联军,还是面对日本,都输得一塌糊涂。这是一组晚清时期军队训练的老照片,真实记录清军的战斗力和日常训练。图为戴着佩剑拿着棍子的清军士兵。

13、仔细观察这张晚清绿营士兵照片,忽然发现前面有几个人可能是女人,因为不仅为面相上看很像女的,最关键的是她们都裹了小脚。真的这样的话,清朝军队的素质完全让人无语!

14、坐在轮椅上的李鸿章。1896年,李鸿章奉慈禧太后之命出访欧美各国,历时190天,目的是“联络西洋,牵制东洋”。当年李鸿章已73岁高龄,因为漂洋过海、舟车劳顿,到德国时身体疲惫不堪,坐着轮椅参观了克虏伯工厂。

15、当年北京地面有多烂。一辆满载货物的马车正在沟壑一般的路面上进退两难,而赶车的竟然是一位小脚的妇人,面对这种情况更是一筹莫展。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1285年完工,历时18年之久,它奠立了近代北京城的雏形,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当初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街面以黄土垫道,平整宽阔,蔚为大观。而到清末之时,因为国力衰微,京城内的很多道路缺少必要的维护,已经变得大坑套小坑,破烂不堪。以至车马行走在上面非常艰难,令人难以忍受。

16、正在鞭猪的昆明男子。“鞭猪”是旧时昆明的婚嫁风俗之一。在迎接女方嫁妆的这一天,男方敲锣打鼓准备厚礼,还必须赶着一对活猪(羊)到女方家。有时候猪不肯走,就得用鞭子赶,因此俗称“鞭猪”。

17、这是一张拍摄于晚清末年的福建莆田老照片,真实记录了昔日莆田的历史景观风貌和当时百姓的社会生活瞬间。莆田旧称兴华府,古兴化府由莆仙两县组成,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

18、照片拍摄于19世纪末期,吸食鸦片的八旗贵族子弟,坐在旁边身穿旗服的妇女手里拿着一杆烟枪,男子侧躺在床榻上,眼神中充满了迷离和颓废。

责任编辑:zN_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