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猛将与名将的对决,冉闵VS慕容恪,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2022-04-12 08:31:37 来源: 腾讯网

十六国时期,第一猛将冉闵与第一名将慕容恪,在廉颇点将台,迎来一场火星四射的经典对决。

冉闵网图

01、前燕后赵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对武功超绝的父子,慕容博、慕容复。

父子俩人为了复兴燕国,上下奔走,不遗余力,沉浸在复国称帝梦中,不可自拔。

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要复兴的燕国,其实是踩着冉闵开创的冉魏政权建立的。

西晋末年,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天下大乱,战火不休。

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相继建立政权,中国历史进入十六国时期。

在这些胡人部落中,以鲜卑人实力最强,战斗力最高。

西晋时期,鲜卑共分六大部:宇文部、慕容部、段部、拓跋部、秃发部和乞伏部,鲜卑六部又以慕容部最强。

咸康三年(337年)九月,慕容鲜卑首领慕容皝自立为燕王。

十六国之一的前燕正式建立。

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国家是羯族石勒开创的后赵,后赵国君是征战沙场的一代暴君石虎(石勒侄子),石虎早就想彻底拿下幽州。

要想拿下幽州,必须消灭盘踞幽州的段部鲜卑和慕容鲜卑。

石虎与慕容皝不可调和,迟早必有一战。

后赵和前燕形势图

慕容皝建立前燕后,马上向石虎称臣,然后请石虎一起出兵攻打段部鲜卑。

我们俩有什么事,等灭了段部鲜卑再说。

石虎欣然同意,不久两人共同出兵,大败段部鲜卑,

段部鲜卑末代首领段辽被迫逃到深山老林,段部鲜卑一蹶不振,地盘被两家瓜分。

没了共同的敌人,前燕和后赵马上翻脸。

02、沙场首秀

咸康四年(338年)五月,石虎亲自率领数十万人马,从令支(今河北迁安)出发,浩浩荡荡杀向前燕首都棘城(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

无论是兵力还是国力,石虎都占有压倒性优势。

此战,石虎势在必得,一定要彻底将前燕从地图上抹去。

很快,石虎就将棘城团团包围。

但是,石虎犯了个最大的错误,他的兵马太多了,数十万大军深入敌境遭遇前燕顽强抵抗,前期战事进展顺利,战事一僵持,后勤就跟不上了,不战自乱。

石虎久围不下,只能撤兵。

慕容皝当机立断,决定派人率军追袭。

派谁去呢?

慕容皝力排众议,决定派自己四子慕容恪。

慕容恪网图

慕容恪当时才18岁,这是他第一次领兵出战。

慕容恪没有怯场,率2000骑兵完成自己的沙场首秀。

当时,后赵大军一心撤退,慕容恪逮住机会,趁夜发起突袭,不断冲击。

后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全军溃败,慕容恪趁势掩杀,斩首3万余级,取得自己沙场生涯第一场大胜仗。

最后石虎检查部队,发现整个后赵大军只有游击将军石闵率领的部队,阵型不散,从容不迫,全身而退。

石闵是什么人?竟然能在慌乱的大军中一枝独秀?

石闵是个汉人,本姓冉。

他父亲冉瞻本来是乞活军首领陈午麾下一名悍将,12岁就勇冠三军,是河北大地著名的年轻小将。

乞活军是石勒的死对头,双方大战不休,后来石勒击败乞活军,独霸河北,冉瞻不幸被俘。

石勒虽然吃够了冉瞻的苦头,但他认为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他并不怪罪冉瞻,非常欣赏这个汉人猛将。

