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清末首富”盛宣怀千万家产是如何败掉的?
2022-04-11 12:41:59 来源: 腾讯网

1916年4月27日,曾斗倒胡雪岩,号称“清末首富”的盛宣怀去世了,为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盛宣怀临终前对自己的身后事进行了周密安排。

盛宣怀非常具有前瞻性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慈善信托机构:愚斋义庄,这样既兼顾了慈善事业又维护了家族利益,子孙后代可以源源不断地依靠愚斋义庄过上富足的生活。

而且,按照盛宣怀的设想,子孙后代同样会因为慈善事业被人称赞与重视,这样也可以保证家族后人的社会地位和名声。

同时,为了保证愚斋义庄的长期稳定运行,防止子孙后代私自动用里面钱财的情况发生,盛宣怀甚至还请到了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来担任愚斋义庄的执行监督人。

可以说,盛宣怀对子孙后代绝对用心良苦,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留下的千万两白银却很快就被败光了,后来他的儿子在晚年时,甚至穷得连一张公园门票都买不起。

盛宣怀是清末官办商人,曾官居邮传部尚书大臣(从一品),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号称“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曾被慈禧评价为:“不可少之人”,孙中山评价他:“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不过鲁迅却认为他是:“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可以说盛宣怀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其实,盛宣怀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他自身的能力素质之外,最主要的是他有一个好靠山:李鸿章。1870年,年仅26岁的盛宣怀就入李鸿章幕,协助李鸿章处理洋务。

此后,盛宣怀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斗败胡雪岩,推动上海商业崛起、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有人曾统计过,盛宣怀至少创造了11个中国第一,如: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甚至连中国红十字会都是他创办的。

就这样,盛宣怀的身份地位不断提升,甚至他最喜欢的儿子盛恩颐,这个名字都是慈禧亲自给起的,后来他的子女纷纷与豪门联姻,盛家俨然成了清末民初的超级豪门。

然而,当时的盛宣怀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随着他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他深知自己恐将命不久矣,可自己虽然儿女众多,却没有一个人能挺起这偌大的家业。

如果有一天自己撒手人寰,那整个家族很可能会坍塌,古语有云:“富不过三代”,盛宣怀害怕这个魔咒出现在自己家族身上,他实在舍不得辛辛苦苦打下的殷实家业成为过眼云烟。

于是,盛宣怀苦苦思量对策,最终决定创建一个慈善信托机构,取名为:愚斋义庄,盛宣怀规定,愚斋义庄里的钱财,主要用于投资经营,或者存到银行中获取利息。

而且,愚斋义庄里的本金永远都不能动,至于赚取的增值收益,其中的40%用来做慈善,另外60%用于直系子孙后代花销和家族祭祀等公共费用开支。

可以说,盛宣怀想的这个方案还是非常周密的,因为本金永远不动,增值的部分中除了做慈善外,大部分也落入到直系子孙的口袋中。

按照盛宣怀的这个方案,似乎确实可以帮他的家族摆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实现“富者恒富”的终极目标,可盛宣怀的理想真能实现吗?

当然不能,事实上愚斋义庄在盛宣怀死后,仅运行12年就土崩瓦解了,这里面虽然有当时特殊社会背景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盛宣怀的儿女不争气,后来很多人曾这样评价盛宣怀的后人:

“钱多,女人多,好赌又不善赌。”

据记载,盛宣怀在1916年病逝后,遗产折合成白银,多达1160万两白银,他在死前留下遗嘱,一半的遗产放到禹斋义庄,剩下的一半平均分给五房子孙。

也就是说,每房子孙都分得大约116万两白银,116万两白银价值多少呢?有人做过计算,这些白银至少相当于现在几亿美金的购买力。

可这些钱并没有让盛家子孙满足,他们都盯着禹斋义庄里的钱,除了没人赚钱多的因素外,他们也害怕这些钱被对方弄走。

当时,盛家的掌门人是盛宣怀的媳妇庄夫人,由于盛宣怀的前三个儿子要么早殇要么死得早,所以等到盛宣怀去世时,盛家实际的嫡长子就是庄夫人所生的四儿子盛恩颐。

也就是说,庄夫人和盛恩颐在当时的盛家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我们之所以先说他俩,是因为禹斋义庄的消失,与他俩有直接关系。

