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是近20来年少有的历史良心剧,剧情更是环环相扣,处处陷阱,每个剧中人都是高手,要是你不仔细品赏,估计都很难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而这正是令我们观众大呼过瘾的地方,这里主要扒一扒里面的服饰那点事。
清代的服装,按其制度和不同的应用场合,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便服等类,雍剧是一部政治题材的大戏,人物造型主要集中穿着礼服、吉服、便服这几类。
1.礼服:即为帝后、臣僚在朝祭之时所穿戴的冠服,可分为朝冠、朝袍、补服、朝褂、朝裙、朝珠、朝靴等等。这里从雍剧出发,只谈谈朝服和补服。
1.1朝服:也叫朝袍,是帝后官僚在朝会、祭祀之时所穿的礼袍。男朝服的特征是,圆领、马蹄袖、披领、紧身、窄袖、右衽,上衣下裳。雍剧中露着朝服穿的只有两任皇帝,别人的则未见。
康熙爷:
1.2补服:明清两朝为帝王及文武百官的工装,因为其上有织成图案的补子,所以叫作补服。补服要穿在朝服外面,这是所谓的内袍外褂。
在雍剧这种政治戏中,补服是一种很重要,出镜率很高的服装,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露出里面的朝服。我们可以看到,皇帝王公和文武百官的补服分为圆补和方补,这里的分别是,皇帝、太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贝勒、贝子、固伦额驸的补子为圆补,以下的镇国公辅国公等以及文武百官都是方补。所以我们在剧中看到那些皇子宗室们都是圆补,而张廷玉马齐等都是方补啦。
左边是皇子圆形补,右边是文武官员方形补
1.2.1帝王补服:以龙为章,又叫作衮服,其上有正面五爪金龙四团,两肩、前胸后背各一团
康熙爷:
康熙爷补服瑕疵:
雍正爷:
1.2.2太子、亲王、郡王的补服也都是两肩前后四团补,绣五爪蟒(其实跟皇上的一样,只是不能再叫作龙,而叫蟒),贝勒以下爵位绣前后两团补,四爪蟒。雍剧中有一段演得很细,四哥率先封了郡王,别的皇子还都是贝勒以下,从补服里就可以看出,胤禛肩上显然多了两团。
众皇子站立图,清一色圆形补
太子爷补服
郡王补服:
四皇子明显肩部多了两团
贝勒补服:
1.2.3官员方形补服:
马齐、佟国维一品文官仙鹤补服
魏东亭一品武官麒麟补服
田文镜文官补服
年羹尧武官补服
1.3端罩:端罩跟补服的作用一样,都是套在朝袍或吉服袍外面穿,补服是春夏穿,端罩是入冬穿的,规定只有皇帝、王爷贝勒、高级官员等地位较尊贵的才有,是一种裘皮外褂。
康熙爷:
雍正爷:
佟国维:
一品武官麒麟补服
2.吉服:帝后妃嫔下至王公文武百官及公主、命妇等在举行筵宴、迎鸾、冬至、元旦、庆寿等一应嘉礼及某些吉礼、军礼活动之时,所穿戴的冠服。在清代服饰规格中,礼服的等级最高,吉服的等级仅次于礼服。皇帝及后妃、皇太子及太子妃所穿的吉服袍也叫作龙袍。皇帝穿龙袍的场合和次数要比朝服多,我们这里只简单提提吉服袍。
2.1吉服袍:
网络图片
清蓝色江绸平金银缠枝菊金龙纹吉服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太子爷吉服:
雍正爷吉服:

-
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市民低碳出行,节俭之风盛行;越来越多...
-
长春农博园大胆创新 开辟蔬菜采摘新模式近日,冬季农博会一早就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到来。市民郭女士拿着自己采摘的韭菜和芹菜高兴地让工作人员称重,她说,参观了农博...
-
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的文艺大年这个春节,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格外热闹。这两年,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这个满族村变戏法似的变了样,村民们生活有了新的...
-
老百姓家的灯亮了,他的心就暖了东港獐岛被称为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在这座陆地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上,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獐岛村电工...
-
共燃冰雪梦,一起向未来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大幕开启,世界奥运激情被冰雪点燃。竞技场上,冬奥运动员斗志昂扬、奋力拼搏,用行动诠释更快...
-
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
2022-02-07 09:48:02
-
长春农博园大胆创新 开辟蔬菜采摘新模式
2022-02-07 09:44:49
-
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的文艺大年
2022-02-07 09:37:50
-
老百姓家的灯亮了,他的心就暖了
2022-02-07 09:33:12
-
共燃冰雪梦,一起向未来
2022-02-07 09: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