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14岁的杜月笙背井离乡,来到了上海寻找自己的梦想。
2022-04-12 11:53:30 来源: 腾讯网

1915年,28岁的杜月笙迎娶沈月英,宴席整整摆了10天,然而婚后不久,不甘寂寞的妻子和表哥好上了。

杜月笙立即下令:“让他在大上海消失。”从此后,沈月英的苦难人生开始了。

杜月笙从小父母双亡,靠外婆抚养长大。因为家乡实在太穷了,14岁的杜月笙背井离乡,来到了上海寻找自己的梦想。

没有什么文化,又无人脉的杜月笙最初在上海混得并不好,他曾经到水果小店做学徒,因此削梨的本事十分了得。

后来,水果店的老板同情杜月笙,便将一些有点烂的水果送给他去卖。

杜月笙挑着一筐烂水果,走街串巷地叫卖,还时不时受到流氓的欺负。

渐渐地,杜月笙发现自己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在上海要出人头地,必须有背景、有靠山,有手段。

经人介绍,杜月笙到了黄金荣手下打杂,正式加入了黑帮。

杜月笙瘦弱单薄,但胆大心细,很快就得到了黄金荣妻子林桂生的赏识。

林桂生是一个很不简单的女人,她是丈夫黄金荣的军师,可以说没有林桂生就没有青帮老大黄金荣。

精明的杜月笙知道林桂生在黄金荣心中的分量,他变着法子讨好自己的师母,不久后便成为了黄金荣的左右手。

杜月笙虽然有了名堂,但依然无权无钱,连个老婆都讨不到。

闷闷不乐的杜月笙只能去低档的妓院寻开心,林桂生见状很不放心,她知道这个徒弟是个人才,有心要为他牵红线,做媒人。

可是,林桂生一连介绍了几家人,他们都嫌杜月笙穷,不肯将女儿许配给这个男人。

这下子,林桂生火了,俗话说不欺少年穷,老娘非要给杜月笙找个好老婆。

其实林桂生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杜月笙心中已经有了人,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向师娘开口。

杜月笙喜欢的女孩名叫沈月英,她是苏州人,其母亲曾是黄金荣的梳头姨娘。

沈月英的母亲离开黄家嫁人后,黄金荣也没忘了她,常常明里暗里地帮助她,沈月英从小就在黄金荣夫妇身边侍侯,也算是半个黄家人。

初来乍到的杜月笙第一眼看到沈月英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个女孩虽说不上天姿国色,但江南少女的秀丽让他神魂颠倒。

时间久了,林桂生也看出了杜月笙的心事,肥水不流外人田,将沈月英许配自己的徒弟,还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主意。

在林桂生的极力撮合下,杜月笙如愿地娶到了沈月英,他在新婚之夜,对妻子发誓,此生只爱她一人。

两人刚结婚时,日子过得相当幸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杜月笙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

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每天在外边操劳奔波,妻子却没法在家里当她的贤内助。

杜月笙曾经把家里保险箱的钥匙交给沈月英,让沈月英帮忙打理。

可是沈月英刚接手了几天,便不耐烦的把钥匙还给杜月笙,不停地抱怨道:“管钱实在是太累了,钱一会出一会进,一会要记这个一会记那个,惹得我头疼。你还是让管家管吧。”

杜月笙一听就来气,大声地说道:“我没有指望你像桂生姐那样,让你管点钱就这么难!”

沈月英一听丈夫在自己面前提起别的女人,心里就不平衡了,两人又吵了起来。

杜月笙生性暴脾气,一上来就给妻子一个耳光,妻子立马哭倒在地,绝口不提桂生两字。

自此以后,夫妻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微妙,杜月笙渐渐疏远了沈月英,在外边花天酒地,还迎娶了几房太太。

沈月英寂寞难耐,开始抽起了鸦片,还经常跑出去堵马。

杜月笙虽然做鸦片的生意,但对鸦片深恶痛绝,沈月英染上鸦片后,他心中那一点点愧疚,就荡然无存了。他再也不想见她,更何况,鸦片还会让人变丑。

沈月英30岁时,想到了青梅竹马的表哥柳录良,便给表哥写信,还在信中写:“他(杜月笙)还是从削水果开始的,你凭什么不能在上海发展?”

沈月英和表哥柳录良,从小一起长大,彼此还有过一段情,只因两家人没谈拢,婚事才告吹。

柳录良这么多年,也抑郁不得志,收到信后,便马不停蹄来了上海。

写信时,沈月英可能没想要移情,可两人见面后,便不由自主滚在了一起。

此后,他们总约在马场见面,因为这里鱼龙混杂,而且,在沈月英信中,赌马最容易积累第一桶金。

但是,沈月英忘记了,杜月笙如今已经不是穷小子,他的门客遍布大上海。而她作为杜月笙的大夫人,也被许多人认识。

有人偷偷拍下了她和表哥的亲密照,向杜月笙告密。照片上的两个人,非常亲密,辩无可辩。

杜月笙看着照片,思考了很久,然后一字一句说:“让这个男的在大上海消失,不要惊动任何人。”然后,他捏着照片回了家。

家里的沈月英在联系不上表哥的时候心里就大概有了底,再看杜月笙这架势,她为了给自己留点脸面,没去找杜月笙对峙,悄悄收拾行李回了农村老家。直到长子杜维藩大婚的时候,她才露面。

几年之后,沈月英抑郁而死。而在发妻子死后,杜月笙却拒绝了长子邀请其参加葬礼的请求,他只嘱咐杜维藩要好好主持。

夫妻之间的情谊往往是世界上最难预料的情感之一,有的相濡以沫,有的却是一场兰因絮果,曾经相爱的人变得面目全非,多年夫妻却落得一副凄迷结局。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