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周朝第二位帝王是谁,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会爆发三监之乱
2022-04-14 07:30:06 来源: 腾讯网

武王伐纣之后,将朝歌交给了殷人——纣王之子武庚管理,但为了防止殷人叛乱,于是在其周围安排了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史称“三监”。周武王去世后,长子姬诵继位,之后三监与武庚结盟造反,史称“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

根据史书记载,三监造反的原因在于周公摄政代行王事,由于周公旦是武王四弟,管叔是三弟,按照兄终弟及的排序,应该是管叔摄政才对,于是管叔内心不满,认为周公旦篡改了周武王的遗命,从而散布流言“公(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姬诵)”来污蔑周公旦,最终演变为与武庚结盟武力造反。

但三监是姬周王族,灭商建周的既得利益者,真的会因为周公摄政而与武庚结盟造反吗?其实,史书还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答案,与周朝第二位帝王有关,只是隐藏得太深了。

周武王去世时,长子姬诵年纪还小,史书没有记载武王如何安排托孤大臣的。不久之后,周公旦就以成王年幼与“恐诸侯叛周”为由摄政,一个人垄断了朝廷大权。

按照正常逻辑,周武王安排的托孤大臣不可能只有一个,而是应该安排几个,让彼此互相牵制,由此来稳固周成王的统治地位,这是古代的帝王权术,比如刘备去世时的托孤大臣也不是诸葛亮一人。

但事实上,周公成为“摄政”的过程非常顺利,“周初四圣”之三的姜子牙、召公奭、太史佚等似乎都没有反对。如果当时托孤大臣有多个,那么他们为何不反对周公旦大权独揽,是心甘情愿地将权力交给周公,还是其中存在特别的隐情?其实,并不是姜子牙等人甘做绿叶,眼睁睁地看着周公攫取大权,而是当时周公已经称王。

关于周公称王,尽管儒家坚决不予承认,但史书上的种种迹象表明,周公还是称王了,不信请看以下三段历史记载。

首先,《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三监之乱后,周公立即亲征,九弟康叔参与平叛。平定叛乱后论功行赏,康叔就被改封在了商都朝歌一带,建立了卫国,于是他就被称为“卫康叔”,《康诰》讲述的是卫康叔的事迹。

周成王是卫康叔的侄子,周公旦是卫康叔的四哥,因此“王”说“朕其弟”,其中的“王”显然就不可能是周成王,只能是周公旦。

“孟侯”的意思是诸侯之长,诸侯之中的老大,那么排行第九的卫康叔为何能被称为“孟侯”?周公旦有兄弟19人,当时伯邑考、周武王已经去世,老三管叔、老五蔡叔、老八霍叔造反,因此卫康叔之前只有四哥周公旦、六哥曹叔、七哥郕叔。曹叔与郕叔没有参与平叛,注定成不了“孟侯”,但周公排行老四,在平定叛乱中功劳最大,因此鲁国理应称为“孟侯”才对。可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周公已经称王,所以不将周公与鲁国计算在内,于是卫康叔才成为“孟侯”。

其次,《尚书·金縢》记载:“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

周武王去世后,“三监”散布流言说周公可能对年幼的成王不利,于是周公旦向姜子牙、召公奭解释:如果“我之弗辟”,将没办法向先王解释。

问题在于,其中的“辟”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中说“辟,法也”,意思就为“如果我不惩罚三监”,但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意思是“君主”,意思就是“如果我不称王”。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对姬诵)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如果“辟”为“法”之意的话,这句话就说不通,但如果是“君主”之意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将恢复你的君主身份”。

第三,《荀子·儒效》记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

荀子说得非常清楚,即因为担忧诸侯反叛,于是周公旦把周成王藏匿了起来,然后自己继承了周武王的王位。之后,周公旦心安理得地履行天子之职,处理各种天子政务。

通过上述记载来看,周公的确已经称王,但如果周公称王的话,为何除了三监之外没有重臣反对?尤其是姜子牙,他是周成王姬诵的外公,女儿邑姜是周武王正妃,因此周公称王对他利益损害最大。事实上,周公不是篡夺称王,而是合法性的继承王位,是西周第二位帝王,所以姜子牙等人才没有反对。

《逸周书·度邑》记载:周武王对周公旦说:“乃今我兄弟相后.......”叔旦恐,泣涕其手。

武王克殷之后,由于殷商残余势力仍很强大,天下局势非常复杂,因此让周武王夜不能寐。周武王病重后,考虑到姬诵难以处理复杂且险峻的局面,为了姬周江山考虑,于是对周公说“兄弟相后”,也就是兄终弟及,传王位于周公。对此,周公旦“恐”,然后“泣涕其手”。

搞清楚周公旦称王的事实,就更能明白管叔等人为何要与武庚结盟造反了。

管叔排行老三,周公旦排行老四,按照兄终弟及的排序,怎么也应该轮到管叔,而不是周公旦。但周武王跳过管叔,直接传位周公旦,给管叔的伤害性与侮辱性都很大。

如果周公旦只是摄政,管叔还可以拉拢政治盟友,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让周公旦下台,但周公旦称王后,管叔几乎就没有机会染指王位了,而想要实现政治野心,唯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行,因此才会孤注一掷的与武庚结盟造反。

最后,在七年之后,周公为何又传位姬诵?

笔者认为,周公旦的身份比较尴尬,他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死时三哥管叔在世,因此论兄终弟及的话,应该轮到管叔继位而不是他;同时,周初政治形势比较复杂,内部可能存在管叔派系、周公旦派系、姜子牙派系、召公奭派系等,彼此对抗又合作,说到底周公旦称王缺少足够的政治支持。在这一形势下,周公继位之初可能就表态“暂代王位,之后传位姬诵”,最终或是因为道德高尚主动让位,或是因为政治斗争被迫让位。

由于西周江山又传到姬诵手上,而周公旦的确功勋卓著,因此史家在书写这一段历史时,为了正面描述周公旦,于是就用“摄政”来说明周公称王才有的权力,却又含糊地盖过了周公称王的事实。尤其儒家正统地位确立之后,因为周公是儒家体系中的人臣之极限、人臣之楷模,没有污点的千古圣人,所以儒家自然不接受“周公称王”这一“污点”,于是秦汉之后史书对周公称王几乎只字不提,也坚决的否认。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等

责任编辑:zN_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