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朱元璋大宴功臣,众人高兴赴宴,刘伯温看到菜后却说,大家必死
2022-04-15 08:44:32 来源: 腾讯网

在明朝时朱元璋一统天下的诸多谋士里,刘伯温在建立大明朝的过程之中,有着功不可没的成就。但是,伴君如伴虎,凡是在奋斗过程之中,还未荣登帝王之位的领导者,都是打着并肩作战、上下齐心、视死如归的口号,一旦成功上位,就会对那些功高盖主之士,采取提防压制策略。那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后呢,也是毫不例外。

他想到会危及他子孙后代的帝位,所以在一次宴请功臣的鸿门宴上,暗藏杀机,正当群臣在为赴宴欣喜若狂之际,刘伯温凭借多年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职业病,单纯从菜品上就初见端倪,早已洞彻此次赴宴的危机。但圣命难违,他也只能惴惴不安入宴。

汗马功劳

每一位成为帝王的天选之子,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之中,都会有无数的门客与谋士,在纵横捭阖的政治江湖之中,占据重要的核心位置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宁愿屈尊。吴国、齐国为征求项橐这位聪慧神童,不惜在村野山间苦苦寻觅,最终因齐国的士兵抵不过吴国的争夺,得不到就毁掉,让年仅12岁的项橐被杀害而死。都可以看得出谋士的地位可见一斑。

朱元璋这位草根崛起的明朝开国皇帝,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那他荣登帝位的崎岖不平逆袭之路,可想而知有多么艰辛万难。自幼双亲早逝,孤苦伶仃,家世艰苦,在父母和兄长离世后沦落为乞讨者。沦落到去寺庙讨斋饭的地步,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加之,元朝的衰落,让穷苦百姓人家颠沛流离,死伤无数,各地方纷纷揭竿而起,组建反抗暴政的红巾军。上下齐心,其利断金,这一曙光的崛起,很快就搞出了名堂,弄出了大阵仗。

朱元璋也深刻意识到,只有国之安康昌盛,家才能有安稳福康,温饱无忧,他也毅然决然投身其中。当然,在朱元璋走向明朝开国皇帝的这一路之上,富有小诸葛盛誉的刘伯温绝对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刘伯温受家世熏陶培养,从小就天赋异禀,聪敏好学,为人也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淡泊名利之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作为当时仕途的一股清流,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但也因与时局格格不入,遭受排挤,多次气愤辞官。朱元璋当时正急需像刘伯温这样的能人异士助他一臂之力。便多次拜访,恩威并济。刘伯温也认可他的所作所为,最终为他所用。

在四处征战的多次关键性战役中,刘伯温提出的种种谋略,都极大的帮助了讨伐的胜利,无论是顺风局,还是逆风局,都能化险为夷,还在一次对阵陈友谅的紧迫时局下,权衡利弊,各位将领针对应战与避敌的不同意见下,迟迟不肯下决定。

此时刘伯温给出了锦囊妙计,并演算出切实可行的举措,诱敌深入,伏击大获全胜,势如破竹,这一漂亮的翻身仗后来就是被称之为“龙湾之战”的著名一战。顺利铲除心中大患,朱元璋也信心倍增,接连胜仗不断,最终于南京建立起明朝。

时年1368年,朱元璋也像历朝历代皇帝一样,刚刚建国初期,为了平定稳固百姓,广施恩惠,让原本民不聊生的百姓,也感受到新王朝的曙光与安定,才能更好拥护,稳定江山,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对于立下赫赫战功的各位出生入死的同袍功臣,朱元璋也大肆封赏,唯独对战功显赫,卓越贡献的刘伯温,没有给予匹配的地位与权势。同时,朱元璋向所有的功臣都发放了一封请柬,声称自己几日后将在新盖的庆功楼宴请诸位,以表感谢。

赴鸿门宴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相比起获封之后逐渐嚣张膨胀的那些大臣,刘伯温知人识人,他明白朱元璋的心性早已在这么多年的征战中扭曲了,他深知这次的宴请群臣的佳宴,是一场有去无回的鸿门宴。朱元璋的此举,就是为了借机除掉这些人。所以正当其他大臣还得意忘形的认为这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款待而吹嘘不已时,刘伯温早已在权衡全身而退之策。

怀着惴惴不安的忐忑心情,刘伯温也只能按时赴宴,当他看见宴请的菜品里有兔肉、狗肉的时候,更是早已印证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深意。因此,刘伯温暗中对自己身边的贴身随从说道,今天这场宴会,想必大家都要命丧于此。

但刘伯温既然敢来,就是料定了自己能够虎口脱险,果然,刘伯温捋着胡须,灵机一动,便想出了脱身之法,他和随从就在朱元璋起身时,借机跟随一同离开。

他们刚离开不久,宴请功臣的庆功楼顿时浓烟四起,大火瞬间犹如火蛇一样,攀附而起,直冲楼顶,楼房霎时倾倒,火势不可控,那些在畅享正酣,觥筹交错的大臣无一生还,全部葬身火海,化为灰烬。连同着他们的建功立业的每一步丰功伟绩,一同烟消云散在那场大火之中。

激流勇退

对于那场葬送百官的大火的原因,民间流传着是朱元璋蓄谋已久,庆功楼是特意命人采用易燃极薄的木材搭建而成,当朱元璋离席之后,命令手下打翻酒库,故意引燃的。

至于民间的传说,没有根本的考究,也只是当时百姓们的一种猜测。同样,这也正好给刘伯温提了醒,鸿门宴死里逃生之后,刘伯温也彻底明白了朱元璋要赶尽杀绝,将威胁他帝位的一切阻力,彻底扼杀在萌芽时期。

自知逃的了初一,逃不过十五,虽说此次能全身而退,但是下一次不知是何缘由,就会莫名丢了性命,于是刘伯温主动请辞,假借身体老弱,病痛缠身之由,向朱元璋申请辞官告老还乡。

最初,朱元璋也是拒绝的,并派御医前往一探究竟,为此刘伯温也是煞费苦心,故意冷水沐浴,站在寒风之中,让自己染受风寒,才能在御医诊治时,呈现虚弱脉象,加上演技的加持,将大病将死的状态展现的惟妙惟肖,最后终于蒙混过关。

三番五次的上奏请辞,最终如偿所愿。想必朱元璋迟迟不肯放他走,也是怕放虎归山,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刘伯温能全身而退,也要得益于他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能力,加上他奥斯卡影帝般的演技。

总结

由此可见,帝王多无情、多猜忌,高处不胜寒,想要居高位,必定要有掩藏锋芒的能力,居功不能自傲,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得以保全的万全之策,总之,切莫贪权,学会释怀,方能功成身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