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如果韩信采纳蒯彻之言,能否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2022-04-12 21:20:06 来源: 腾讯网

蒯彻是秦末著名的谋士,也是一个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低估了的人。他身上带有典型的战国时期纵横家特征:有胆略、有学识、言辞华丽、雄辩滔滔,甚至在斧钺加身时还能保持着一点幽默。曾经在韩信军事生涯巅峰的时候劝韩信坐山观虎斗,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被韩信拒绝。数年后,韩信惨死未央宫,留下最后一句话“悔不听蒯彻之言,死于妇人之手”的感叹。那么,韩信如果听从蒯彻之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三国时代是否会提前到来呢?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有史料分析,恐怕很难如蒯通之愿。

一、天时不利

所谓天时,看似高深莫测,实则有迹可循。远的不说,单说刘邦与项羽这两位。刘邦以亭长布衣之身,率沛县贩夫走卒之众,一呼百应。西进咸阳,强大的秦帝国轰然倒塌,这就是天时在彼。非刘邦如何,暴秦失天下民心也。

项羽世家子弟,为副将增援邯郸。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数万之众打败秦大将章邯数十万之众。项羽神威凛凛,令诸侯丧胆。彭城之战,项羽3万骑兵千里回援,大破刘邦56万人马,此时天时在彼。

而此刻的韩信,以赫赫战功威震天下,风光无二。此刻的时局,波诡云谲。刘项双雄对峙,刘邦略占上风。诸侯实力派中,英布已经归降刘邦,只有韩信、彭越各怀鬼胎。彭越与刘邦虽无深交,但与项羽却势不两立。韩信与英布彭越平日素无来往,又没有裂土封王的筹码。一言以蔽之:韩信能给予英布和彭越的,刘邦都能给予。刘邦能给英布和彭越的,韩信却给不了。若与刘邦决裂,英布彭越必然站在刘邦一方。韩信用兵如神,对局势当然了如指掌。他坐山观虎斗,看似可行,其实无关大局,刘邦胜利的时间推迟一些、代价略大一些而已。他若顺应大势南下参战,天下一统,必为开国元勋。因此权衡之后韩信谢绝蒯彻之谋,理所应当。

二、地利不占

蒯彻献计之时,韩信已经占领齐国。如果韩信图谋自立,环顾周边地区,北有代国、燕国,西有赵国、南有楚国,堪称四面皆敌。齐国疆土多平原少险阻,无天然屏障。战国时期,弱小的燕国在乐毅带领下突袭齐国,竟然在一年之内下70余城,齐国险些亡国。作为职业军人,韩信绝不能在如此险恶的地理形势下与刘邦翻脸。

退一步说,韩信若想自立齐国进而三分天下,首先也要向西进军,以太行山为屏障,将赵国疆域收入囊中。然后向北扫荡,安定燕代之众,解决后顾之忧,然后才可能陈兵边境,觊觎中原。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一切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三、人和没有

人和,是韩信最大的命门。刘邦起兵前在沛县即左右逢源,颇有人望。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樊哙是刘邦的铁杆追随者。起兵后得到张良、陈平、灌婴等一干文武相助。项羽有8000子弟兵做基础,楚国后裔纷纷依附,巨鹿之战诸侯纷纷投靠。唯独韩信不占人和,早年背井离乡,转战南北好不容易被刘邦重用,无奈两次又被刘邦在睡梦中夺取兵权。韩信手下大将曹参、灌婴都是刘邦亲信,刘邦多次征调韩信手下军队支援中原战场,曹参始终岿然不动,其中用意昭然若揭。齐国旁边是赵国,赵王张耳是刘邦的儿女亲家。张耳之子张敖娶了刘邦和吕后独女鲁元公主。韩信若有异动,赵国会第一个出兵讨伐。可怜韩信,不知道是性格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多年统兵并没有培养出几个铁杆心腹来。

天时、地理、人和都不占,韩信不敢采纳蒯彻的建议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采纳蒯彻之谋,恐怕没等刘邦攻过来,韩信就被手下人装进囚车了。韩信是军事天才,刘邦是政治高手,刘邦早已布好局,这是韩信不敢异动的根本原因。

至于蒯彻建言,出发点没有问题,或惜韩信之盖世雄才、或不屑刘邦一无赖问鼎天下、或自诩王佐之才欲假韩信之手一展抱负。总之,结合当时的具体形势,蒯彻的三分天下只是一厢情愿。数年后,刘邦杀韩信却放过蒯彻,后者还做了曹参的宾客,两个昔日韩信的部下也算再续前缘,寿终正寝。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