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金东:“非粮化”整治“铲”不是重点,怎么种才是重点
2022-04-12 14:52:44 来源: 金华市人民政府

近日,金华金东区孝顺镇车客村一农田四周围上薄膜,水里种上大量的伊乐藻,这是在为养殖小龙虾做准备。“4月初把小龙虾苗放进去,会有好收成。”金华市小喇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富良信心满满。今年,他们承包村上70亩土地,通过“稻鱼”“稻虾”混养,力争提高农田含金量。

童富良承包的是金东区“非粮化”整治后重新整合的田地。自去年起,该区在粮食功能区开展“非粮化”整治,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如何利用好这些土地是重中之重。“‘非粮化’整治,‘铲’不是重点,怎么‘种’才是。”该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艳俏说,如果结合高标准农田整治,把土地交给愿意种粮、能种粮的农户,让细碎的土地集中成片,再加以机械化作业,既能保障粮食生产,也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目前,金东区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种植包括土地流转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另一方面,在长效监管上加大力度,利用“金地智管”平台,通过无人机和卫星拍摄,对“非粮化”整治后地块出现的反弹现象,进行人工和智能化检测,确保整治效果持续。

孝顺镇车客村、澧浦镇琐园村、曹宅镇小黄村等村试点先行,通过整合农户零散的农田,统一承包给种粮大户种植的模式,既给普通农户带去收益,也借力土地流转保证了种粮大户能够连片规模种植,提高农田单位面积的效益。

我们发现,“混搭”模式很受欢迎。“现在放小龙虾,五六月即可收获售卖,然后种下水稻,同时养殖稻花鱼,农田的利用率可达到最大化。”童富良说,只种水稻收入不高,需要付出的精力又较多,探索“稻虾轮作”“稻鱼共生”模式,多管齐下,多面开花,既能一田多收,又能保护生态。据测算,每亩稻田可养殖小龙虾1万~1.5万只,小龙虾生长周期短,不到3个月即可收获,仅小龙虾一项,就可为稻田带来约5万元/亩的效益。

在曹宅镇小黄村,种植户钱洪波也忙着平整农田、开挖鱼沟,做足“稻鱼共生”准备工作。“前期工作将在5月完成,到时种植水稻和放鲫鱼苗将一起进行,我还计划同时养一批鸭子,既能捉害虫,又能给稻田施肥。”钱洪波说。他向小黄村流转了169亩农田,其中100亩用于试验“稻鱼共生”模式,另外的农田维持传统种植不变,也可适当降低试验新模式的风险。

今年以来,钱洪波专程前往嘉兴等地考察,了解“稻鱼共生”相关技术难点。此次开垦稻田,他已提前挖好鱼沟和鱼窝,稻田有水时,鱼儿可以在各角落自由穿梭,当需要放水晒田的时候,鱼苗可生存在鱼沟和鱼窝中,不受影响。这种混合养殖技术,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稻谷腐烂后带来的浮游生物能成为鱼虾的食物,鱼虾的排泄物也能成为农田的肥料,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可提高水稻品质,实现“稻田养鱼、鱼养稻”的良性循环。

“‘稻虾轮作’‘稻鱼共生’模式是新型的生产模式,可以在保证主粮生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种植户的效益。”王艳俏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改造传统农业,走生态种养之路,以绿色发展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当前及未来农业生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