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对学生严惩,骂皇帝昏庸,害恩人家破,死后百姓为他守孝,为啥?
2022-04-12 20:04:10 来源: 腾讯网

2022年年初,一部纪录片《零容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通过16个案例讲述了国家反腐倡廉、从严治党的决心。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为官者利欲熏心、 欺上瞒下、与民争利的丑恶嘴脸,真让人恨得牙痒痒!

古人说: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身为一方父母官,理当为民请命、与民分忧。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方为为官之道。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官职不高,又无背景,却敢大骂天子。他在官场上没有一个朋友,还得罪了朝廷首辅。在他死后,百姓却自发地为他守孝,哭声绵延不绝,响彻寰宇。

他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海瑞。海瑞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极高,他不仅是明朝的第一大清官,也是历史上的一位奇人。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清官海瑞的故事。

01 初涉官场,显露头角

明朝正德九年,海瑞出生在海南的一个干部家庭。说起来海瑞的家境还算不错,家族中做官的亲戚也不少。但海瑞本人却没有沾到多少光。

父亲在海瑞四岁的时候便撒手人寰。父亲去世后,海瑞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像家里的其他亲戚,海瑞的父亲到死也只是个秀才,因此,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生活自然是比不上先前了。但海瑞的母亲是个勤劳肯干的女人,靠着做些针线活还能补贴家用。母亲的这种坚强和勤快也影响了海瑞。

母亲认为,不管家里生活再艰难,也不能委屈了孩子,更不能耽误了孩子的教育。因此,在母亲的支持下,海瑞到学堂上学了。为了不辜负母亲,上学期间,海瑞努力刻苦,勤奋好学,他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

无奈,海瑞跟他的父亲一样,在学习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屡考屡败,到二十岁了还没中个秀才。

但倔强的海瑞并没有放弃,仍旧夜以继日地苦读。

终于在二十八岁的时候,他成功地通过了考试,成了一名生员。以目前这个资质来看,海瑞此生能当上个七品县令就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毕竟几乎跟他同时代的徐阶、张居正等人,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在翰林院工作好多年了。

没办法,不够聪明就继续努力吧。就这样,海瑞凭着一股子韧劲,终于在他三十六岁的时候光荣中举。

在明朝,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但是需要耐心地等待。等待某个职位有空缺了、等待前任去世了,就有了机会。至于要等多长时间,基本上就是靠运气了。

好在,海瑞虽说学习上没什么天赋,运气倒是特别地好。五年之后,他就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职位——福建南平县的教谕,负责教书育人。这个职位只有九品,但海瑞却并不嫌弃,他用极大的热忱从事着这份工作。

事情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海瑞所面对的这些学生并没有给他任何尊重,反而给了他很多的难堪。从海瑞上任的头一天,他们就给了海瑞一个下马威,他们依旧像往常一样,随心所欲,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学生们没想到的是,这种好日子要到头了。海瑞是个眼睛里不容沙子的人,对这种行为是坚决不能容忍的,必须严惩。因此他为这些学生制定了前所未有的考勤制度,谁要是不来就会受到惩罚,并且说到做到。

对于已经习惯了迟到早退的学生们来说,这可不是好事,于是他们给海瑞起了一个外号——海阎王,可见海瑞对这些学生来说是多么可怕!

后来,这些学生开始敬重海瑞。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位被称为“海阎王”老师从来不收礼,对每一个学生都很公平,不会特意关照谁,也不会刻意给谁穿小鞋。

在海瑞看来,自己拿着朝廷的工资,就要心无旁骛地为朝廷效力,就不应该再收谁的礼;穷学生、富学生,学习好的、学习差的都是他的学生,他都应该一视同仁。

也因为这种无欲无求、黑白分明的性格,海瑞不仅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也被上级看在了眼里。

02 公正无私,一心为民

嘉靖三十七年,海瑞调任浙江淳安知县。就这样,没有溜须拍马、没有请客送礼的海瑞,从一个不入流的九品小官一跃成为了七品知县。

对于只想好好工作的海瑞来说,在哪个岗位都一样,都是为百姓干活。对于淳安县衙的一干人等来说,却是从天堂到地狱的差别。因为海瑞上任没多久,就把这些人之前见不得人的收入来源给取消了,什么银两啊,什么火耗啊,统统都没有了。

这下子海瑞算是捅了马蜂窝了。不久之后,县衙里的那些人就罢工了,县衙的工作一时陷入了瘫痪。其实,这些人对海瑞的做法是很生气,但他们更想看海瑞的笑话,想看海瑞怎么收场。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一切并没有难倒执着的海瑞。

虽说遇到这么一个挑战,海瑞也很无奈。但海瑞自有他的妙招,你们罢你们的工,我干我自己的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从此,海瑞开始自己写文书,自己查案、办案,自己巡逻,自己执行刑罚。为了节省开支,海瑞不光以身作则省吃俭用,还把自己家能跑能跳的人都动用起来干活,组建了一支新的队伍。

