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雍正帝死因两大谜团至今未解,除了吃仙丹中毒,还跟这色字有关
2022-04-16 17:37:54 来源: 腾讯网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在整个“九子夺嫡”过程中,一向自诩“天下第一闲人”的皇四子胤禛大爆冷门,成为了大清帝国新任皇帝,雍正皇帝就此继位。但自此之后,朝廷上下乃至民间各地都有关于“雍正继位不合法”的各种野史传说,甚至有的说雍正是弑君篡权。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可谓是勤勉政事,为大清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就算如此,雍正皇帝却始终被这些负面舆论所包围。负面舆论的甚嚣尘上,引得正主都下场自证清白,雍正皇帝甚至亲自编纂了《大义觉迷录》,书中有这样的话“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天下之亿万臣民”,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委屈。

经过“九子夺嫡”的惨烈争斗之后,最终皇位的争夺集中在当时同父异母的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之间,当时胤禛走的是与世无争的“闲人”路线,而胤禵则兵权在握且很受康熙皇帝的喜爱,甚至在康熙六十年十月,康熙皇帝以“面授方略”为由召胤禵回京,在外界看来,皇位传给胤禵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是,就在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形势却发生了变化,康熙皇帝两次临幸皇四子的府邸,第一次就见到了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弘历,康熙对弘历青睐有加,“见即惊爱”,甚至做出了将弘历带入宫中抚养的决定,按照这个说法一定程度胤禛能继承皇位是占了儿子的光,康熙为了传位给弘历就必须先传位给胤禛。原本呼声极高的胤禵则再次被派往西北,继位之事形势突转。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于南苑猎场狩猎的康熙身体突然不适,无法参加原定于十一月十五日举行 的祭天大典,于是康熙让胤禛代行,自己则返回畅春园休养。此事被外界认为是胤禛皇储身份的默认,但事情也从这时候开始变得不正常,留在南郊参加祭天大典的胤禛连续三天上呈“请安折”,康熙皇帝的回复都是“朕体稍愈”,十一月十三日零时,康熙病重,传胤禛赶回畅春园。但是,就在胤禛赶去的路上,畅春园任九门提督负责安保的隆科多就当着王公大臣和诸位皇子的面口传康熙遗诏,传位于胤禛。但是,当胤禛赶到畅春园请安之时,康熙却留下一句“病势日臻之故”,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是觉得病重了所以召你回来。

康熙皇帝明明见到了胤禛,却不再提及传位之事,而且之前隆科多也只是口传遗诏,并没有书面的诏书。正是这些反常的情形,让雍正继位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夜,康熙皇帝驾崩,此后胤禛即安排胤禄返回京城,控制京城守卫,再安排胤祥和隆科多控制畅春园,运送康熙灵柩返京,回京后胤禛即命远在西北的胤禵交出大将军印回京奔丧,此外还专门授意年羹尧,关注胤禵的一切书信来往御旨朱批,此后才公布了那道被历史长久质疑的遗诏。

当然,历史上流传最广的说遗诏被篡改,胤禛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的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毕竟在传位这样的大事上,怎么可能只写“十四子”几个字,那么容易就被篡改呢,如今我们看到依照上面清楚写着“传位于皇四子胤禛”,而且还是满文和汉文都有的,所谓篡改之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学者推测,最大的可能性是,当时手握重权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在反复权衡之后,最终选择了站在胤禛这边,在胤禛继位的事情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才推动了时局变化,最终促成了雍正的继位。

雍正在位十三年,他前面是康熙皇帝,后面是乾隆皇帝,两位皇帝在历史上成就了大家熟悉的“康乾盛世”,而且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极长,加在中间的雍正就有些被忽略了,但事实上,正是有了雍正的承前启后,才能开启“康乾盛世”,虽然雍正在位不过短短十三年,但是十三年间,雍正勤政爱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除贱级制度,实现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人民的经济负担,并且大历整顿财政,促进人口增长,建立养廉银制度,平定罗布藏单津叛乱,整顿吏治,设立军机处,可以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雍正死得比较突然,史书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在处理完政事后,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次日凌晨就传出了驾崩的消息。雍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人们无数的猜想,衍生出了各种离奇的版本。

