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襄王朱祐材:敢和未来皇帝争土地的藩王
2022-04-17 09:00:56 来源: 腾讯网

襄王这一脉出自明仁宗朱高炽,其第五子名叫朱瞻墡,在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登上皇位后,他被封为襄王,宣德四年离京就藩,前往封地长沙。

朱瞻墡在明朝被誉为“贤王”,因为名声好,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多次被传为是皇帝接班人,但是却始终没有被皇帝视为威胁,反而十分信任,以致被称为大明最强皇叔。

不过朱瞻墡也仅仅是接近皇位,他本身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只想当一个平安无事的藩王。后来由于在长沙住不惯,经过申请他的封地变成了襄阳,就此襄王一脉在襄阳落地扎根。

朱瞻墡活得比较长,他一直到了成化十四年才去世,他的儿子朱祁镛在第二年继承王位。没想就在朱祁镛刚刚继承王位的时候,他又得到一个好消息,就是他得到了一个孙子,他的庶长子朱见淑喜得贵子,按照规定上报朝廷后被赐名朱祐材。

不得不说朱祐材真是运气好,因为他一出生就成了王位为继承人,之后快速成为襄王。

本来明朝规定藩王嫡子继承优先,如果藩王没有嫡子则庶长子优先封为世子继承王位。不过庶长子继位规定极为严格,规定亲王和王妃要年过五十,没有生育嫡子的可能这才让庶长子成为世子,继承王位。不过这样的亲王没有几个,很多没有嫡长子的亲王一辈子都没有确定继承人,最后由被封为郡王的儿子直接继承王位。可是襄王这一脉却很特殊,连续两代都早早地确定庶长子为继承人,或许是因为襄王朱瞻墡的特殊地位。

朱祁镛是朱瞻墡的嫡长子,自然而然成了王世子,等待继承王位。他的庶长子朱见淑出生在景泰二年,作为庶子的朱见淑不可能在父亲即位后被封为世子,毕竟他父亲有生育嫡子的可能。朱见淑要想继承要么以后被封为郡王等待父亲去世直接继承,要么等到父亲和嫡母年过五十无法生育,从而确定王位继承权。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天顺四年,还未满十岁的朱见淑被封为襄王世孙,作为庶子的他明确了襄王第三代继承权,要知道这个时候朱祁镛还很年青,以后很有可能会有嫡子,要是那样就麻烦了。而朱瞻墡没有想这么多,之所以这么早确立继承人,很有可能是因为朱瞻墡十分喜爱这个长孙,并且他感怀自己父亲兄弟早逝,因此效法自己的祖父在世确立朱瞻基为皇太孙的例子,及早确立长孙为第三代继承人,早早确定继承顺序,防止后代争夺王位。

明英宗十分尊敬这位叔叔,因此对于叔叔的请求马上同意,随后朱见淑被立为襄王世孙。

成化十五年,朱祁镛继承王位后,因为他一直没有嫡子,故此世孙朱见淑顺理成章地在第二年成为了襄王世子。(襄王见淑)定王之庶子,母虞氏。景泰二年生,天顺四年封为世孙,成化十六年封为世子,弘治二年袭封襄王。

朱见淑成为世子的这一年他才二十多岁,儿子也才有两个,都是庶子,长子就是朱祐材,可是朱祁镛却要求立朱祐材为世孙,没想到朝廷居然同意了,在成化十七年同意朱祐材为襄王世孙。(襄王祐材)简王庶长子,母夫人张氏。成化十五年生,十七年封世孙,弘治四年袭封襄王。

不得不说朱祁镛这个举措太及时了,因为朱见淑确实遗传了朱棣这一脉的短寿基因。弘治二年朱见淑继承了襄王王位,但是仅仅当了一年襄王就去世了,享年三十九岁。

朱见淑去世了,此时他的儿子朱祐材才十岁,还没有被晋升为世子,仅仅是世孙,于是他直接从世孙晋级成了襄王。

此刻的朱祐材已经成为了整个襄阳地位最高的人,作为襄王,虽然他无法插手政治,但是他的地位在那里依然是襄阳说一不二的人,因为父亲的早逝,他成为了无人敢惹的人,也没有人敢管他,反而一味的巴结他,于是他养成了狂妄自大的性格,甚至于敢于以远支藩王身份和皇子争夺利益。

朱祐材就在众人的奉承巴结中长大,很快就长大了。古人结婚早,作为藩王也不例外,因此十四岁的朱祐材早早地结婚了,经过襄王府一番挑选,选中了襄阳县主簿井海的女儿为王妃,和中下级官员结亲这是祖训,然而这段婚姻给朱祐材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祸患。