因此,石勒不仅没有杀冉瞻,反而授意石虎将其收为养子,改名石瞻。

从此,石瞻成为石虎手下的一员大将,南征北战,功勋赫赫,被封为西华侯。

从这辈分算起来,冉闵就是石虎的养孙,因此他也改叫石闵。

咸和三年(328年)七月,后赵和前赵(匈奴人刘渊所创)爆发大战。

石虎率兵攻打前赵,结果被前赵皇帝刘曜击败,损失惨重,冉瞻不幸阵亡。

石虎出于愧疚心理,对冉瞻的儿子冉闵视若己出,关怀备至。

这次石虎尽起大军,攻打前燕,石虎就带上了年轻的冉闵,让他见识一下场面,增加历练。

结果,初出茅庐的冉闵表现非常出色,着实让石虎感到十分惊喜。

冉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和慕容恪首次交手。

只是,两人此时怎么也想不到,14年后,他们将迎来一场最经典的对决。

03、冉闵称帝

时光荏苒,冉闵和慕容恪逐渐成长,崭露头角,各自成为自己阵营的一代名将。

永和五年(349年)四月二十三日,后赵皇帝石虎病逝。

临终前,他废长立幼,立自己最小的儿子石世(当时年仅10岁)为皇帝,后赵顿时陷入大乱。

石世继位后,石虎九子石遵在蒲洪、姚弋仲、冉闵等人支持下,杀入后赵国都邺城,杀死石世,自立为帝。

而后,冉闵又率军击败了不服石遵的石冲(石虎之子)。

冉闵声威大振,被石遵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仅次于石遵的二号人物。

然而,冉闵并不知足。

石遵称帝前,为了鼓励冉闵,曾亲口鼓励冉闵道:“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

石遵的意思是,你好好干,如果我成功当上皇帝,我就立你为太子。

冉闵对这话,深信不疑,石遵本人没有儿子,而自己是石虎养孙,也就相当于石遵的干儿子,自己做太子也说得过去。

结果石遵一坐稳皇位,就立侄子石衍(石斌之子)为太子。

显然,冉闵是个汉人,只是养的,哪有侄子亲,肥水哪能望外人流。

冉闵和石遵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就此反目为仇。

十一月,石遵召集石鉴、石苞、石琨、石昭几个兄弟,准备弄死冉闵。

然而,石鉴耍了个滑头,出门就背叛了石遵,向冉闵举报。

冉闵火冒三丈,直接发动政变,杀死石遵、石衍等人,石遵在位仅183天。

作为报答,冉闵扶持石鉴登基。

石鉴也不傻,冉闵不死,自己就是个傀儡。

石鉴马上密令石苞率兵偷袭冉闵,结果失败。

事后,石鉴佯装不知情,杀死石苞为自己脱身。

冉闵当然知道怎么回事,可冉闵忙着平叛,根本就顾不上石鉴。

永和六年(350年),为了后赵彻底划清界限,石闵宣布改国号为“卫”,自己假托谶文“继赵李”而改姓“李”。

不久,他又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冉”。

闰二月,石鉴不甘坐以待毙,发起最后的反击,派太监叫张沈等人趁虚攻打邺城,结果太监向冉闵告密。

冉闵马上废杀石鉴,石鉴在位103天就一命呜呼。

干掉石鉴后,冉闵一不做、二不休,杀死石虎38个子孙,邺城之内,石氏家族被灭。

冉闵随即称帝,正式建立冉魏政权。

冉魏形势图

冉魏建立后,各地将领割据一方,根本不听冉闵的号令。

石祗则趁机在襄国登上了帝位,封石琨为相国,姚弋仲为右丞相、亲赵王。

冉闵和石祗两人不共戴天,有你无我,马上爆发激烈大战。

期间,冉闵有胜有败,战事僵持不下,但是逐渐占据上风。

为了抵抗冉闵,石祗被迫请前燕出兵相救。

终于到了,这年四月,后赵部将刘显弑杀石祗,投降冉闵,后赵至此灭亡。

虽然冉闵彻底将后赵送进了地狱,可他的形势依然不乐观,他的敌人太多了,可谓是举世皆敌。

尤其是最凶狠的前燕已经杀到了。

这次率兵出战的正是冉闵的老对手慕容恪。

慕容恪率军攻克中山,占据幽州、冀州,摆明了要吃掉冉闵,占据河北大地。

冉闵避无可避,只能迎敌。

冉闵和慕容恪的终极对决就此上演。

在十六国时期,冉闵被称为第一猛将,慕容恪被称为第一名将。

猛将对名将,注定会永载史册。

04、火星撞地球

永和八年(352年)四月,冉闵与慕容恪在魏昌廉台(今河北定州息冢镇西南廉台村))相遇。

廉台就是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当年的点将台,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迎来了两个有故事的人的生死决战。

14年前,两人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

14年后,两人名震天下,却要一决生死。

英雄对决的历史,总是令人热血澎湃。

自冉闵从军以来,鲜有败绩,冉闵深知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绝不能输,一输就得死,而且不能退,一退就会粉身碎骨!

