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八旗子弟参加科举,先学骑射再读四书五经,这也太难了
2022-04-15 12:21:16 来源: 腾讯网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身世背景的人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他们乃至于整个家族由卑微走向富贵的必经之路。

清朝在入关之后,为了笼络中原的读书人,巩固统治基础,也实行了科举考试制度。从顺治三年正式开科,到光绪三十一年背废除,清朝实行了259年科举考试制度。期间,无数中原读书人走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一部分“过五关斩六将”后脱颖而出,考中进士、举人后步入仕途,走上人生巅峰。

那么,八旗子弟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呢?

其实,在清朝入关之初,八旗子弟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顺治八年,在吏部的奏请下,顺治皇帝批准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此后,八旗子弟也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这条道路进入官场。

最初,考虑到八旗子弟对汉文的掌握还不成熟,无法和中原读书人同场竞技,因此顺治皇帝采取了分榜录取制度,即满洲、蒙古为一榜,为满榜;汉军、汉人为一榜,为汉榜。满榜只需要考试满文或蒙古文一篇,难度远低于汉榜。八旗汉军也仅仅考书艺二篇、经艺一篇;入关通经义者,则增加考书艺(书法)一篇。

显而易见,这是对八旗子弟,尤其是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特殊优待政策。由此,顺治九年和顺治十二年,还产生了两位满榜状元:麻勒吉(满族正黄旗人)和图尔宸(满族正白旗人)。

然而,到了康熙时期,八旗子弟的“好日子”结束了。康熙皇帝废除了分榜录取制度,规定所有的八旗子弟和中原读书人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这样一来,中原读书人的优势变得十分明显。

而且,对于八旗子弟而言,他们不但要像中原读书人一样熟读四书五经,苦练八股文章和书法,还需要练习骑射。因为,清朝向来认为骑射为立国之本,不愿意让八旗子弟荒废骑射。所以,康熙皇帝特别做出一项规定,为参加乡试的八旗子弟额外准备了骑射科目。所有考中举人的八旗子弟,必须通过骑射。如果这名八旗子弟的骑射成绩太差劲,那么本人和监射官都要被治罪。

从此以后,八旗子弟需要先学习骑射,再熟读四书五经。这就意味着,科举考试制度对八旗子弟开启了“地狱模式”。

这也太难了吧?

不仅如此,清朝也没有在录取名额上对八旗子弟进行倾斜。

康熙八年,康熙皇帝规定全国举人名额,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各取10名,总数为30名。当时,全国按照举人名额的多少,分为大、中、小省三等。八旗子弟的名额与贵州省一样多,属于第三等小省,约为江南省(83名)的三分之一。

康熙年间,全国八旗成年男丁约为70万人。如果有三分之一的成年男丁参加乡试,总数为23万人。23万人中有30名举人名额,录取率为0.00013,基本上就是万中取一,录取率远远低于今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各省的录取率。

由于在科举考试中未能享受优惠政策,八旗子弟鲜有考上进士者。数据显示,清朝一共举行了102 科科举考试,共产生进士23684名,其中八旗进士只有1408 名,占进士人数的5. 94%。我们查看清朝进士名录,翻来翻去都是汉人名字,这就是原因所在。

清朝为什么不愿意在科举制度上出台一些政策,对八旗子弟进行优待呢?

一方面,是因为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就是中原王朝选拔官吏的传统方式。清朝入关后,需要笼络和团结中原读书人,便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并保证中原读书人在这项制度上的权益,以此获得他们的支持。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清朝向来认为骑射为立国之本,并不希望一大批八旗子弟为了准备科举考试,荒废了骑射本领。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舍本求末”之举。

当然,八旗子弟没在科举考试制度上“占便宜”,并不意味着堵塞了向上的道路。事实上,八旗子弟有很多做官的途径,比如说,他们能够通过世职承袭的方式做官,可以通过八旗官学的方式做官。我们很熟悉的清朝中期名臣和珅,虽然参加科举名落孙山,但依然依靠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的身份,进宫当了三等侍卫,从而开启了飞黄腾达的官场生涯。

遗憾的是,尽管八旗子弟得到各种优待,却不思进取,游手好闲,过起了享乐生活,一代不如一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清朝的衰败。以至于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子弟没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导致皇室无人可用,只能任用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担任要职。

责任编辑:zN_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