井海本来就是个小官,根本就没有前途,可是自从当上了襄王老丈人,一下子就发达了,从没人知道一下子就成了襄阳城人人巴结炙手可热的人。

井海一下子过上了好日子,马上就显露出了他的可耻一面,他仗着自己是襄王的老丈人在襄阳胡作非为,无恶不作,反正也没人敢管他,一时间井海成了襄阳一霸。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最终井海因为太恣意妄为作恶太多遭到了报应。井海有一个干儿子名叫王福,这对干父子狼狈为奸,尽干些淫人妇女夺人财物丧尽天良的坏事,引发了襄阳本地很多人不满,于是他们开始自发地惩治井海。

面对众怒的井海也害怕了,不过他不甘心就这样下去,于是决定杀一儆百,具体来说就是借助女婿的力量,他找到了襄王府主管仪卫等工作的官员王信阎德等人一起在朱祐材跟前表示襄阳百姓怎么怎么不尊重襄王,背后骂他诅咒他等等,惹得朱祐材大怒。毕竟他从小就是被人奉承长大,决不允许有人背后骂他,于是派人抓人,随后狠狠地打解气,最后打死了十一个人。

井海等人出气了,但是末日也到了,闹出了人命,襄阳府已经管不了了,最后被北京知道了。明孝宗很生气,表示要严惩朱祐材,可是调查后得知朱祐材是被井海等人蛊惑的,于是放了朱祐材一马,只是严厉申斥一番,至于井海等人全部被发配广东海南。上曰王听人左使棰杀人命数多有违祖训本当重治既自陈孤幼失训姑念亲亲曲加宽贷仍降敕切责井海等主谋拨置情犯深重姑免死发广东神电卫王福及王信发海南卫俱充军家属随住阎德等巡按御史逮问如律。

老丈人被处罚,让朱祐材大惊失色,这才让他知道天外有天,皇帝的力量有多大,于是他再也不敢滥用自己的权力,只能躲在王府里进行享乐生活,每天飞鹰走狗,好不快乐,甚至为了买到一只鹰一条狗不惜花费重金,虽然他根据规定连襄阳城都出不去,根本就用不了几匹马,但是还是养了很多良马,其中有一匹千里马,来回南阳八百多里早上走天没黑就回来了,可是这样一匹千里马对他来说只是欣赏的玩具。

随着年龄的增长,朱祐材对于享乐这一套逐渐烦了,于是他喜欢上来修道炼丹,毕竟他父亲死得早,他想要通过这些仙丹长生不老。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根本不在乎钱,大把大把的钱往里面扔,王府里养了一群道士,整天乌烟瘴气。

就在朱祐材梦想着长生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把他惊醒了,兴王要到安陆就藩了。

兴王是谁?原来兴王名叫朱祐杬,他是明宪宗第四子,明孝宗的弟弟。他被封为兴王,本来明孝宗给他选择的封地是河南卫辉。不过兴王却不想去卫辉,他给出的理由就是卫辉因为经常闹水灾不好生活,兴建王府耗费巨大,因此申请封地改为湖广安陆州,那里有当年郢王梁王的旧王府,完全可以使用,不用朝廷再出钱了。

孝宗听到这个申请很高兴,因为这个时候朝廷确实经费困难,他还有一堆弟弟,实在没有那么多钱,因此毫不犹豫同意这个弟弟的申请。

安陆州距离襄阳不远也不近完全是两个地方,朱祐杬去安陆州,朱祐材住襄阳,两个人也搭不上关系,朱祐材为什么会害怕?

原因就在于朱祐杬提到的安陆郢王和梁王。郢王是朱元璋的儿子,被封到安陆,后来去世因为无子撤销封地;梁王是朱高炽的儿子,被封到安陆,也因为去世无子封地撤销,但是他们活着的时候,朝廷赐给了他们大量的田地,郢王死后,他的田地给了梁王。梁王去世后,因为朝廷没有藩王来这里,故此朝廷将这些田地都赐给了最近的襄王,让他负责管理。梁故得郢田宅园湖,后皆赐襄王。故此襄王得到了大量的田产,一时间成了巨富,根本就不用担心钱的问题,特别是朱祐材花钱如流水可是从没有缺钱用,这份遗产占了他一大部分收入。

而朱祐杬之所以放弃河南卫辉来湖广安陆州这个穷乡僻壤看中的也是二王遗产,他想要这份遗产故此极力申请前来。他一到安陆州马上向皇帝哥哥申请将郢梁二王的田产划给自己

朱祐材慌了,他绝不能容忍有人虎口夺食,把自己到手的财产要走,因此他马上反击。朱祐材表示这些田产是梁王继承郢王的,梁王去世后,英宗皇帝赐给了自己的曾祖父襄宪王,到如今已经经历四代,早已经不是二王的财产,并且有英宗的谕旨,不能划拨给兴王。

