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湖北的盘龙城遗址是楚国的首都吗?出土竹简《楚居》给我们线索
2022-04-15 13:05:39 来源: 腾讯网

1954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盘龙城遗址。这是一个商代晚期的遗址,发现了城市遗址、宫殿等大型建筑和许多高级贵族的墓葬,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和石器,从出土的文物的风格来看,盘龙城遗址和中原的殷墟遗址十分相似。许多人将盘龙城当做是商朝人在南方建立的一个军事据点。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

另外,盘龙城也是一个青铜冶炼基地。许多学者猜测,商朝人为了得到南方的铜矿,于是大规模向南方扩张,最终在盘龙城建立了一个军事据点。此后,南方的铜矿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北方进行冶炼。盘龙城为商朝青铜文明的繁荣提供了原料上的保障。

不过,当我看了竹简《楚居》后,我开始怀疑以上的说法。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时代的竹简,其中就包括《楚居》。2010年,清华大学就公布了《楚居》的简文研究成果。《楚居》是楚国人写下的史书,主要记载了楚国早期的迁徙和世系,其中纠正了《史记·楚世家》的一些世系错误。

楚居竹简

《史记》将楚国的祖先追溯到了颛顼,并认为颛顼是黄帝之子。楚国的确和颛顼有关,屈原在《离骚》中也说“帝高阳之苗裔兮”。然而,说颛顼是黄帝之子就明显受到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了。汉朝的刘氏自称是黄帝的后人,也就是说汉朝所有民族祖先都是黄帝之后,形成了万系一宗的统一谱系。

不过,根据出土的竹简来看,楚国的先祖,主要是先老童和祝融。祝融的后代又分化出了六姓,芈姓只是其中之一,而季连就是芈姓的始祖。所以《楚居》就是从季连开始说起。实际上在《楚居》之中,季连已经演变为了一个部落的称号。

楚人早期不断进行迁徙。季连从祝融分化而出的时候,居住在騩山。根据《山海经》记载,騩山位于西北青海一带。《西山经·西次三经》记载:“三危之山又西一百九十里,日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这里的神耆童就是先老童。郭璞注:“耆童老童,颛顼之子。”可见,楚人的祖先最早居住在西北一带,和大禹的来源一处。

后来又迁徙到了穴穷、乔山,爰波、汌水、方山等地。以上的地名都已经难以考证,不过基本位于汉江一带。在汌水、方山时期,楚国人和商朝人有了正式的接触。《楚居》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楚人为何能够见到盘庚的儿子呢?

《诗经·殷武》记载:“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也就是商朝在后期对荆楚发动了战争,在商朝强大的武力支撑下,荆楚选择了臣服,于是才出现了“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的句子,也就是楚一度成为了商的诸侯。

从《楚居》的内容来看,商朝和楚国是实现了和亲,商朝将妣隹嫁到了楚国。从此,商朝和楚人之间的关系就紧密了起来,商朝的文化开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了楚国,使得楚国的文化风格越来越趋向于中原。

为何商朝要征伐楚国呢?似乎楚国和夏朝的后裔有一定的关系。《国语 周语上》 记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可见祝融和夏朝是有联系的。后来楚人不断迁徙,可能是受到了商朝的不断追击。在祝融一族中,还有昆吾这个部落,而昆吾正是夏朝的方国之一。《国语 郑语》说:“昆吾为夏伯” 。《墨子 耕柱》 中说“昔者夏后开使蜚廉采金於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可见昆吾是夏朝冶炼青铜的地方。在《诗经·商颂》中又说“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也就是让楚人臣服后,让他们建立都城,管理大禹的后代。

盘龙城遗址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楚人最早是夏人的一个支系,后来夏朝被商所灭,夏朝的残余势力有的退回西北,成为周人;有的向江汉一带南迁,也就是祝融这个支系。其中夏桀也南奔南巢。后来商朝不断向南征伐,于是楚臣服于商朝,于是两国通婚,商朝文化开始影响楚国。

这个盘龙城遗址,正是楚国在这个时期的都城。到了周灭商时期,楚人又主动和周联合,《楚居》记载为“子事文王”。之后,楚人又北迁到了荆山(大约在襄阳一带),开始在这里创造新的事业,而盘龙城也就是开始走向了衰落。

欢迎关注公众号:北斗维斟。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北斗维斟”,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

责任编辑:zN_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