县衙的那些人眼看着海瑞并没有任何要罢手的意思,加上他们也害怕丢了铁饭碗,又都灰溜溜地回来了。

后来,海瑞因工作出色,经吏部考核后,被提拔为嘉兴府通判。嘉兴府的官员对于淳安县吏的遭遇早有耳闻,所以在听说海瑞即将到来时慌了神,立即动用所有人马,准备不惜一切代价要把海瑞赶走。于是,海瑞遭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弹劾。

也许是上天眷顾,也可能是海瑞的人品感动了上苍,他安然渡过了这次危机。因为他遇到了一位欣赏他的人,也就是之前提拔他当知县的那位上级——当时的吏部侍郎朱衡。

经过这次弹劾,海瑞亲眼见识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义愤填膺,满腔怒火,执笔写下了被后世称作天下第一疏的《治安疏》,在疏中他痛斥嘉靖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只顾修道,妄想长生不老;不理国事,以致民不聊生,实在是失职。

在那个权力至上的年代,皇权就代表一切。现在居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简直是找死。的确,海瑞就是找死,因为他在上疏前就为自己准备了一口薄皮棺材。

正如海瑞自己所料,嘉靖看完《治安疏》后,大为震怒,下令捉拿了海瑞。海瑞蹲在大牢里,仰天长叹,因为不久之后,他就要迎来那意料中的问斩旨意。

好在嘉靖皇帝只是爱好独特,但还不算昏庸。他冷静下来之后,也清楚地知道,这是海瑞的忠诚和正直,于是迟迟没有下达处斩海瑞的圣旨。

不过,以嘉靖皇帝的性格,他也不会轻易放过海瑞的。嘉靖每次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就想砍掉海瑞的脑袋。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海瑞的第二个救星出现了。时任内阁首辅徐阶觉得海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出手保了他。

然而,这一切,身在狱中的海瑞并不知情。他以为,就算皇帝不杀他,他也终究会在这阴暗的监牢中度过余生。

03 两袖清风,青史留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嘉靖皇帝去世。

话说,自从骂完嘉靖皇帝后,海瑞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把他当成了偶像挂在了家里。

当然,以海瑞的名气,再加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自然是不用再受牢狱之苦了。

海瑞出狱后,先是官复原职,后又被提拔为正五品的大理寺丞,一时风头无两。当然,这次

海瑞能够安然无恙,自然是离不开首辅徐阶的提拔。只是徐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人,居然在几年后清算到他的家门口。

隆庆三年,海瑞被提拔为应天巡抚,辖管苏州、镇江、无锡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可是一片

风水宝地,富得流油,不少在任官员甚至是退休官员在此地都占有房产地产。

不久,在一次追查恶霸地主强占百姓土地的案件中,海瑞发现,这强占土地的不是别人,正

是前任内阁首辅徐阶的两个儿子,不由得感叹徐阶的家庭教育真是失败。按说徐阶有恩于海

瑞,而且是活命之恩,即便是看在徐阶的面子上,也应该对他的两个儿子网开一面。

海瑞不是一个循私的人,虽然出狱后知道了徐阶对自己有恩,但身为父母官,不能将情

与理混为一谈,在这件事情上绝不能让步。

于是海瑞不仅要求徐阶的两个儿子把强占的土地给退还了,还要求徐阶本人将多占的土地退出来。徐阶无奈之下,不得不写信给海瑞,请求他手下留情。

但海瑞并没有理会徐阶的请求,反而越发有干劲儿,极力要求徐阶把所有多占的土地都退出

来。可怜辛苦耕耘几十年的徐阶,不仅家产被没收,两个儿子被发配充军,连他自己余生也不得不颠沛流离。

就这样,不畏权势、两袖清风的海瑞在每一个岗位上,都以他无与伦比的激情发挥着光和热。

百姓对这位不善言辞,却雷厉风行的父母官充满了感激和敬爱。

万历十三年,已步入古稀之年的海瑞又被万历皇帝任命为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不久又被任

命为南京吏部侍郎,官拜正二品。

海瑞就任南京吏部侍郎时,整个南京城,大街上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都放下手中的活

跑到城外,想一睹海瑞的风采。

还有一位老人家,从福建步行了一千多公里路,走了一个多月,到了南京,只是为了看海

瑞一眼。可见,海瑞的清廉与正直,苍天可鉴,百姓可鉴。

万历十五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心系百姓、忧国忧民的海瑞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海瑞

死后,他的朋友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只找到了几件带补丁的衣物。

海瑞的死讯传遍了整个南京城,城中的百姓伤心不已,痛哭流涕,都在家自发为他守孝。出

殡的当天,送葬队伍绵延上百里,整整一天竟无一人离去。

海瑞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幸运的。历史上风云人物千千万,海瑞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可见,

百姓的心里自有一杆秤,孰轻孰重人们自会分晓。

无论世人如何看待海瑞的耿直,在人们的心目中,他都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干净的人、一

个正直无私的人。

写在最后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曾经说过: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这句话用在海瑞

身上,可谓是实至名归。

海瑞为官时,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

一方;海瑞离世时,两袖清风坦坦荡荡,正义千秋万人景仰,最终留下了“海青天”的一世英名。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敬佩。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