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陈昌浩见刘华清字写得好提拔他当科长,后来陈历经坎坷刘成就很大
2022-04-16 17:18:24 来源: 腾讯网

距离老家不远的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长新村戴家庄,原来的地名叫汉阳县今山镇长新村戴家庄屋,地处江汉第一山——九真山脚下,毗邻京港澳高速公路。有一座传统的砖瓦结构房屋,从上面书写的“陈昌浩旧居”便知便是红军时期叱咤风云,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的“三驾马车”之一,曾经担任过红军总政委的陈昌浩的老家,他为红色根据地的建立与红军的发展壮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在陈昌浩老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名叫九真山,严格来说是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一个小山包,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山包终年苍松翠柏,泉溪淙淙,在野花盛开、百草丛中,树立着一座平平的墓莹,那便是陈昌浩之墓,在墓碑的一旁边,有一座格外显眼的石碑,上面雕刻着“陈昌浩革命生涯”,落款为刘华清。

大家可能会问,刘华清的成就很大,是后来成为正国级干部的领导人,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为陈昌浩的纪念碑题字呢?

原来,刘华清将军,湖北大悟县人,年幼曾读三年私塾,善毛笔楷书。13岁参加秘密农民运动,曾任儿童团团长、少共团委书记。他当上红军的时候,正是典型的“红小鬼”。有一次部队休整的时候,他在地上写画着一些字,恰好碰到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看到他在地上写的工整笔画,就问问:“你干什么的?”刘答:“曾当地少共书记。”

看到他写的字迹,于是,吩咐手下取来一份文件与几份传单,叫他照此刻印。刘华清立即照办,便埋头干了起来。不出半天功夫,不到半天,传单即印好下发,字迹工整,油墨飘香。陈昌浩见之大惊喜,对在场的所有的人说:“人才!真的是人才呀!”

刘华清将军当年刻写的宣传品

要知道,当时红军队伍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字写得好的文化人,尤其这么小小年纪有如此刚劲的笔法,因此,立即命令手下对他进行工作调动。随后,刘华清便在红军的总部任职,先后担任文秘、机要、宣传等工作,印过宣传单,画过领袖像,创办过《战士报》。由于他作文快捷,刻字亦快捷,在蜡版上著文,操笔立就,一字不改,有红军“笔杆子”之美誉。深得陈昌浩这位红军总政委的喜欢。

许多年后,刘华清说,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刘华清在红军队伍中成长很快,先后任组织部长、军分区副政委、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刘华清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政委,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后来又授予上将,成长为正国级领导干部。

再说这位红军总政委陈昌浩,可谓是历经坎坷,他参与并指挥了著名的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他领导这支仅次于中央红军的主力红四方面军,成为特别是进入川北苏区后,指挥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军实力不断壮大,与江西苏区长征过来的红军相比,其实力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陈昌浩达到人生的巅峰时期。

然而,由于当时的战局发生变化,这支队伍改称西路军,作为一把手的陈昌浩的命运就在这里拐了个弯。他率领队伍进入河西走廊后,无日不战,一日数战,,最后两万精英,喋血大漠,兵败祁连。从此,陈昌浩黯然失色。当他只身回到延安的时候,神情沮丧,穿了一身皱巴巴像从腌菜坛子里抓出来的灰单军衣,就像当时刚从国统区跑过来投奔延安的穷学生。

此时的陈昌浩进了延安的窑洞见到了老领导,声音便倏地哽住了,满脸涌上了羞愧,眼中泪水盈盈,随后留下一首《兵败抒怀》的诗写道:

壮志匡神州,拔剑扫妖氛;勇士战场死,祁连葬英魂。

全军沉血海,敢顾家与身?痛悼诸战友,长风万里行。

耿耿怀大义,凛凛报国心;不求垂青史,愿作铺路尘。

悲愤碎肝胆,革命倍艰辛;抬头望宇宙,歌罢泪纷纷。

陈昌浩,这位曾统率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统帅,从此便在中国革命的军事舞台上销声匿迹,渐渐为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了。随后他陆续担任了一些宣传科长兼教员,以“待罪”之身开始了漫长的“检讨生涯”。后经组织安排前往苏联治病,开始了他十多年漫长的异国生涯,先后当过采石工、消防队员;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获“卫国战争奖章”,战后主编《俄华辞典》。

建国后陈昌浩回国,担任副部级干部,后来回到这个汉阳老家,在那里见到数百名当年的红四方面军部下——他们当时已为解放军高级将领。他眼含热泪向他们致歉,独立承担西路军失败的责任。即便如此,后来很快受到冲击,最后含冤去世,后来组织给他平反昭雪,并在他的老家兴建故居供后人瞻仰,而几十前他称赞很有才,并亲自提拔的小红军刘华清,那时已经是正国级领导人了。刘华清将军亲笔为刘华清的旧居题写碑文,陈昌浩若泉下有知,当可开颜一笑了。

本文参考文献:《刘华清回忆录》

责任编辑:zN_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