话说,在盛宣怀病逝后,庄夫人就耗费白银30万两,在上海滩为盛宣怀举办了盛大的葬礼,据说当时送葬队伍从吴江路一直排到外滩,可谓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当然了,以盛家的实力来讲,这样奢华的葬礼,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毕竟人家花的是自己家的银子,这只能说明盛家的经济实力太强了。

然而,在盛宣怀死后不久,包括儿子盛恩颐在内的很多人,就陆续找到庄夫人,希望解散禹斋义庄,把钱拿出来大家平分。

庄夫人的思想虽然动摇过,但当时盛宣怀毕竟刚死不久,再加上她也未必斗得过刚刚设立的禹斋义庄董事会,所以庄夫人在世时,禹斋义庄还是正常运行的。

但当时间来到1927年时,庄夫人病逝了,随后盛恩颐就跳了出来,他在当年11月,就向上海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解散禹斋义庄,然后把里面的钱拿出来,平均分给五房。

那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问了,平均分给五房,盛恩颐只能拿五分之一,他为什么要折腾呢?其实,他是能拿到五分之二的,因为五房中的老三盛同一早殇,没有继承人。

当时,庄夫人做主,把盛恩颐的二儿子盛毓又过继给了早殇的老三盛同一当儿子,所以盛恩颐的二儿子相当于也分得了五分之一家产,这样算起来盛恩颐可以拿到五分之二。

因此,盛恩颐才急着分禹斋义庄里的钱,可盛恩颐刚向法院起诉,他的七妹盛爱颐就站出来向法院提出申请,说按照当时的法律,她和八妹盛方颐都是未出嫁女,理应享有财产继承权。

我们之前说了,盛宣怀死前曾留有遗嘱,他的女儿一分钱都没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肯定心理不平衡,这时候自然盯上了禹斋义庄。

结果,盛爱颐这一闹,彻底把这件事炒得人尽皆知,各方势力摩拳擦掌都想在禹斋义庄里分一杯羹,而盛宣怀选定的禹斋义庄执行监督人李经方,由于年事已高,压根就没精力管这件事情。

最终,在当时的江苏省政府和民国政府干预下,法院于1928年批准解散禹斋义庄,同时还将里面的钱财分为两大类,其中四成收为国有,剩下六成由盛家五房以及盛家七妹、八妹平分。

至此,盛宣怀生前苦心建立的禹斋义庄彻底消失,此时距离盛宣怀病逝只过了12年,可他想为子孙提供源源不断保障的计划却化为了泡影,而且也没有实现做慈善的梦想。

不过,从禹斋义庄中分给盛家的六成钱财的分配问题还没有完,或者可以说,这场财产争夺战刚刚开始,先是七妹、八妹又联合把盛家五房告上了法庭。

理由很简单,法院虽然判决她俩每人可以获得其中的七分之一,但盛家五房并没有把钱给她俩,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法律有规定,可人们的思想依旧非常传统,不想分给女儿。

随后,已经结婚的五妹盛关颐和六妹盛静颐也都站了出来,她俩说虽然自己是出嫁女,但根据当时的法律,同样拥有继承禹斋义庄钱财的权利。

法院经过审理,最终决定把禹斋义庄中属于盛家的六成财产重新分为九份,由五房以及五妹、六妹、七妹、八妹各分得九分之一。

按理说,到这时候终于可以消停了,可见盛家第二代把官司打得这么热闹,盛家第三代女性坐不住了,她们也开始闹腾起来,最终也成功分得了一部分钱财。

总体来讲,对于禹斋义庄钱财的分配,最终闹得是一地鸡毛,盛家的财产在经过多方势力的争夺后不断稀释,缩水的非常厉害。

然而,由于盛宣怀的钱财实在太多了,所以直到此时,盛家依旧非常富有,盛宣怀留下的财产被彻底败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盛家子孙不但败家还不会做生意。