朱祐杬也不能让到嘴的鸭子飞走,马上表示,这些田产并不是赐给襄王的,而是英宗因为二王无后,朝廷没有藩王就藩安陆,无人祭祀二王,故此让就近的襄王代为管理,等到日后交给安陆的藩王的。

孝宗没想到本来图省事,没想到居然闹出了一件纠纷,连忙让大臣调查谁说得有理。结果大臣们个个是老油条,毕竟这两个藩王谁也得罪不起,而且这件事和他们无关,因此最后和稀泥表示二人都有理,英宗将这些田产给了襄王,因此襄王说得对;可是英宗并没有说赐给襄王,所以兴王说得对,还是请皇帝处理吧。

孝宗听了汇报气了半天,这可怎么解决?他有心向着自己的弟弟,可是又怕此例一开,这些宗室纷效仿拿着几十年前的纠纷找自己,最后他决定暂时不处理搁置起来再说。

皇帝迟迟没有处理意见,朱祐材和朱祐杬都等不了了,朱祐杬需要钱,毕竟他一个藩王开销巨大,光靠俸禄难以为继于是派人去抢占土地,抓捕襄王府在当地的官员。

朱祐材看了也不示弱,马上派人去抢回来也将兴王府的人住了回来,。就这样你来我往,今天你抓我的人将土地抢占,明天抢回来再把你的官员抓走。于是就这样短短时间先后抓了七十多家人,田产还是没有归属。

很快兴王和襄王互相争田产抓人的消息传播开来。明孝宗很是苦恼,早知道他就不派朱祐杬去安陆了,结果弄成这个局面,这不是给自己丢脸吗?就在他烦恼的时候,大理寺卿汪纶申请前往调解二王的矛盾,明孝宗听了很高兴忙把他派了去。

汪纶采取两边调解的办法,他先是对朱祐材表示,你和兴王比谁和皇帝亲?这些田产原本就在安陆,理应归兴王,你一味争夺,闹得不可开交,如果惹恼了皇帝,那么皇帝一定帮着兴王处罚你,难道你忘了凤阳高墙那些同宗了吗?不如就此罢手,把土地让给兴王,然后让皇帝给你一些补偿,也能避免灾祸。一说到这里朱祐材才猛然醒悟,是啊自己只看中田产忘了皇帝和兴王的关系了,如果真惹怒了皇帝,肯定倒霉的是自己,相比之下还自己的命重要,于是表示同意罢手。

随后汪纶对朱祐杬劝说一番,表示襄王已经同意罢手,将田产给你,你就不要再闹了,否则惹恼了皇帝,对你也没有好处。朱祐杬要的就是田产,既然已经到手他自然不会再闹,毕竟他也知道天威难测,皇帝要是发怒可是不管亲兄弟的。命以郢梁二王香火田地四百四十九顷先属襄府带管者改属兴府带管从王请也。

朱祐杬是皇子,是现任皇帝的弟弟,他丝毫不给面子,敢和朱祐杬争夺田产,可见朱祐材是个桀骜不驯的人。不过这朱祐材没有看到这位他敢对抗的这位藩王居然成了皇帝,因为明武宗无子,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成了大明新一任皇帝,而朱祐杬也通过大礼仪成了明朝皇帝,如果朱祐材活到哪天不知会有什么感想,毕竟他是在和未来皇帝争夺土地大打出手。

朱祐材没有等到这一天,因为他在弘治十七年就去世了,当时记载的是他只活了三十一岁,不过根据他出生在成化十五年的记载,他根本不可能活到三十一岁,最多二十四五。弘治十七年六月襄王祐材薨,王简王庶长子,母夫人张氏。成化十五年生,十七年封世孙,弘治四年袭封襄王,至是薨,年三十一。

朱祐材没有子嗣,他死后由他的弟弟朱佑櫍继承了王位,十多年后明武宗去世,那位和襄王府有仇的兴王的儿子朱厚熜成为了大明皇帝,对朱佑櫍来说末日顿时降临,毕竟他哥哥和皇帝老爸有过争夺土地大打出手的仇恨,因此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生怕有一天皇帝突然下圣旨处罚他们。可是就这样过了将近三十年,到了嘉靖二十九年,朱厚熜也没有襄王有什么表示。之所以这样或许是因为朱厚熜出生在这件事之后,朱祐杬从没有对儿子讲起,朱厚熜完全不知道,或许是朱厚熜知道但是他因为忙于和大臣斗争怎么给自己爹争取名分,暂时无法估计久而久之忘了这件事,总之襄王一族和皇帝一直相安无事。

嘉靖二十九年,朱佑櫍去世,他也没有子嗣,于是襄王府大宗断绝,最后由朱祁镛的次子阳山王朱见淓的孙子朱厚颎继承了王位。

朱祐材忙活了一顿,什么都没有留下,就这样变成了史书中的一个敢和未来皇帝争夺过土地的藩王。

责任编辑:zN_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