那就战吧!

战斗打响,冉闵骑着朱龙马,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迎击战斗力最强的鲜卑精锐。

此战,冉闵奉献了惊艳的步兵冲刺战术;

而慕容恪却发明了一套连环马战术。

两人上演了令人窒息的战术博弈。

很快,冉闵取得十战十捷的佳绩,可他并没有击溃慕容恪。

慕容恪就像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充分发挥鲜卑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散而复聚,死死咬住冉闵不放。

可鲜卑骑兵在经历十次失败后,军心已经动摇,对冉闵的畏惧之心入骨。

关键时刻,慕容恪鼓励士气,叫手下将士务必坚持下去。

在慕容恪的大力鼓动下,鲜卑骑兵又一次向冉闵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冉闵急了,自己手下全是步兵,以步对骑,以寡敌众,以劳敌逸,自己拖不起。

这仗不能这么打了。

冉闵扫视战场,发现远处有片丛林,他突然有了主意。

鲜卑骑兵,机动性极强,来去如风。

可只要进了林地,鲜卑人不仅没了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根本不是步兵的对手。

冉闵决定扬长避短,将鲜卑人引进丛林,扬长避短,将敌军彻底击败!

冉闵马上指挥军队向丛林移动。

可是,冉闵的计划被慕容恪手下参军高开给识破了。

高开劝慕容恪把冉闵引诱至平地,再进行决战。

慕容恪依计而行,不停地派人骚扰冉闵,并且骑着马站在方阵正中,高高竖起帅旗,指挥方阵缓缓向前推进。

冉闵看见慕容恪这幅模样,知道他这是在引诱自己发起进攻。

冉闵转念一想,擒贼先擒王,只要把你生擒,我就赢了。

心急如焚的冉闵实在拖不起了,只好孤注一掷,率军回到平地,准备一鼓作气击败慕容恪。

然而,等冉闵发起进攻才发现,对面的鲜卑人有些不一样,他们的战马居然是连在一起的。

原来慕容恪竟然让5000鲜卑精锐骑兵的战马用铁链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整齐划一的方阵,一个劲的射箭,无论承受怎样的进攻都誓死不退。

这5000战士成为了慕容恪的肉盾,一堵移动的铁墙。

只要冉闵不把这5000人马全部斩杀,就无法冲破慕容恪的阵型。

而慕容恪发明的这个阵型,后人管它叫连环马!

事已至此,冉闵咬了咬牙,一拍朱龙马,矛戟并舞,率先冲入敌阵,很快就杀死敌军300余人。

然而,没用,无论冉闵发起多少次进攻,始终无法击溃慕容恪的阵型。

终于,冉闵手下士兵体力已达极限,无法再冲。

机会来了,慕容恪等的就是此时。

他马上下令,埋伏好的左右两翼的鲜卑骑兵从侧面向冉闵扑去……

很快,冉闵的部队被鲜卑骑兵军分割包围,乱成一团。

完了,步兵没有统一的方阵,就是骑兵的板上肉,只能任人宰割。

冉闵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下令突围。

在手下士兵拼死保护下,冉闵单人匹马冲出了重围。

慕容恪连忙下令追击。

冉闵策马狂奔,一口气跑了20多里,眼看就要逃出生天。

就在这时,朱龙马突然栽倒在地,气绝身亡。

冉闵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燕军一拥而上,将其擒获。

冉闵在绝对的劣势下,输了,输得很彻底,但慕容恪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包括高开在内很多悍将阵亡,冉闵虽败犹荣。

他赢得了慕容恪的尊重。

只是,赢就是赢,输就是输。

此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不久,冉闵在龙城遏陉山遇害。

冉闵死后,遏陉山附近方圆七里草木皆枯,蝗虫大起,整整7个月时间都没下过一滴雨。

慕容儁(前燕皇帝,慕容恪二哥)以为是冉闵鬼魂作祟,派人到遏陉山隆重祭祀冉闵,并给他上了一个谥号:武悼天王。

冉闵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一段英雄史诗。

而他与慕容恪的廉台决战也成为一段经典。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