第一种来自于清朝的野史小说,还跟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关,说曹雪芹有一个知心恋人叫竺香玉,据说就是林黛玉的原型,竺香玉长相极美,能歌善舞,被雍正收入宫中,可是,竺香玉对雍正恨之入骨,于是趁侍寝期间刺杀了雍正。这个说法几乎没有可信度,看看热闹就好。

第二种说法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说的是在雍正年间,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朝统治,策划反清计划败露后,雍正下令彻查此案,引出了浙江文人吕留良的文字狱,案秀才曾静和文人吕留良皆被满门抄斩,但因为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在当时安徽乳娘家中幸免遇难。吕四娘悲痛欲绝,蛰伏于民间向高人学艺,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功,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吕四娘进入皇宫,砍掉了雍正的脑袋,为爷爷和族人报了灭门之仇。这个说法听起来很爽,但仔细一想也不具什么可信度。既然是满门抄斩就不会漏掉他的孙女,退一万步,即使百密一疏,真的有漏网之鱼,皇宫大院之内戒备森严,闯入皇宫刺杀皇帝哪有那么容易。

第三个说法倒是有一定的出处,出自于一段明朝真实的历史,据记载,明朝嘉靖皇帝经常鞭打宫女,其中有一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忍无可忍,某一日抓住时机将黄色绸缎勒住睡梦中佳境的脖子,可是杨金英太过紧张,不小心把绳子打了个死结,杨金英以为已经将嘉靖勒死了。但事后赶来的皇后传了一个叫许绅的御医经过六个小时的急救终于将嘉靖救活。这个故事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但是不是发生在雍正身上,只不过有人移花接木挪了过来,说雍正也是被宫女勒死的。这个低段位的传说也实在不能相信。

第四种说法是有一些学者考证得来的,根据雍正的发病状况,和死亡的突然得出结论,结论认为雍正可能是中风而死,这种说法被很多学者认可,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考证确认。

第五种说法算是目前可信度最高的一种,说是雍正在去世前的五年曾大病一场,之后雍正开始注意养身的问题,他写了手谕,在全国遍寻名医和术士到皇宫,帮他保养身体,后来两个道士进入了皇宫,一个叫张太虚另一个叫王定乾,两个人进宫后就劝雍正起丹炉炼丹。雍正笃信道教,在宫殿很多的地方都设坛供奉着道教的神明,他听取了两位道士的建议,让两个人负责为自己炼丹,并派人往圆明园送大量的炼丹材料。根据《活计档》记载,这五年时间往圆明园送炼丹材料达一百五十七次,驾崩之前的十二天内光铅一项,就运送了有200斤,他不但自己吃,还派人送给大臣吃(不知道大臣敢不敢吃)。

前面有提到雍正非常勤勉政事,他在位十三年间,不巡幸、不游猎,每天批阅大量奏折,在上万件奏折上写下了上千万字的评语,甚至在单个奏折上就有上千字的评语,因为政务繁重,雍正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只有在生日那天,雍正才允许自己休息一天。雍正真的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可也正是因为他太勤勉于政事,不免精神疲倦身体不适,而丹药可以缓解身体的这些不适症状,使人在短时间内亢奋,产生精神抖擞病情好转的错觉,所以被误认为对身体有好处。

雍正的死还跟色字有关,当时雍正的帝位走向正轨后,多少有点闲工夫,都说饱暖思淫欲,皇帝也不例外,这时候他贪图女色的毛病就犯了,当时朝鲜使者在写给国王的《承政院日记》里,就有这么一段话:“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年且六十,其死固宜。”这都是别国人给雍正泼脏水,所以这话也有很高的可信度。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因吃丹药而暴毙,其中包括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帝王希望通过服药道教的仙丹实现长生不老,结果常常因此而中毒。因此有人推测雍正对丹药产生长期的依赖,从而导致了慢性中毒,在病发后又继续服用丹药,所以才导致了暴毙。

如果雍正没有那么早亡,如果她也可以像他的父亲以及他的儿子那样长寿,在外可以长达60年的话,说不定清朝寿命也会再有延长,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雍正选择了错误的养生和治病方式,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暴亡,给后世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又一个谜团。

责任编辑:zN_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