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倒冯玉祥公报私仇,以土匪之名诱捕枪毙郭坚,实在是可恨
2022-04-11 14:47:09 来源: 腾讯网

说到辛亥革命,就不能不提陕西,陕西是第一个响应武昌起义的地区。在陕西的辛亥革命队伍中,郭坚又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从1911年参加革命,到1921年被直系军阀冯玉祥所杀,十年的军旅生涯使得郭坚威名远扬。

郭坚原名郭振刚,字方刚,参加辛亥革命后改名为郭坚,以喻其志。郭坚出身贫寒,年少时在学校中接触到了进步的民主思想,学生时代的郭坚思想还是比较激进的,他积极地学习进步思想。

后来蒲城发生的“蒲案”对郭坚的刺激非常大,他意识到仅仅只是学习理论是不够的,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他与同盟会的成员常自新、张东白成为密友,积极响应反清斗争。

郭坚生性豪爽,好打抱不平,结交了一些刀客、会党等绿林豪杰,这些都是主要的反清力量。这些刀客、会党分子大多都愿意接受郭坚的调遣,为其用命。在当时的蒲城一带发展成了一股颇有社会影响的潜在势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陕西新军响应革命率军起义。郭坚与其结拜兄弟澄城县的耿直积极投入军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投军以来,郭坚一直响应着革命党的号召,先后参加了“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的“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支持支持进步的军事行动。

在“护法运动”中,郭坚与其盟弟耿直在陕西周至成立陕西靖国军,以响应孙中山先生的“护法靖国”的号召,郭坚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耿直任副司令。

后来孙中山派于右任回陕西主持西北革命,就任陕西靖国军司令,郭坚任靖国军第一路军司令,率部驻防凤翔。

郭坚从1917年成立陕西靖国军开始,到1921年遇害,在凤翔度过了五个春秋。在这五年里,郭坚不但建立了“右辅中学”,还设立了《捷音日报》,这份报纸除了报道军事消息外,还积极地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矫正一些当时比较落后的观念。

他在凤翔还首次建立了县农会、天足会,积极宣传妇女缠足的危害,提倡天足,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民国凤翔

郭坚除了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外,还擅长于书法和诗词。常有人向其求字,他总是写“铁肩担道义,辣手写文章”或“看来世事金能语,说到人情剑欲鸣”。他撰写的对联内容积极,书法更是飘逸隽秀。

所以,无论是从郭坚的个人情怀以及为人处世来说,还是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他都是积极地响应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号召,坚定不移地站在广东革命政府的一边,他都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绝对不能拿“土匪”来定性他。

当然,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军队是要吃饭的,作为革命军也不例外,没有人为他们提供粮饷,一切只能靠自己解决。在转战各地的过程中,对一些地主老财的钱粮多有征用,甚至强取,手段有时候也非常过激,这势必就引起这些人的愤恨。

郭坚是刀客出身,一身侠气,对下属的行为的确有些放纵,这也成为日后他所谓的罪证。当时的关中道上流传着关于郭坚部队的段子:“五响快枪六轮子,抓住财东要银子”,“郭坚跟前麻司令,既要银子又要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下银子给郭坚”等。

郭坚军队所到之处,即杀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也侵害了一些小财主的利益,于是他们就编出一些段子来编排郭坚的队伍。

当然,郭坚的队伍作为旧军,本来就是由乌合之众仓促成军,纪律性较差,对广大的贫苦百姓的骚扰也在所难免。可以说,郭坚也是被他的这些下属所累。

郭坚对于部队的纵容也是出于筹措粮饷的目的,那个年代的地方军阀都是这样,但是郭坚在对自己辖区内的地方官员任命上是非常严格的。

他任命的官员多数都非常清廉,受到百姓的称赞。如郭坚任命的凤翔县长蔚定候、宝鸡县长杨介等就非常优秀,宝鸡的老百姓曾给杨介立碑,歌颂他保境安民的政绩。

1921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派阎相文的第二十师,吴新田的第七师以及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入陕,联合陕西靖国军的力量,将时任陕西督军的陈树藩赶下台。而新任的陕西督军却成了直系的阎相文。

陕西靖国军多年与陈树藩的浴血奋战所取得的胜利果实,最终却由直系军阀夺取,而且直系军阀还想把陕西靖国军纳入自己的体系,于是对陕西靖国军采取既压又拉的手段,分化瓦解,企图强行收编。

但是陕西靖国军的许多将领根本就不买直系的账,拒绝收编。在这种形势下,冯玉祥向阎相文出谋划策,主张杀掉郭坚,以威慑其他的陕西靖国军将领,最终达到收编的目的。

1921年8月10日,身在凤翔城的周家大院的郭坚接到了省城督军府的一纸公文,内容大致是让他务必在8月13日赶到省城西安,共商兴陕大计。

于是郭坚找来自己的谋士商议,谋士认为这是一场“鸿门宴”,建议郭坚不要去。郭一时举棋不定,此时其怀孕五个月的妻子突然流产。谋士再次劝诫郭坚,前去西安凶多吉少。

郭坚认为自己多少枪林弹雨、大风大浪都走了过来,自己手握雄兵,岂能怕一个外来的军阀?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郭坚决定迁往西安。

