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背水一战,项羽破釜沉舟,怎么马谡就不行了
2022-04-15 18:45:02 来源: 腾讯网

兵法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根据这一军事理论,韩信的背水一战赢了,项羽的破釜沉舟也取得了成功,却为何三国马谡守街亭所采用的“居高临下”的策略却成了笑话?置之死地而后生,历史上有两次经典的实践:一次是汉初,名将韩信率军出井陉口攻赵,他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背水结阵迎战赵军,赵王闻报,便嘲笑韩信犯了兵家大忌,竟将军队置于死地。双方交战,结果韩信大败赵军,取得胜利。

还有一次也发生在同时代,主角是大名鼎鼎的项王项羽。项羽在与秦兵的巨鹿之战中,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大败秦将王离。有了前两次的辉煌胜利,后人开始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尝试运用这一策略。

到了三国时期。又发生了一次经典战例,马谡守街亭之役。

马谡到街亭,发现这个地方并不好守,于是决定放弃平地,到山上屯兵。

副将王平提醒他:“若魏军绝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马谡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军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

咋一听,马谡说得有理啊,深合兵法之道。

结果……一塌糊涂,不忍细说。马谡到底败在哪里?前人明明已经成功过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到他这怎么就不灵了呢?

我们不妨把马谡和项羽、韩信的两个成功案例做比较来寻找答案。

一、马谡对比项羽。(好像不是一个档次啊。)

项羽的“破釜沉舟”是发生在著名的巨鹿之战,这也是项羽的成名之战。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资治通鉴》

项羽把渡河的船都凿沉了,做饭的锅也砸了,把士兵推向了有死无生的绝境。在后退无望的情景下,士卒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咋一看,和马谡用兵有异曲同工之妙。仔细分析,项羽的成功要素中至少有两点是马谡所不具备的。

1、统帅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力和指挥力。

项羽出征途中杀了上将卿子冠军宋义立威,全军震动,莫敢不从。项羽本人勇冠三军,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指挥能力都绝对令人信服。在项羽统帅得到军队中还有项家军的绝对主力“八千子弟兵”,兵强将勇,项羽统领这支军队如臂使指,得心应手。

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资治通鉴》

好家伙!连诸侯见项羽都是不敢仰视,连滚带爬的。这样的权威才能带出无坚不摧的铁军。

试问马谡有此权威吗?

2、项羽知己知彼。

乃遣当阳君、薄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资治通鉴》

项羽并不是上来就和对手搏命,而是先遣二万部队过河与敌接战。“战少利”,先头部队已经取得了局部的优势,项羽心中有数了,于是引兵悉数过河,破釜沉舟,一举歼敌。可以看出项羽用兵粗中有细。

马谡呢,单问一句你知道魏将张郃有多厉害吗?哪里的自信能凭一个俯冲就能冲垮魏军?

不知己不知彼,不败才怪。

总结:项羽的成功是实力上的绝对碾压(不是兵力哟。),虽然敌众我寡,然而兵强将勇,将领使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出了全体将士的勇气和意志,战力倍增。

项羽马谡比不了,再看看马谡和韩信的对比。

二、马谡对韩信

韩信把士卒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是著名的背水一战。

项羽的用兵以勇取胜,韩信自知没有这个实力,于是在背水一战中掺杂了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佐料,奇正用兵,虚实结合。

韩信命一万军队故意背对河水,排成一字阵势引诱赵军;同时又派两千轻骑兵,每人拿一面汉军旗帜,连夜绕到井陉口山背后,待第二天汉军和赵军展开激战,乘赵军军营空虚的时候,让两千汉军突袭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

背水一战并不是字面上的那么简单和单纯,韩信计中套计,故意露出破绽以诱敌,实则背后偷袭,重拳出击。

兵法讲究“奇正”。韩信以背水列阵的那一万兵为“正”,在正面战场和敌人甩开膀子硬钢。而以两千骑兵突袭赵营为“奇”,敌人在正面战场全力以赴的时候,决想不到老营会被包抄。

总结:韩信背水一战有虚张声势,弄虚作假的嫌疑,背水的一万士兵是诱饵,突袭敌营的两千骑兵才是取胜的关键。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马谡初上战场(以前可能打过一些小仗,首次独当一面。)还是太稚嫩和单纯了。

居高临下本没有错,错的是他只有一锤子的买卖,一旦不成,没缺乏后续的预备方案和补救措施。

还有一点疑问,马谡是不是把公式背错了?他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所设计的“屯兵山上”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死地啊?

何为“死地”?兵法云: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韩信和项羽背后是河水,不拼死一战,后退会被水淹死,毫无生存的几率,只有向前。这符合置之死地的定义。而马谡方面呢,士兵一旦交战不利,会本能地后退往山上溃逃。虽然山上被敌人断了汲水道,上去也是难逃一死,可总比立马就死要好得多吧?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但有一线生机谁愿意搏命。

兵无常势,马谡生搬硬套,把条件设定错了,谬矣。

责任编辑:zN_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