这里面我们举两个例子,分别是特别能败家的盛恩颐,以及不会做生意的盛爱颐,从他俩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盛家子孙是怎么败掉家产的。

我们先说盛恩颐,盛恩颐可以说是盛家最有钱的,他一个人占了两房的钱,如果他懂得一点节制,或许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事情了。

盛恩颐特别能挥霍钱财,天天昼伏夜出,就知道吃喝玩乐,他给自己的每房姨太太都配备了高档花园洋房和进口轿车,各种仆人也是雇佣了一大堆,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如果说,盛恩颐只是这么挥霍,或许他手中的钱财还真够他用一辈子的,不过盛恩颐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嗜好——赌博,而且他几乎逢赌必输。

盛恩颐曾在赌场创造过一个记录,就是在一夜之间,把自己拥有一百多栋房子的弄堂全输给了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

这么输下去,无论有多少钱都得败光,果然又过了十多年,盛恩颐就把钱财输得精光。据说,在盛恩颐晚年的时候,没事就喜欢和李鸿章的孙子李厚甫一起上街溜达。

一次,当两人溜达到襄阳公园附近时,就商量着进去转转,结果两人一聊才发现谁都出不起门票钱,最终两人只能坐在门口看看。

1958年,盛恩颐在穷困潦倒中去世了,享年66岁,如果慈禧知道自己给起名字的这个小孩,晚年竟然如此贫穷,不知作何感想。

说完了盛恩颐,我们再说一下盛爱颐,盛爱颐排行老七,她是一位才女,在她的一生中,有两件事情非常出名,一是与宋子文的恋情,二是为争禹斋义庄的财产,打了中国第一起女权官司。

然而,她的生活并没有多如意,先是与宋子文的恋情无疾而终,后来又花费60万两白银,在上海滩打造了号称“远东第一乐府”的百乐门舞厅。

结果,这个百乐门舞厅,由于太过超前,顾客并不多,加上自己经营不善,最终只能赔钱转让给别人,可是转让之后,百乐门竟突然火了,盛爱颐相当于给别人做了嫁衣。

后来,盛爱颐几经波折,生意也都不太好,钱财也一点点地缩水,不过盛爱颐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所以直到晚年,她依旧衣食无忧,过得也非常体面。

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身处上海的盛爱颐,依旧能够体面地抽着雪茄,过着悠闲从容的日子,盛爱颐于1983年病逝,享年83岁。

除了盛恩颐、盛爱颐之外,其他盛氏子孙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分得的钱财都败光了,不过总体来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盛家子孙大多过的还是可以的。

而且,盛家子孙也出了很多人才,比如第三代的盛毓度,他集企业家、学者风范于一身,虽然后来身处日本,但非常爱国,始终保留中国国籍,并多次捐款支持祖国教育事业。

再比如,盛家第四代的盛勤,盛勤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的讲师,成绩非常出色,她的丈夫是著名学者钱文忠。

综上所述,“清末首富”盛宣怀的千万两白银家产,之所以很快就败光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盛家子孙不善经营或者太过败家导致的。

而盛宣怀苦心建立的禹斋义庄之所以很快被解散,一方面是缺乏有力地监督执行规章制度和相应人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代,财产被民国政府盯上了。

其实,从盛宣怀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想实现“富者恒富”真的太难了,虽然第一代能奋力打拼,但第二代、第三代却很容易躺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经常说“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不过,也正因为世事盛衰兴替,才给了人们拼搏奋斗的希望,有一句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人只要努力,就会有很多希望和机会,希望大家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不断努力前行,与其抱怨,不如拼搏,你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zN_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