1921年8月12日,郭坚带了几个随从,从凤翔城出发,途径岐山、扶风、武功向西安奔去,到了兴平天色已晚,便住了下来。

当晚,他梦见了自己的同乡井勿幕,半年前,井勿幕在兴平遇害。梦中的井勿幕告诉郭坚千万别去西安。梦醒之后,郭坚感觉此行有危险,决定第二天返回凤翔。

郭坚把此事告诉了同行的张聚庭,张聚庭是孙中山的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梦而已,不必大惊小怪。更何况日出传出去因一个梦而拒绝聚商大事,会贻笑大方。最终郭坚还是决定前往西安。

井勿幕

冯玉祥把宴会设在了西安西郊关城的军官讲武堂,冯玉祥早就在宴会厅四周埋伏好了军力,并约定以冯玉祥摔杯为信号,就等郭坚前来。

1921年8月13日中午,郭坚一行人来到西安西关的军官讲武堂,此时的宴会厅里已有先到的几位陕西靖国军将领,大家互相寒暄,之后落座。宴会进行的过程中,不成想那些埋伏于屏风后面的士兵因探头即看冯玉祥与郭坚对饮,竟将屏风推到。

郭坚及其卫兵见势不妙,急忙拔枪,企图先发制人。此时冯玉祥的属下赵登禹挺身向前,制服了郭坚,接着伏兵一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麻绳将郭坚捆绑起来。

此时的冯玉祥,早已换了一副面孔盯着郭坚,郭坚明白自己的死期到了,他对冯玉祥破口大骂。冯玉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罪状,当众宣读。

罪名大致如下:任性好杀纵兵为祸、拷掠绑匪甚过土匪,当然后面要说的就是民怨很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类的话了。宣读完毕,郭坚被当场枪杀。

郭坚被枪杀后,头颅被悬挂于西安钟楼,尸身被暴置于昔日满城(今新城区)的荒地上。后来郭坚的家人和部下冒死偷回了其头颅和尸身,葬在了蒲城老家的田野上。蒲城老乡党晴梵亲自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原本吴佩孚想收编郭坚,但是随着郭坚被杀,一些本已准备接受直系军阀改编的陕西靖国军将领,又率部与直系对抗,这一下却破坏了吴佩孚的军事计划,气急败坏的吴佩孚严厉谴责陕西督军阎相文,这位生性懦弱的阎督军,眼见闯了大祸,在无法解脱且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吞食鸦片,自杀身亡。阎相文还留下遗言:“我本愿救国救民,恐不能统一陕局,无颜对三秦父老!”

吴佩孚

此后,冯玉祥继任陕西督军,对陕西靖国军继续奉行既压又拉的策略,最终陕西靖国军被瓦解,部分被打垮,大部分被强行收编。

那么,冯玉祥为什么要选择郭坚下手呢?这完全是因为冯玉祥的公报私仇。这里要提到一个人,就是曾经的陕西督军陆建章。

陆建章是袁世凯的心腹之人,1914年袁世凯恢复帝制时,陆建章以追剿白朗起义军为名,被袁世凯派往陕西任督军。陆建章到陕西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残害民党人士。而且陆建章支持袁世凯称帝,遭到了陕西民众极力反对。

郭坚和其盟弟耿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陕西靖国军,誓言驱逐陆建章。最终在陕西各方力量的合作下,最终将陆建章驱逐出陕西。

陆建章在陕西的几年里,搜刮了大量的民财。在离开陕西时,为其运送财物的马车多达500余辆。

耿直

陕西老百姓对陆建章恨之入骨,所以在其离开陕西时,当时陕西的军民多次主动出击,夺回了被陆建章搜刮的财物,并将陆建章的妻女推入阴沟泥坑中。

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说,陕西军民的如此行为,一点也不为过,这也是被陆家庄逼出来的。

陕西靖国军将领

后来就有人说这是郭坚的队伍所为,护国军围攻西安城时,郭坚的部队被安排在城西,并不在陆建章离开陕西东去的路上。

当时驻扎在城东夺取陆建章财物,并把其妻女推入阴沟泥坑的是胡景翼的部属。和郭坚有间隙的人便把此事按在了郭坚的头上,以讹传讹,冯玉祥也信这种谣言。

冯玉祥和陆建章的关系不简单,他们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还是翁婿关系,冯玉祥娶了陆建章的养女(原本是陆建章的侄女)。

而且冯玉祥之所以在短短的八九年间由一个小小的排长升职到显赫的旅长,离不开陆建章的提携和帮助,陆建章对冯玉祥恩重如山。这也是冯玉祥要为陆建章报妻女被侮辱之仇而对郭坚起了杀心的原因之一。

当阎相文任陕西督军时,冯玉祥是剿匪总司令。当冯玉祥得知吴佩孚欲收编郭坚部为师一级时,心中充满了嫉恨。

想着自己做了八年的旅长,虽说升了师长,但编制和供给仍按旅的级别配发。而郭坚一开始就是师级,心里既恨吴佩孚,又嫉妒郭坚。

此时,恰好有凤翔的乡绅前来状告郭坚是土匪,抢夺民粮。冯玉祥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借凤翔乡绅状告郭坚为匪之机,以除掉郭坚。这就有了他向督军阎相文提议,力主杀掉郭坚以威慑陕西靖国军各将领的主意。

从郭坚短暂一生的经历和遗留墨宝的内容来看,算得上是一个胸怀天下,爱国忧民,有雄才大略,识大局,明事理的人物。

而冯玉祥的一生虽有功,但在为人上大概还是欠缺了仁义与气度。最终得了一个“倒戈将军”的名号便说明一切。

责任编辑:zN_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