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山河月明》助力靖难夺权的李景隆——兄弟,我能帮你的,都做了
2022-04-11 11:20:09 来源: 腾讯网

李景隆,字九江,南直隶盱眙(今

江苏

盱眙

)人。

明朝

初期

将领

曹国公

李文忠

之子。

《山河月明》剧照

按辈分说,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景隆比朱棣低一辈,但是年龄相差不多。

朱元璋非常宠爱李文忠这个外甥,作为李文忠的儿子后来又袭爵曹国公的李景隆也是备受重视,小日子过得极为顺畅。

史书有云,李景隆长得“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妥妥帅哥一名。外在形象佳,家世好,被皇帝宠着。父亲大人也寄予厚望,李景隆自小喜爱研究兵书。这么完美。当然会被认为是大明王朝的未来栋梁。

《山河月明》剧照

朱元璋很早便安排李景隆下基层锻炼,经常地加官进爵。这是有意培养,以期将来辅助大明未来的皇帝。

咱这位帅哥,也不孚众望,做出了助力改天换地的惊天伟业。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对李景隆非常信任。靖难之役时,建文帝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拜李景隆为大将军,领兵五十万北伐,征讨朱棣。

《山河月明》剧照

李景隆行至德州,燕王朱棣得到消息,对手下兵将说:“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并分析了李景隆犯下的五个兵家大忌,认为李景隆必败。然后让儿子朱高炽率十万兵士镇守北平,自己引军驰援被辽军进攻的永平。想想朱棣是有多看不上李景隆,根本没有把他的五十万大军当回事。

李景隆听说朱棣出去打仗了,不在家,挺开心的。到了北平城下后,铺开阵势,开始用各种方法攻城,什么火炮啊、挖隧道啊……折腾了一个溜够,都没成功。搞得双方都疲于奔命。

这时候,李景隆手下大将瞿能趁燕军疲乏,率千余精兵,利用云梯登城,突袭张掖门。在瞿能已经控制城门,准备一鼓作气冲进北平时。李景隆出了个衰招,要求瞿能撤退,暂缓攻城。

当天晚上,获得喘息机会的朱高炽,下令用冷水喷洒城墙。正值寒冬,北平外围很快便被冻成了一座冰城。这下,一切攻城手段都报废了,云梯架到墙上就滑下去了,根本没法用。

想想大将瞿能第二天看着这座冰城的心情吧,可能恨不得把李景隆的脑袋给剁喽。

那为什么李景隆在马上攻下城池时叫停呢?据说是因为李景隆忌惮瞿能会抢了他的头功,因此要求撤兵。

总觉得这个理由有那么一点牵强呢。这个咱不细究,也没办法了解李景隆当时怎么想的。不过李景隆这拖后腿的本事确实不容小觑。

朱棣解了永平之围后,又跑了趟大宁(现在的内蒙古宁城西),挟持宁王回了北平。燕军内外夹击,李景隆只好连夜逃跑,退至德州。

北平之战后,李景隆又经历了郑村坝惨败。朝中大臣对其极为不满,纷纷上疏弹劾,但是奈何皇上朱允炆仍然非常相信他的表哥李景隆,力排众议,授予李景隆“专伐之权”,给予了安慰和表彰。

建文二年,李景隆带着皇上表弟的殷切希望,再次集结军队约六十万大军,大举北伐,与朱棣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

此次战役汇集了瞿能、平安等勇将,战事极为激烈。燕军被打得伤亡惨重。最后,朱棣被围,随时有被活捉的可能。李景隆发挥也还算正常,断了朱棣的后路。但是傍晚时分突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李景隆的帅旗被吹折。古时作战,帅旗有着很重要的象征意义。而且古人迷信,主帅大旗折断是非常不吉利的。大多数将士都以为上天发威,在谴责明军,一时竟止步不前。朱棣乘机反扑,挥师猛攻。斩杀瞿能父子、俞通渊等将领。李景隆率余众溃逃,死伤十余万人。

《山河月明》剧照

此役,李景隆以一己之力彻底扭转了大明与燕军之间的攻守态势。

但就是这样,朱允炆仍然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李景隆。在朝中众大臣的愤怒谴责声中,皇帝朱允炆将南京城金川门守卫之责交给了李景隆。

建文四年,朱棣兵临南京城。李景隆和谷王朱穗开金川门降燕,南京失守。

有一种言论说,李景隆实际上是朱棣的暗线。这也不无道理。李景隆的家庭和朱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本人和朱棣也是自幼相识,关系非常好。暗中放朱棣一马是很有可能的事。就连皇上朱允炆不都下旨,要求打仗时不能伤了他叔叔朱棣的性命吗?怎么可能一家子骨肉亲情,别人会更冷酷呢。

《山河月明》剧照

总之,李景隆助力朱棣夺得政权,是毋庸置疑的事。无论有意无意,都给了朱棣一个丰厚大礼。他是稀里糊涂还是暗藏祸心,似乎也都没有影响两任皇帝对他的呵护之情。他终究还是成为了叔侄俩皇帝的心头肉。建文帝朱允炆在李景隆几次战败后,仍然关爱有加,不肯追责。明成祖朱棣更是把李景隆当做“靖难第一功臣”,大加奖赏。最后被人联名弹劾时,朱棣也没要了他的命,而是禁足于府邸,直到去世。

责任编辑:zN_1116